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报告
班级:测绘09-1
学号:3090508124
姓名:覃鸿剑
实习时间:2011.10.24——2011.11.25 实习地点:雁山校区及周边村庄
指导老师:王新桥刘斌
目录
一、序言 (1)
二、测区概况…………………………………………………
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五:控制网概算及平差计算…………………………………
六、实习成果表………………………………………………
七、实习中发生、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八、实习、收获体会及建议…………………………………
一、序言:
1. 实习名称:大地测量实习
2.实习的目的:
野外教学实习是在校内学完了大地测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后,模拟或结合实际生产任务所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

通过5周时间的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大地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 握J2光学经纬仪、DS1型、Ni004(注:所得的高差要除以2才是真实高差)型精密水准仪及DL-200型电子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以及测量使用方法,全站仪测距的使用。

(3) 学生进行大地测量野外作业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四等控制测量及二等精密水准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4) 野外观测成果的整理、检查和计算。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大地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5) 过完成大地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我们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

3.时间:2011年10月24日—2011年11月15日
4.地点: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及周边
5.实习任务:
(1).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并外业观测成果的检算以及内页数据转化整理,取得合格的
外业成果。

(2)野外踏勘并进行大地测量技术设计。

(2).四等三角网测量要对所有的控制点进行偏心观测,四等导线测量,以及导线测量
(水平角和竖直角及水平距离的观测、记录和验算)。

(4).控制网的概算和平差计算。

(5).实习报告的编写。

6.组织情况:
为便于实习和平行作业,本次实习本组人数为6人,设组长1人,协助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各项实习、仪器的借用与保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各项具体工作,并处理好与其它实习小组的协调工作。

二、测区概况:
1.地理位置:测区位于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及周边,地势高低起伏,通视条件较差,所以控制网应布在地势高点处或建筑物高的楼顶,形成三角网型控制网。

2.气候条件:在秋天,温度适中,锋速较强,白天雾大。

3.交通条件:由于测区位于大学校园内及周边,交通便利,车流量大,所以控制网多布在山顶或高楼定。

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一).四等三角网:
1.四等三角网概况:三角网共有6个控制点,校门口(N1)、杨梅岭(N2)、IV03(N3)、IV04(N4)、植物园(N5)、图书馆(N6)。

平均边长为1855.4845。

起算数据
2.选点、造标、埋石方法及情况:
a.各等级控制网应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三角形内角一般不小于30°,受限制时亦不应小于25°。

b.加密网可采用插点的方法。

交会插点点位应在高等三角形的中心附近。

同一插点各方向距离之比不得超过1∶3。

对于单插点,三等点应有六个内外交会方向测定,其中至少有两个交角为60°~120°的外方向;四等点应有五个交会方向,图形欠佳时其中应有外方向。

对于双插点,交会方向数应两倍于上述规定(其中包括两待定点间的对向观测方向)。

3.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表1.2
施测方法及要求:用J2经纬仪,四等三角观测,水平角6个测回,竖直角2个测回,并所有点都要采用偏心观测。

水平角观测限差要求(对J2仪器而言)
两次重合读数差小于等于3″;
半测回归零差小于等于8″;
一测回2C互差小于等于13″;
各方向归零后的测回互差小于等于9″
竖直角观测限差要求(对J2仪器而言)
测回间指标差小于等于15″;
垂直角互差差小于等于10″
4.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1)三角网完成情况
水平角:
路径:[N1-N2-N3-N4-N5-N6],极条件闭合差=1,限差=4
路径:[N2-N6-N1] 角度闭合差=-1(s),限差=9(s)
路径:[N5-N6-N1] 角度闭合差=-7(s),限差=9(s)
路径:[N3-N6-N2] 角度闭合差=-4(s),限差=9(s)
路径:[N4-N6-N5] 角度闭合差=-4(s),限差=9(s)
路径:[N3-N4-N6] 角度闭合差=-5(s),限差=9(s)
垂直角:
路径:[N2-N6-N3] 高差闭合差=91.8(mm),限差=95.9(mm),路线长度=3.680(km)
路径:[N4-N6-N3] 高差闭合差=4.1(mm),限差=82.7(mm),路线长度=2.735(km)
路径:[N1-N6-N2] 高差闭合差=40.9(mm),限差=95.3(mm),路线长度=3.634(km)
路径:[N5-N6-N4] 高差闭合差=34.3(mm),限差=114.6(mm),路线长度=5.249(km)
路径:[N1-N5-N6] 高差闭合差=-9.5(mm),限差=108.3(mm),路线长度=4.692(km)
(二)一级导线测量
布一条导线共有19个点,
2.选点、造标、埋石方法及情况;
(1).边长适中,求距角不小于30.
(2).三角点应选在通视良好的制高点及开阔地区,避免建造高标。

