基于DSP技术的密肋复合墙体空鼓声波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11期计算机仿真2020年11月文章编号:1006 -9348 (2020)11 -0412 -05
基于D S P技术的密肋复合墙体空鼓声波检测
秦月,朱磊,董亮
(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建筑物密肋复合墙体装饰中常使用花岗岩等材料进行装饰,经过一段时间后建筑墙面出现空鼓等现象,导致墙体外饰
物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

为此提出基于DSP技术的密肋复合墙体空鼓声波检测方法。

分析密肋复合墙体结构与主要
原料,计算其弹性抗侧强度、开裂荷载以及极限荷载等参数;在DSP信号转换过程中,利用其可靠性、可编程性与可重复性等
优势采集声波信号,并通过小波阈值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提高阈值连续性,增强信号光滑程度、减少误差;建立声波信号数
学模型,根据声速、波幅异常临界值和斜率三方面判断可疑区域,完成基于DSP技术的密肋复合墙体空鼓声波检测。

仿真结 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声波信号,提髙声波检测准确度,为墙体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体;空鼓现象;声波检测;小波阈值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B
Detection of Hollowing Sound Wave of Multi Ribbed
Composite Wall Based on DSP Technology
QIN Yue,ZHU Lei,DONG Lian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 China) ABSTRACT :Granite is often applied in the decoration of 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s of buildings,but the hollo­
wing p h e n o m e n a lead to falling of external decoration,personal casualty or other accidents.Therefore,a method of a-
coustic wave detection for the hollowing in 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 based on D S P technology was put forward.At
first,the structure and main raw materials of multi- ribbed composite wall were analyzed,and i t s elastic lateral
strength,cracking load,ultimate load and other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In the process of D S P signal conversion,
i t s advantages such as reliability,programm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were used to collect acoustic signal.A n d then,
the noise in signal was removed through wavelet threshold,so that the continuity of threshold was improved.M e a n­
while,the smoothness of signal was enhanced and error was reduced.T h 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coustic signal was
built.T he suspicious regions were judged by sound speed,amplitude abnormal critical value and slope.Finally,the
acoustic wave detection of hollow d r u m of 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 based on D S P technology was completed.S i m­
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obtain more accurate acoustic signals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a-
coustic wave detection,which provides the security for wall.
KEYWORDS:D S P technology;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Hollowing;Acoustic wave detection;Wavelet thresh­
old
i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建筑需求 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对建筑外观、品质与安全也提出更高要 求。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时期,一些建筑已经进人中老年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1^- PYSCT- 2017152);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SJGY20190726)
收稿日期:2019-08-02超出预定的设计标准年限,老化程度较为严重。

还有一些公 共建筑虽没有超出使用期限,但由于施工不当等原因已经成 为“危房”,不能继续使用[1]。

这些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外墙 面粘接质量均有所下降,极易造成较大安全隐患。

其中,导 致墙面空鼓的原因很多,例如墙面砖没有经过浸泡投人使用、基层清理不当、温差较大,使建筑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明 显温度变化。

装饰材料和结构材料不能同步热胀冷缩时,易出现温度应力,在此影响下墙壁薄弱地方会出现裂缝,在不 同外界因素作用下裂缝扩大,形成空鼓[2]。

现阶段,对已有
—412—
建筑物的质量检测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人员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

文献[3]提出利用髙密度电法对高聚物防渗墙进行检测。

该方法将岩土介质具有的导电性差异当作基础,经过观 测与分析人工构建的地下稳定电流场分布状况,来探测存在 的问题;再利用数据采集进行反演,证明检测的准确程度。

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到墙体的缺陷部位,但该方法检测的过 程中依靠先验知识进行判断,检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文献 [4]针对涂层界面脱粘问题,利用红外热成像方法对其进行 检测。

该方法分析脱粘界面与非脱粘界面表层温度瞬态响 应流程;将图像标准差与归一化对比度当作评价标准,定量 分析表面热信号重构法在脱粘缺陷识别中发挥的作用。

该 方法增强了脱粘问题的识别性能,但对墙体外饰物的检测 中,未充分考虑墙体不均勻性,在检测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 与墙体材料等因素干扰,影响检测结果。

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提出利用D S P技术对密肋复合墙 体空鼓进行声波检测。

分析声信号的物理原理,引人D S P方 法对声波数据进行采集等,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将未 经处理的模拟电子信号转变为对应的数字信号,快速进行检 测。

所提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提高建筑安全性能,延长墙体使用寿命。

2密肋复合墙体结构以及参数计算
2.1密肋复合墙体结构
建筑行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主要 包括以下问题:建筑样式单一、技术含量较低、抗震性能差、环保材料使用比率低。

