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6教师备课教案:第四单元 研究型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
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
●课标要求
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课标解读
1.实验研究的思路。

2.纯净物和混合物性质比较的实验方法。

3.同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的思路、方法。

●教学地位
本课题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研究的思路及步骤,纯净物和混合物性质的比较,同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的思路、方法,这些知识在化学实验中考查的内容很广,高考命题的特点及趋势注定了这节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

●新课导入建议
1.为什么有人用草木灰来清洗一些厨房用具呢?原因:草木灰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钾,所以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有一定的去污作用。

2.为什么把一些贵重的药材浸成药酒饮用呢?原因:酒能慢慢溶解药材中一些有用的物质,人饮用了药酒,就可以吸收药材中的有用成分,发挥药的作用,但要注意对酒精过敏的人,饮酒要量力而为。

3.现在为什么提倡使用无铅汽油呢?原因:以前为了减少汽油剧烈燃烧所产生的振动,在汽油中添加了含铅的物质。

但铅是重金属,有毒,它会随燃烧后的尾气一同排出,严重污染环境。

4.为什么新建好的房屋不适宜马上入住呢?原因:建房屋用到的熟石灰,它在固化过程中,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水,所以新建的房屋比较潮湿,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要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最好过一、二个月再入住。

5.为什么白铁桶就是镀锌的铁皮桶不能贮存酸性食品?锌是一种白色柔软而有光泽的金属,它易溶于酸性溶液。

如在白铁桶或其他镀锌器皿内配制或贮存酸性食品、饮料,锌即以有毒的有机酸盐的形式溶入食品中,人食后有中毒的危险。

因此,使用镀锌容器时,切勿
用它来盛装酸性菜肴、汤水、酒类、果汁、牛奶等饮料。

上述这些其实都与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那么这节课我们来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的一般策略和方法。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
看教材P56~59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建议同学之间可进行讨论交流⇒
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纯净物与混合物比较,互动方式可
利用问题导思,教师通过例1对探究1进行总结,指导学生完成变式训练1及当堂双基达标2、4检验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金属镁、铝、锌化学性质的比较,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教师通过例2对探究2进行总结指导学生完成变式训练2及当堂双基达标1、3、5检验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先由学生总结本课时主要内容,师生再共同完成课堂小结
1.明确要想知道什么或证明什么,也就是要提出欲探究的问题,即实验目的。

2.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合适的反应、仪器、条件等,设计出实验探究的具体步骤。

3.认真细致地进行实验,如实记录数据、现象。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整理、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1.组成比较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2.相关知识
(1)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101 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 ℃,沸点为100 ℃。

4 ℃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

(2)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合金各金属的熔点,硬度变大。

3.比较纯水和水溶液的凝固点
(1)实验原理:两种以上纯净物混合之后,往往会表现出不同于任一成分纯净物的新性质。

如,不同液体凝固温度或不同液体相同温度下凝固的难易程度不同。

(2)实验步骤:①取甘油溶液和蒸馏水各半试管(等量),再各插入一支细木条,备用。

②向盛有冰水共存物的烧杯中加入4~5药匙粗盐,搅拌,使其温度下降至-5~-6 ℃后,将上述两支试管同时置于冰盐混合物中冷却。

6~7 min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观察到试管内的甘油溶液没有凝固,蒸馏水已经凝固,动一动两支试管中的木条,发现插入蒸馏水中的木条与蒸馏水凝固在一起,而插入甘油溶液中的木条仍能活动。

(3)结论:甘油溶液可作汽车防冻液,氯化钠可作融雪剂,冰盐水可作制冷剂。

这些应用,都是利用混合物凝固点降低的性质。

实验结论是活泼性:Mg>Al>Zn。

说明:(1)镁与盐溶液反应时,往往会促进盐的水解。

如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并生成蓝色沉淀。

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一般不发生与铁的置换,而是有氢气与红褐色沉淀生成。

(2)锌是两性金属,能溶于强碱(Zn+2NaOH Na2ZnO2+H2↑)。

锌离子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因此锌也可溶于氨水,而铝离子不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因此铝不溶于氨
水。

锌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Zn+4NH3+2H2O[Zn(NH3)4]2++H2↑+2OH-。

(3)氢氧化锌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而且锌离子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因此氢氧化锌可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

氢氧化锌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Zn(OH)2+4NH3·H2O[Zn(NH3)4]2++2OH-+4H2O。

物质的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提示】物质的性质与其组成成分和混合状态有关。

例如硫酸浓度不同,沸点不同,冰盐混合时混合均匀可获得较低温度,合金性质与组分金属的差异等。

【问题导思】
①为什么生铁的抗腐蚀性较差?
【提示】在潮湿环境中生铁容易形成铁碳原电池。

②什么是合金?合金有哪些优点?
【提示】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优点:a.抗腐蚀性增强
b.硬度大于成分金属的硬度
c.熔点低于成分金属的熔点
(2013·中山高二质检)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D.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解析】任何铁合金中都或多或少含有碳元素,A错;铁和铁合金都能与盐酸反应,C错;锌在空气中形成致密氧化膜保护了铁不被腐蚀,D错。

