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七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A.B点B.B点上方
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
2、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天上的白云,一个同学说:“快看,鱼在云里游呢 .”她看到的“云和鱼”实际上是()
A.云和鱼都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实像D.云是像,鱼是实物
3、一名短跑运动员在5 s内跑完了50 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那么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运动员、羚羊、汽车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汽车、羚羊、运动员
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5、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杭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下面是对声速与回声问题的总结,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间间隔小于0.1s ,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8、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会发黄变焦,这说明()
A.油放出的热比水多B.油中有致黄致焦的物质
C.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比水传热性能好
9、小明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③ B.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C.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④
10、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 )
A.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C.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
11、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镜子
从中裂成两半,并前后移动一段距离,则熊猫看到的像()
A.不能成像B.成两个半像,合起后为完整的像C.成一个像D.成两个完整的像
1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以下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云中的冰晶由小变大 B.草尖上带着露珠
C.河面结了一层冰 D.温暖的房间冰变成水
13、对生活中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能会聚光线
B.电影银幕上的像是利用凸透镜,经折射形成虚像
C.手电筒的反射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小孔而形成的像,与小孔形状无关
14、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15、如图所示,两只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右边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的那一只小船,关于两只小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右边小船对左边小船的作用力较大
B.右边小船的惯性较大
C.右边的船向左运动,左边的船向右运动
D.左边的船向左运动,右边的船向右运动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红
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2、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_度。
3、将一密封袋装食品从山脚拿到山顶,会看到密封袋内气体膨胀了很多,则与膨胀前相比,该食品袋内气体的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气体的密度_______.
4、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物体A经过眼睛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这是_________视眼(选填“近”或“远”)成像的情况图.若想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配戴_________透镜做成的眼镜(选填“凹”或“凸”).
5、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
1、如下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2、请在如图中的填入正确的电表符号.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小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应该比较图______,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____.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小周和小赵在实验室“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他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_运动。
根据________原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小周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方案,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结论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
(选填选项字母)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在门轴处加润滑油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是否有关,小周沿竖直反向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
小赵认为此结论不正确,因为_______,请你提出此实验过程的更正方案: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A
2、A
3、A
4、A
5、C
6、C
7、A
8、C
9、B
10、C
11、D
12、D
13、D
14、A
15、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4 不变衣领
2、120 30
3、不变变小
4、远凸
5、10 照相机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小深度相同乙、丙大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或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匀速直线二力平衡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没有保持木块对木板的压力没变将切去的木块放在另一半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