在这种背景下开发出一种新型建筑 结构—
—密肋壁板结构[5]。

密肋壁板是一种质轻、高强、环保、抗震的新型建筑结构。

边框柱与暗梁构成的隐形框架连接、制约着密肋复合墙 板,从而形成密肋复合墙体,成为关键受力构件。

其结构如 图1所示。

竖向负荷
密肋复合墙体的主要构成原料是混凝土、炉渣以及粉煤 灰等工业废料预制而成。

故在分析密肋符合墙板相关参数 时,要考虑其组成材料的相关参数。

2.2参数计算
密肋复合墙体的相应参数包括弹性侧刚度、开裂荷载以 及抗剪极限荷载。

分别对其进行参数计算,分析密肋复合墙体[6]。

密肋复合墙体弹性侧刚度K为
K =
〇-3£,r2
(277+0.4)
(1)式中,&表示砌块的弹性模量,r2是墙体厚度,r2=忠/fc代 表墙体高度,其中,4表示墙体等效面积,忠=炙£/£,
代表墙体中肋柱与框柱面积之和表示墙体中砌块面积之和,尽是混凝土弹性模量,7;是轴压比(0.3矣r?0.6),77 = 〜/(/。

次),在 ry < 0.3时,7;= 0.3,在 r/ > 0_6时,rj = 0.6。

密肋复合墙体开裂荷载匕为
式中>/9i与0^分别表$砌块抗拉强度与正应力代表肋梁对砌块约束效应系数,且仏=1.05。

密肋复合墙体抗剪极限荷载为
L= ^7^(0.04/人 + 0•04//? + 0. 1W)+//,(3)
式中,A是墙体的高宽比,A= 1.5矣A <2.2),当A< 1.5时,取A = 1.5;当A > 2.2时,取A = 2.2义代表墙体中混凝土的抗压程度是墙体中肋柱截面面积的总和,&表示砌块抗压强度值J;是肋梁纵筋的强度值代表肋梁纵筋面积总和,W为轴向压力值,在7V > 0.2/;火时,取值为/V =〇.2/乂。

3 基于D S P技术的墙体空鼓声波检测
D S P即为数字信号处理器,其可以将未经处理的模拟电 子信号转变为对应数字信号m,如图2所示:
010011110 .
模拟信号量化
W--------------►
败字信号
图2 信号转换过程示意图
此信号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必须存在一个高性能的微处 理器(M P)协助转换器、低通滤波器共同完成转换。

在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过程中,D S P技术综合数字、模拟与混合信号电路等特点,其可编程性表现在进行数 字化处理时利用重新编程,添加想要的功能。

其可靠性 表现为避免由于温度的改变而使自身性能和特征产生变化。

其可重复性表现在采用二进制数字电路,具有可重复性[8】。

D S P技术可以减少成本,利用该技术时,仅需要调整软

413 —
件功能实现产品升级,除此之外,修改产品的时间也会缩短,使开发周期更快,便于器件的高度集成。

3. 1声信号产生物理过程
实心球形物体撞击均匀物体的动力学过程在很多邻域 均适用W。

钢球撞击墙体示意图如图3(a)所示,空鼓墙体 表面出现形变,发出声波如图3(b)所示。

为方便观测本文 通过二自由度弹簧对其进行表示,并对该过程进行分析。

I m,k
匸T
I k,
(*)(b)(c)
图3 敲击过程弹簧模型
假设~与^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弹簧的倔强系数,代表墙 体弯曲程度与非线性接触区域强度,%与%为墙体等效质 量
首先分析在敲击过程中能量分布状况。

撞击球的初始 动能转化成墙体的弯曲振动能量和接触区域的形变能量,若 墙体最初状态为静止,当其最大形变,撞击球的速度为零,此 时全部原始动能均转变为墙体所受能量。

所以忽略压缩波 和剪切力等因素,可获得下述能量守恒方程
Es a m=Y m y〇⑷式中,《。

表示撞击球的原始动能,^与&为墙体变形的能量与接触区域能量。

尽包含两部分能量,此部分能量经过撞击 球的反弹最后变为剩余振动能量。

若A表示初始动能转变成墙体变形能量的比率,假设撞 击球和圆盘中心发生接触,圆盘厚度为,半径为密度为P,则可得到以下公式
A =£ =忐(m2k \ 1/2
\phk f)
(5)
k,-t e
•r,/2(6)
卜v-j(*)(7)尺与£分别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出,即
J_____1_(8)
R
11 - v]+ 1(9)
E E,i-e2
式中,与/?2为撞击球和圆盘半径,£,、fi2与1>,、t;2分别表示 杨氏模量与泊松比。

假设k=4
A —414—
E2
0.0204 •r2
+ kn h •Jh
(10)
3.2 数据采集
A/D采集的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到F I F O,所以二者写时钟
频率需要同步。