【答案】 B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B.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解析】解答本题不仅要注意合金的性能以及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而且还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 D
【教师备课资源】
拓展实验
(1)比较蔗糖溶液与纯水的凝固点。

实验基本程序与操作参见比较纯水与水溶液的凝固点的实验。

(2)自制等体积的纯水冰棍和糖水冰棍,观察、比较、分析它们的结晶状况有什么不同,并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

(提示:与凝固点、溶解度或密度有关)
①可以配制较高浓度的糖水,建议浓度为20%。

②取等体积的纯水和糖水,观察凝固前后体积的变化。

③两者凝固时均匀程度不同,纯水冰棍结晶均匀,糖水冰棍结晶不均匀,若糖水浓度较大,最终可能有晶体析出或有不凝固的高浓度液体。

糖水冰棍先凝固的部分糖含量较低,后凝固的部分糖含量较高,通过品尝可以区分。

与糖水凝固相比较,盐水的实验效果更好,一定浓度(23%)的盐水凝固时可以有氯化钠晶体析出。

④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建议作为家庭小实验完成,同学们可以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得出在什么浓度下实验效果最佳。

(3)酸的性质研究。

(提示:比较不同的酸,如盐酸、醋酸、柠檬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参考方案①:同种酸不同浓度时的性质比较。

例如,冰醋酸与1 mol/L的稀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较;冰醋酸稀释过程中导电性的变化;稀硫酸与浓硫酸性质的比较等。

参考方案②:不同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如苯甲酸、乙二酸、冰醋酸等。

(4)不同金属形成阳离子倾向的比较。

(提示:比较不同活泼金属与铜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压)
溶液中不同金属形成阳离子倾向的比较,即金属活动性的比较。

可以将复习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作为问题的引入,以这些方法为依据,设计实验方案。

参考方案:比较不同金属与酸的反应,由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不同金属形成阳离子的倾向。

反应的难易与金属活动性和酸中氢离子的浓度有关,因此可以观察不同金属与固定浓度盐酸的反应。

还可以将金属加入同体积的蒸馏水中,向蒸馏水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不同金属开始出现气泡时,加入的盐酸的量不同,同样可以比较不同金属形成阳离子的倾向。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金属Mg、Al、Zn、Fe、Cu和盐酸为反应物,按下表的方案进行
将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溶于盐酸,再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当NaOH溶液加到一定量时,白色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这种合金是() A.Fe­Al合金B.Zn-Al合金
C.Cu­Mg合金D.Mg­Al合金
【解析】Fe、Al、Zn、Mg与盐酸反应生成Fe2+、Al3+、Zn2+、Mg2+,逐滴滴入NaOH 溶液后分别生成Fe(OH)2、Al(OH)3、Zn(OH)2、Mg(OH)2,都是白色沉淀,但Fe(OH)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故A不符合题意;Zn(OH)2、Al(OH)3能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故B组生成的沉淀能全溶,C组生成的沉淀是Mg(OH)2,不能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因此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问题导思】
①能否用电解AlCl3的方法制备金属铝?
【提示】不能,因为AlCl3为共价化合物。

②镁、锌能否像铝一样都能与强碱反应?
【提示】镁、锌都属于较活泼的金属,但镁比锌活泼,不能和强碱反应,锌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氢气,具有两性。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解析】 A 项,稀HNO 3不能将铝钝化,因此现象应为Al 箔逐渐溶解并产生气体;
C 项,金属性Mg>Al>Zn ,与盐酸反应产生H 2的速率为Mg>Al>Zn ;
D 项,2Mg +CO 2─→点燃2MgO +C ,在CO 2中Mg 条继续燃烧,CO 2灭火是有条件的。

【答案】 B
,
锌盐、铝盐与碱反应时,注意控制加入试剂的量与顺序。

通过实验体会反应物量的变化
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
)
2.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 .2 mol ·L -
1 H 2SO 4溶液
B .18 mol ·L -
1 H 2SO 4溶液
C .6 mol ·L -
1 KOH 溶液
D .3 mol ·L -
1 HNO 3溶液
【解析】 A 项中镁铝均与其反应产生氢气最多;B 项中浓H 2SO 4使铝钝化;C 项中KOH 溶液不与镁反应;D 项中HNO 3与镁铝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答案】 A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纯铁的熔点比生铁的低( )
(2)镁条与铝条连线构成原电池,一定是镁条做负极( ) (3)Zn(OH)2能溶于氨水,Al(OH)3也能溶于氨水( )
(4)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稀H 2SO 4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H 2量相等( ) 【答案】 (1)× (2)× (3)× (4)√ 2.合金有许多特点,如Na-K 合金为液体,而Na 和K 的单质均为固体。

