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高淳区二零二零—二零二壹第二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调研测
试卷
一〔22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⑧题必答,第⑨题任选答两处〕。

〔10分〕
①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②,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
⑥,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⑦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所说的“〞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⑧08年奥运会在举办,这是我国最喜悦的盛事。

论语中“,?〞可以表达出我们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之情。

⑨带着一颗心上路,一事一物中都充满情和理的感悟:
龚自珍用“,〞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李商隐用“,〞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马致远用“,。

〞抒发羁旅漂泊,望穿秋水的思乡之情;陆游用“,。

〞感悟出坚持不懈,绝处逢生的人生哲理。

在“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问题。

2.在“吟唱母爱的歌曲〞的活动环节中,同学们搜集了下面的一首歌,请你给歌词中的带点字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4分〕
一汪乡愁彷徨()踌躇在眼móu(),/离家之后几回梦见你额头皱纹照旧/我的小手,你曾牵着走,/儿时却不曾问你爬满老茧的手。

……等牵挂酿.()成烈酒笑容也寂寞。

/您用母爱在弹奏儿时那首歌,青春随日历翻过童心渐凋落。

……您用母爱在弹奏儿时那首歌,/两bìn()让岁月染色您笑容照旧。

……
彷徨()眼móu()酿.()成两bìn()
3.在“欣赏母爱的名画〞的活动环节中,同学们为意大利画家索里拉表现母爱的名画绿垫圣母子写了一段鉴
赏性文字,出现了一些错误,请按提示修改。

①画家在此借圣母子的故事,描绘了一幅极富世俗特点的母子情深的
图景,不仅表现人性的美妙,而且表现人间的生活情趣。

②古典油画技巧
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圣母美丽、仁慈、慈祥,圣子纯真、得意。

③由
圣母子关系构成的主题,隐喻着人性的美丽、和平、宁静、安详。

④画面
采用了黑白,冷暖比照及透视画法,明快简洁。

〔1〕文中有一处语病,请在文中划出并在下面横线上加以改正。

〔2分〕
〔2〕文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在文中划出并在下面横线上加以改正。

〔1分〕
4.在“品读母爱的名著〞的活动环节中,同学们找来了冰心诗集的繁星与春水中歌颂母爱的两首小诗,它们是怎样表现母爱的?请你任选一首,稍作点评。

〔3分〕
〔1〕〔2〕
点评: “抒写母爱的情怀〞的活动环节中,李明同学拟了一条的短信,准备在“母亲节〞发给母亲,可是还不完好,如
今请你在横线上再仿写一句,使之完好。

〔2分〕 我愿变成一缕五月的风,轻抚您层层皱褶的额头;
,;
我愿变成一弯五月的金沙,轻吻您早已松弛的脸颊;
我愿变成五月的花瓣,扎成一束美丽的康乃馨;献给您——我深爱着的母亲!
二〔4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1题。

〔15分〕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沉的慈恩,
【古诗阅读】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6、古诗非常强调炼字,此诗颔联写船上所见风光,“平〞“正〞二字都得非常好,请你就其中一字说说它的妙处。

〔2分〕
7、这首诗首联和尾联遥相照应,抒发情感。

试结合诗句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2分〕
【古文阅读】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致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云。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一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
〔乙〕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

一角漫灭①,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仅见腰足。

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假设将渡而无意者。

一人凝立远望,开口自语。

一人跽②左足,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缠结状,双屦脱置足旁,回忆微哂③。

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5],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方渡者九人:……
注释:①漫灭:磨灭看不清。

②跽〔jì〕两膝跪着,上身挺直。

③哂〔shěn〕:微笑。

8.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字。

〔2分〕
①尝贻.余核舟一〔〕②一人值.坏纸,仅见腰足〔〕
9.以下句子加点字意思或者用法一样
..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2分〕
A.罔.不因势象形学而不思那么罔.
B.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余作文以记之
C.以.手捧膝作缠结状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D.假设将渡而.无意者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4分)
⑴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句:
⑵双屦脱置足旁,回忆微哂。

译句:
11.“核舟〞和“罗汉渡江画〞不仅刻画出了人物的“形〞,而且刻画出了“神〞:如“黄鲁直〞“________〞,“戴笠携杖〞的罗汉“〞等,都将人物刻画得.。