在高速采样过程中,导线会出现明显延时现
象[1|>1,如果将两者的时钟连接,有可能采集到大量冗余数
据。

分开控制后,利用软件延时,方便对时钟进行调控,且调
控过程简单,可将冗余信息量降到最低。

在数据采样过程中,通过程序使D X、F S X的输出为1,此
时采样脉冲和D X、F S X先后被输送到时钟输人中开始T作,
不停将转换数据传输到自己所在输出口,当写时钟的写时能
力降低时,数据被写人F I F O中。

A/D与F I F O每进行一次脉
冲,则可完成一次模数转换且输人到F I F O中。

当储存器被
存满时,代表一组数据采集完成。

在执行中断操作时,D S P首先关闭采样脉冲,停止A/D
与F丨F0的全部工作,将所有数据读人到D S P中。

整个声波
数据采集工作完成。

如果需要进行第二次采集,需要进行复
位,确保读写指针的稳定性。

3.3 小波阈值信号去噪
小波变换存在较强的去除数据相关性,其可以使信号的
能量集中在小波系数中,而噪声产生的能量分布在所有小波
区域内。

通过小波分解后,信号形成的小波系数幅值高于噪
声信号幅值,此时选择最佳的A作为阈值;如果小波系数幅
值高于A值时,认为是真实信号造成,保留该系数;如果低于
A值时,认为是噪声造成,使该系数降低到零,从而达到信噪
分离的目的。

在信号去噪过程中,阈值的选择与量化非常重要,直接
影响去噪效果故在具体应用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阈值的选
择方法与量化原则。

本文选取软、硬阈值折中方法对阈值进行选取,表达式

I x -a\x\
0 I xl< A(11)
x +a\x ^\
式中,a(0专a矣1)表示调整系数,其能够改善阈值选择的
灵活程度,达到滤波效果。

《因子的大小影响去噪后信号信
噪比,a值越高,信号失真情况出现越频繁,振荡越小;a值越
低,信号失真越小,振动越严重。

除此之外,分解尺度的大小
对信噪比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分解尺度小,噪声与信号不能
完全分离,分解尺度太大,则会造成信号失真。

极大或极小
的a因子与分解尺度均会造成信噪比低,必须选择适当数
值。

3.4 声波检测
声波检测时,单脉冲声波回波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
s(t)=/3cos[2'7r/<.(t - r)|(12)
式中,各参数取值为/3 = 3.24,a = 0.2,延时t = 500,信号频
率九“M l h。

声速是分析空鼓现象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概率法对声
速进行判断。

信噪比/dB
图5不同方法声波去噪效果对比
信噪比MB
分析图5可以看出,三种方法进行声波去噪后效果存在 —定差。

其中,所提方法对声波去噪效果与理想去噪效果保 持高度一致,而高密度电法以及脉冲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对 声波去噪时与理想去噪结果差距较大,幅值波动较大。

相比
之下,所提方法对声波去噪效果更好。

这是由于所提方法采 用小波阈值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提高阈值连续性,增强信 号光滑程度、减少干扰因素。

4.3.2不同方法声波检测准确性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性能,采用所提方法、高密度电 法以及脉冲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对密肋复合墙体空鼓声波 进行检测,检测的准确度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信嗓比/dB
对相同剖面声速进行计算与异常分析。

假设某个检测 点的声速被认为存在异常情况时,该点则为可疑点。

声速出现异常情况的临界值判据表示为
Vi
^ V 〇
(13)
式中,表示检测点£'的声速,k m /S ,i 是判断声速异常情况 的临界值。

在进行声波检测时,波幅异常临界值的判断通过下述公 式进行计算
(14)
(15)
A … <A m -6式中,/!…,表示波幅平均值,&代表波幅临界值,为检测点数 量,当上述两个公式均满足条件时,可判定此波幅出现异常。

声波检测时,需要对斜率异常进行判断,SP
PSD = K - A T n
K
(16)(17)(18)~ Z i -\
A T = Tc i - T c i _'
式中,与:
分别表示第;和z - i 检测点时,与

别代表i 点和i - 1点深度。

从上述三个方面分别检测声波的异常情况,出现异常情 况的区域即为密肋复合墙体空鼓区域。

4仿真分析
4.1仿真环境
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仿真分析。

实验选择
W i n d o w s x p
系统,运行内存为8 G B ,选择某一存在空鼓问题
的密肋复合墙体进行检测,实验环境如图4所示。

&
m s s m
•• #
s i
(b )检测仪器
图4实验环境
4.2实验参数设计
实验过程中,密肋复合墙体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参数
参数
取值墙深/m 32-45墙宽/cm 50
渗透系数/cm/s nxH T 6
渗透比降彡45弹性模量/MPa
500 ~1500抗压强度/MPa
2.0-5.0
采用对比所提方法、高密度电法检测方法以及脉冲红外 热成像检测方法,以声波去噪、声波检测的准确性为实验指 标进行实验。