据此,试推
测: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A .纯铁
B .生铁
C .碳
D .无法确定
【解析】 一般来说,合金的性质并不是各成分金属(或非金属)性质的“平均值”。

合金的性能在许多方面优于各成分金属(或非金属)。

例如,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也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生铁是铁碳合金,其熔点要低于纯铁
和碳。

【答案】 B
【解析】AlCl3、MgCl2和氨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能比较镁、铝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答案】 C
4.(2013·衢州高二检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物质性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解析】丙实验,往瓶子中加水,会排出气体,不能说明CO2溶于水,也不能说明CO2具有酸性。

【答案】 C
5.(2013·嘉兴高二检测)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在氯化锌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银溶于浓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Zn2+、Cu2+、Ag+都能与氨分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分别形成[Zn(NH3)4]2+、[Cu(NH3)4]2+、[Ag(NH3)2]+,但Fe3+不能与氨分子形成配位键,因此氢氧化铁沉淀不溶于氨水。

【答案】(1)Zn2++4NH3[Zn(NH3)4]2+
(2)Cu2++4NH3[Cu(NH3)4]2+
(3)AgCl+2NH3·H2O[Ag(NH3)2]++Cl-+2H2O
(4)Fe3++3NH3·H2O Fe(OH)3↓+3NH+4
1.下列金属不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是()
A.Mg B.Al
C.Fe D.Cu
【解析】镁在空气中能被点燃而剧烈燃烧,因此有些反应可用镁来“引火”,如铝热反应;铝和铁虽不能在空气中被点燃,但在氧气中能被点燃,与氧气剧烈反应而燃烧;铜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加热,但反应不剧烈(不能称为燃烧),铜被氧化为黑色的氧化铜。

【答案】 D
2.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D.观察外观
【解析】金元宝主要成分是铂、金等贵重金属,密度大于铜锌合金;铜锌合金能与硝酸、盐酸发生反应而表面被腐蚀,而铂、金不会与硝酸、盐酸发生反应;金元宝与铜锌合金外观酷似,难以用肉眼区别。

【答案】 D
3.(2013·江都高二检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铝和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B.两份相同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前者多
C.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各成分的熔点都高
D.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难熔的金属,如钒
【解析】A项中常温下铝遇到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是由于与其反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阻碍继续反应,而不是不反应。

B项中Al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但都有关系:2Al~3H2↑,足量酸或碱,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H2一样多。

C项中合金的熔点低于各成分金属的熔点。

【答案】 D
4.(2013·丰县高二检测)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a g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分后得固体(不含结晶水)b g,则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为() A.(b-a)/48 g B.(b-a)/49 g
C.(b+a)/98 g D.无法计算
【解析】 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a g 最后得固体(不含结晶)b g 即为相应金属的硫
酸盐,(b -a ) g 为SO 2-4的质量,综合电荷守恒“SO 2-
4~2H +~H 2”
,m (H 2)=(b -a )/48 g 。

【答案】 A
5.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的关系)。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________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 2S 溶液,AlCl 3溶液,NaOH 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
①(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一周期 (2)烧杯 试管 酒精灯 (3)B F A C D E ①Mg +2H 2O
Mg(OH)2+H 2↑
②Na 2S +Cl 2
2NaCl +S ↓
(4)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6将该金属投入冷水中无变化,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

试回答:
(1)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________,该金属的活泼性比铜________(填“强”或“弱”)。

(2)
【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及验证金属活泼性的实验设计(利用金属间的置换反应或原电池原理等)。

不能将该金属投入到FeCl3溶液中来判断该金属与铁的活泼性强弱。

【答案】(1)电线电缆(或加热器皿等)强
7.为了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相关问题。

(1)过氧化氢的酸性研究。

①已知过氧化氢的酸性比碳酸还要弱,能否用石蕊试液检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验证过氧化氢是一种很弱的酸,请选择一种最合适的盐溶液与其反应________。

A.碳酸钠溶液B.碳酸氢钠溶液
C.硫化钠溶液D.偏铝酸钠溶液
(2)不稳定性。

某实验小组进行下列实验:测定用H2O210 mL制取150 mL氧气所需时间/min
通过实验分析:较适宜的实验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的一种产物,人体中过氧化氢的存在可能诱发癌变、加速人体衰老。

为了证明人体中过氧化氢的排放原理,该实验小组还用新鲜的猪肝加入到双氧水中,请问其实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原性。

将双氧水滴入到新制的淡黄绿色的氯水中,发现氯水的淡黄绿色褪去,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性。