〔填一成语〕〔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4题。

〔10分〕
电脑是如何染上病毒的
当你的电脑有以下病症,例如屏幕上出现乱码以及运行速度变慢,常死机,演奏音乐,异常重新启动等等,这时电脑正在告诉你:我生病了!
电脑和人一样也会染上病毒。

电脑病毒的产生有这么一种说法,20世纪60年代,HY贝尔实验室里一些年轻的科学家,在工作之余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娱乐方法,就是每人编写一小段程序,并且让此程序进入计算机系统后互相攻击,从而设法破坏别的程序,普通说来这些程序就是病毒的雏形。

所以病毒事实上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并具有自我
复制才能的一段电脑程序。

因为它与生物学上的病毒有相似之处,都具有寄生性、可传染性、埋伏性和危害性,与感冒病毒相似,可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毒〞倒一大批电脑,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这一小段具有自我复制以及破坏才能的程序称作电脑病毒。

因为电脑的软、硬件产品有很多不平安的“后门〞,所以,病毒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后门〞,进入电脑系统兴风作浪。

电脑病毒与感冒病毒一样有载体,而且通过载体到达我们的电脑里。

电脑病毒的载体就是光盘、软盘里的一些程序以及电子邮件等。

有病治病,无病预防,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对电脑来说,同样也是如此。

伴随电脑的普及,病毒日益增多,如今的电脑病毒的种类到底有多少,估计谁也说不清。

曾出现过的较典型的病毒有“黑色星期五〞“小球〞“蠕虫〞“CIH〞病毒等。

为了让我们的电脑不患病,一定要牢记,不能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盗软件,假设非用不可的话,一定给它先检查“身体〞——查毒;上网时要翻开杀毒软件实时监控,以免病毒通过网络进入自己的电脑:E-mail也不平安,不要随意翻开电子邮件里携带的附件;并且不要随意下载软件;此外,常将你电脑中的重要文件备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病毒发作时,能减少你的损失。

12、读完全文,简要答复“电脑是如何仍染上病毒的〞。

〔60字以内〕〔3分〕
13、根据文章,说说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电脑病毒的侵入,请逐点概括。

〔4分〕
14、关于本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这时电脑正在告诉你:我生病了〞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电脑被病毒感染了。

B.文中有两处将电脑病毒与感冒病毒比较,都只是为了说明两者同样具有可传染性特点。

C.文中画线的三处引号的用法是一样的,与“黑色星期五〞“小球〞“蠕虫〞“CIH〞这几处引号的用法是不一样的。

D.电脑病毒实际上是一种有自我复制以及破坏才能的程序,被称为“病毒〞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13分〕
礼物
①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他的妻子珍妮。

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做点杂活,以贴补家用。

生活是贫寒的,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

②那天,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珍妮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

“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

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

“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颖呢。

〞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感动:“谢谢您了。


③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④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

黄昏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着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⑤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

每天黄昏,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⑥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出一局部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薄弱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冻,怎么受得了。

〞约翰点头默许了。

⑦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

铺着厚厚的棉絮,针脚密密的。

平安夜那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购菜,放到了他家门口。

⑧两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翻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菜篮子。

⑨“嗨,珍妮,〞老人地微微摇摆着身子,“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

〞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在我家门口的,是很不错的棉衣呢。

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

〞老人略带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还有,这个给你。

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样。


⑩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

15、题目“礼物〞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3分〕
16、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17、简要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分〕
18、品析文中a、b两处画线句的神态描写,任选一处
....,揣摩老人当时的心理。

〔2分〕
选〔〕处:
19、俗语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请你结合本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答:
〔四〕阅读“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一文,答复20——23题。

〔10分〕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

毫无疑义,与HY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赏心悦目,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时的特点,比长时间是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力许多,因此它更适宜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宜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②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年是从“读图〞开场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

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渐渐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开展和进步的个普遍规律。

在人类文明高度开展的今天,假设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渐渐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假设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兴趣,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③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展思维的工具。

文字的阅读和承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考虑,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进步自身思维思辨才能的最重要的手段。

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到达“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的红楼梦,
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

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

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那么,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才能都会因之而退化。