4.3结果分析
4.3.1不同方法声波去噪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声波去噪效果,实验对比了所提方 法、高密度电法以及脉冲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在相同条件 下,对声波去噪效果,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
日/桠馨
>s /w ®
A
日—415

表2
不同方法声波检测准确度对比(% J 迭代次数/次
所提方法
高密度电法
脉冲红外热成像方法
19587902968386396848249782805
96
80
71
分析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三种方法对密肋复合墙 体空鼓声波进行检测,检测的准确度存在一定差距。

其中, 所提方法的准确度最高可达97 %,而其它两种方法准确度 最高分别为87 %和90 %,相比之下分别提高了 10 %和7 %。

这是由于所提方法在进行声波检测前对声波中存在的 噪声进行去除,排除了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且引人D S P 技 术将信号进行转换等,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5
结论
为改善传统空鼓声波检测准确率低等问题,
在D S P 技术基础上对密肋复合墙体空鼓进行声波检测。

通过分析密肋复合墙体的结构与材料,计算弹性抗侧刚度等 相关参数;引人D S P 技术对数字信号转换等。

仿真结果表 明:
1) 所提方法在声波去噪中效果由于传统方法,较为理
想。

2)
所提方法在密肋复合墙体空鼓进行声波检测时,检测
的准确度高度97 %,说明所提方法具有一定可靠性。

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整体效果,此 技术在密肋复合墙体声波检测中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俊龙,张荫.地基与密肋复合墙结构相互作用系统频域地震
响应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19,40 (6):2163-2171, 2182.
[2] 王禹曾,万婷.建筑过渡空间声场模拟特性在线控制方法仿真
[J ].计算机仿真,2019,36(12) :401-405.
[3] 郭成超,杨建超,石明生,等.高密度电法在高聚物防渗墙检测
中的应用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34(2) :709 -716.
[4] 董丽虹,郭伟,王海斗,等.热障涂层界面脱粘缺陷的脉冲红外
热成像检测[J ].航空学报,2019,40(8) :288-297.
[5] 皮正波,廖小辉,魏奇科,等.配置钢筋桁架的钢筋混凝土叠合
墙体界面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9,40(7) : 146-153.
[6] 刘世奇,许延春,费宇,等.声波检测技术在裂隙岩体注浆加固
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8,38 (3) : 396-402.
[7] 翁邦正,李洪,易辉,等.超长灌注桩声波透射法检测与分析
[J ]•建筑技术,2019,50(10): 1163-1165.
[8]
门平,董世运,程志远,等.测量距离对超声表面波评价不同组
织的材料表层硬度的影响[J ].中国表面工程,2018,31(4): 178-187.
[9] 刘永强,杨世锡,甘春标.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薄层金属材料
厚度检测方法研究[J ].振动与冲击,2018,37(12) : 147-152.[10]
程然,马柯.一种DSP +FPGA /CPLD 控制系统互联及同步策
略[J ]•电力电子技术,2019,53(6) :35-38.
[作者简介]
秦月(1981-),男(汉族),黑龙江五常人,硕士,
讲师,研究方向:信息采集与控制;
朱磊(1982-),女(汉族),吉林省敦化人,博士,
教授,主要从事电磁超常媒质、微波器件、高性能天 线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亮(1979-),男(汉族),天津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无线通
信系统的开发及片上系统的开发工作。

(上接第407页)[7]
刘涛,张文超,张文帅.变截面涡旋盘齿面粗糙度的双预测模 型[J ].表面技术,2019,48(8) :323-329.
[8]
詹阳磊,肖黎,屈文忠.温变工况下的EMI 螺栓松动损伤识别 [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38(6) :821-827.
[9]
邓育林,汤轲,谭金华,等.考虑结构损伤的深水桥墩动水效 应等效附加质量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 程版),2019,43(4) :605-610.
[10]
白振华,徐纪栓,董航哲,等.平整轧制过程中工作辊粗糙度 衰减模型[J ].钢铁,2019,54(4) :43-48.
[11]
申彦兵,秦文彬,张宪堂.不同间距比下粗糙度对并联双圆 柱绕流的影响[J ].水利水电技术,2018,50(7) :131-136
[12]
蔡芝蔚,宋俊锋,刘江.基于无人机的建筑三维可视化测量 方法仿真[J ].计算机仿真,2019,36(5) :88-91.
[作者简介]
闵红霞(1987-),女(汉族),四川眉山人,硕士,讲
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建筑工程 信息化管理。

—41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