取1 mL NaOH溶液滴入3滴酚酞溶液,将双氧水逐滴加入其中,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

原因可能是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哪一种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不能因为石蕊中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②D
(2)5%的H2O2在MnO2催化作用下,不加热检验猪肝对过氧化氢分解有无催化作用
(3)H2O2+Cl22H++2Cl-+O2↑
(4)过氧化氢的酸性中和了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氧化了酚酞将实验四的试管分成二等分,一支试管加入过量的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使溶液褪色,如不变红则证明是因为呈酸性使溶液褪色。

(或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无现象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如变红证明过氧化氢因为呈酸性使溶液变色)
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课标解读
1.了解身边的化学问题及其研究思想。

2.含氯消毒液性质、作用的探究,饮料的研究,学会制定课题计划。

●教学地位
本课题内容是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体现了生活处处有化学,未来高考中强调创新,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呼声的加强,高考化学实验的考查角度在不断地进行创新。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试题背景材料选取的创新,命题时,注意选取生产和生活、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素材作为题干内容,这是化学命题的创新思路之一。

第二,试题及考生思路的创新。

这种命题思路高度重视思维的开放性,强调答题的多样性,提倡考生通过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联想转化、尝试探索、猜想验证等多种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回答问题。

第三,试题考查形式的创新。

表现在将验证性实验的考查转化为探索性实验的考查。

第四,试题考查内容的创新。

所以这部分内容学好非常有必要。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堵住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填充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要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鱼鳔内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做馒头时加些纯碱主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铝壶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或食醋除去。

生活中的诸多实例都充分说明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积累很多的化学知识,进而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
看教材P59~6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建议同学之间可进行讨论交流⇒
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84”消毒液的性质,作用探究及注
意事项,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教师通过例1对探究1进行总结,指导学生完成变式训练1及当堂双基达标4、5检验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饮料中Vc含量的测定,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教师通过例2对探究2进行总结指导学生完成变式训练2及当堂双基达标1、2、3检验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先由学生总结本课时主要内容,师生再共同完成课堂小结
性食物
1.食物的酸碱性
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通常所指溶液的酸碱性不同,通常是指摄入的某些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变成酸性或碱性“残渣”。

这里的酸性、碱性实际上是指食物的成酸作用或成碱作用。

成酸食物中含有较多碳、氮、硫、磷等成酸元素,成碱食物中则含有较多钾、钠、钙、镁等成碱元素。

2.表示方法
在实际测定食物的酸碱度时,可以用100_g食物灰化后的水溶液,所需0.1_mol·L-1酸或碱中和的体积(单位:mL)来表示。

酸度取负值,碱度取正值。

3.实验方案
在明确了概念、原理后,根据原理设计方案定性检验,定量测定。

(1)若要确定食物的酸碱性,只需确定食物灰化后水溶液的酸碱性。

(2)若要准确测定食物的酸碱度,则需要用酸碱滴定的方法定量测定食物灰化后水溶液的酸碱度。

1.有关西红柿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的探究,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
【提示】关键的一步是明确食物酸碱性的概念、原理,不事先明确实验基本原理,就不可能选择到正确的探究途径、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及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1.次氯酸不仅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还能杀灭细菌等。

2.写出制备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NaClO+H2O。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它具有漂白和消毒作用的原因是:NaClO溶液能跟稀酸或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起到漂白和消毒作用。

NaClO+CO2
+H2O NaHCO3+HClO。

上述反应证明HClO的酸性比H2CO3弱。

2.生产漂白粉的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反应如何表示?
【提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饮料的pH或酸性的研究
(1)方法一:用pH试纸测试饮料的pH。

(2)方法二:用酸碱滴定法定量测定某一种饮料的总酸含量。

2.饮料中Vc含量
V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

Vc分子是具有6个碳原子的烯醇式己糖内酯,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I2、O2等氧化剂氧化,例如Vc与I2的反应:
利用上述反应,可以直接用I2的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Vc的含量。

Vc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

滴定时加入HAc使溶液呈弱酸性,可减少Vc的副反应。

但滴定操作仍应尽快进行,以防Vc被氧化。

实验注意事项
【问题导思】
①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84消毒液”呈碱性的原因。

【提示】ClO-+H2O HClO+OH-
②氯水的成分有哪些?
【提示】分子:H2O、Cl2、HClO
离子:H+、Cl-、ClO-、OH-(极少量)
1.研究消毒液的灭菌作用
(1)操作:从培养箱中取出适量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中细菌的含量,然后在样品上滴加几滴含氯消毒液,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中细菌的含量,并比较滴加含氯消毒液前后样品中细菌的含量变化。

(2)现象:滴加含氯消毒液前样品中细菌数目较多,滴加含氯消毒液后细菌数目大幅度减少。

(3)结论:含氯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