④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进步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

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

一个国民,假设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质自内而外透出来。

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者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

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

20、文中作者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结合全文,请你概括出几条理由。

〔3分〕
答:
21、第③段中说,“读图〞“有它存在的价值〞,结合上文,说说这“价值〞指的是什么?〔2分〕
22、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23、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末补上恰当的句子。

(不超过50字)〔3分〕
答:
三(50分)
24、作文
以“与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好,体裁除诗歌外不限,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略
2、huái、眸、niàng、鬓
3、〔1〕“不仅表现人性的美妙,而且表现人间的生活情趣。

〞改为“不仅表现人间的生活情趣,而且表现人性的美妙。

〞(找到1分,改对1分)〔2〕“黑白,冷暖比照〞处应为“黑白、冷暖比照〞(找到并改对1分)
4、点评例如:〔1〕以物起兴,以风雨为喻,心中的风雨比喻心中的烦恼、忧愁、痛苦,歌颂母亲是作者心中风雨的庇护伞〔2〕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写出母爱的崇高。

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写出母爱的博大。

〔对诗歌语言表现形式方面只要分析对一点即得2分,对诗歌内容或者情感方面的分析意思对得1分〕
5、例如:我愿变成一帘五月的雨,轻梳您日渐稀疏的银丝。

〔形式1分,内容1分〕
6、“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1分〕,“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1分〕;
“正〞字突出了当时既是顺风又是和风的特点,“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2分〕
7、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1分〕尾联之“乡书〞、“归雁〞遥应首联,借“雁足传书〞的故事,直接抒发思乡之情,使全篇覆盖在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中。

〔1分〕
8、赠送;遇到、碰到
9、C〔A没有/困惑;B相似/通“嘱〞,嘱咐;D表示转折/表示并列〕
10、〔1〕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一共2分,扣完为止〕
〔2〕一双鞋脱放在在脚边,回头微笑。

屦、置、顾,错一个扣1分,一共2分,扣完为止〕
11、如有所语;假设将渡而无意者;栩栩如生〔神形毕备、惟妙惟肖〕
12、一种人为编制的并具有自我复制才能以及破坏才能的一段电脑程序以光盘、软盘里的一些程序以及电子邮件等为载体到达我们的电脑。

13、①尽量少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盗软件,假设非用不可的话,一定要先查毒;②上网时要注意翻开杀毒软件实时监控:③不翻开生疏的E-mail附件,④不随意下载软件;〔1点1分,一共4分〕
14、B〔3分〕
15、珍妮圣诞节前为老人做的一件棉衣和送的一枝玫瑰;约翰〔珍妮〕一家与卖菜老人之间互相关爱〔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符合即可〕
16、自然环境和约翰一家的生活状况a.点明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渲染文章气氛b.为下文写约翰一家对老人的关爱作铺垫〔每点1分,一共2分。

意思符合即可〕
17、含义: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真的爱心,圣洁而美丽。

作用: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含义、作用各分1分,意思符合即可。


18、〔a〕他看到珍妮围裙上的补丁而想到了她的贫寒,对她是否会买菜感到茫然。

〔b〕老人意外地收到礼物而惊喜,能为别人送礼物而快乐。

〔2分。

意思符合即可〕
19、〔围绕“当你献出一份爱心时,你也可以拥有一份快乐和幸福〞之意来谈理解,并言之有理即可,3分。


20、〔1〕使人和人类得到开展和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标志);〔2〕是训练和进步自身思维思辨才能的最重要的手段;〔3〕阅读原著和原典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是每个国民进步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

〔每点1分,一共3分〕
21、图象具有直观、形象、快捷、时的特点,可以轻松力地获取知识和资讯。

(答复下面的两点也对,只答出其中的一点得1分:①直观、形象、快捷、时②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
22、以阅读红楼梦为例〔1分〕,详细说明读书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1分〕。

23、原文:为了从根本上充实你自己,在你选择“读图〞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尤其不要忘了多读原著和原典。

〔只强调读书重要性的得1分;能从“读图〞递进到“读书〞,强调后者重要性的得2分,能从“读图〞递进到“读书〞再递进到“读原著〞逐步强调其重要性的得3分〕
24、作文〔参照中考评分H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