(3).为了保证观测质量,减少大气折光的影响,视线应高出地面或障碍物1~2米以上。

(4).点位离开铁路、公路和其它建筑物一般不少于50米,里高压线不少于100米。

(5).新选点为营尽量与原有三角点重合,避免在旧点附近另埋标石。

3.一级导线测量要求:
a.水平角2个测回,竖直角一个测回,三丝发读竖直角。

d.导线应尽量布设或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过大,且边长大于等于200米。

4.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几何条件:附合导线
路径:[N6-N1-D17-D16-D15-D14-D13-D12-D11-D10-D9-D8-D7-D6-D5-D4-D3-D2-D1-N4-N5] fx=-0.106(m),fy=0.350(m),fd=0.366(m)
[s]=4590.333(m),k=1/12543,平均边长=255.018(m)
几何条件:符合水准
路径:[N1-D17-D16-D15-D14-D13-D12-D11-D10-D9-D8-D7-D6-D5-D4-D3-D2-D1-N4]
高差闭合差=-35.0(mm),限差=56.2(mm)
路线长度=1.266(km)
几何条件:无定向导线
fx=0.149(m),fy=-0.347(m),fd=0.378(m)
[s]=4590.333(m),k=1/12152,平均边长=255.018(m)
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观测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控制网略图:(在后面)
2.根据已知点的高程用精密水准仪通过往返观测,来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3.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二等水准测量采用三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量。

4
(1)视线高度不得低于0.5m,视线长度一般取50m,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视线可适当缩短,前后视距差应小于1m,测段累积差小于3m。

(2)一测段的测站数布置成偶数,仪器和前后标尺应尽量在一直线上。

(3)观测时要注意消除视差,气泡严格居中,各种螺旋均应以旋进方向终止。

(4)视距读至1mm,基辅分划读至0.1mm,基辅高差之差<0.6mm。

(5)上丝与下丝的平均值与中丝基本分划之差,对于0.5cm刻划标尺应≤1.5mm;对于1.0cm刻划标尺应≤3.0mm。

(6)各项记录正确整齐、清晰、严禁涂改。

原始读数的米、分米值有错时,可以整齐地划去,现场更正,但厘米及其以下读数一律不得更改,如有读错记错,必须重测,严禁连环涂改。

(7)每一站上的记录、计算待检查全部合格后才可迁站。

(8)测完一闭合环计算环线闭合差,其值应小于±4L mm,L为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5.观测程序
精密水准测量中采用如下的观测程序:
往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
往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
返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
<<规范>>中水准测量限差的要求:
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6.水准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路径:[IV04-BM7-国土N211-YS03-BM11]
高差闭合差=-1.3(mm),限差=6.9(mm),路线长度=3.003(km)
路径:[BM6-国土N747-BM5-国土N211-BM7]
高差闭合差=6.7(mm),限差=8.1(mm),路线长度=4.078(km)
路径:[BM5-临时公-临时云-IV03-YS03-国土N211]
高差闭合差=-0.1(mm),限差=8.3(mm)路线长度=4.274(km)
五、控制网概算及平差计算
1.控制网概算:
1.检查复核:
①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正确。

②绘制导线略图(见附图),把起算数据、观测数据标注在图上相应的位置。

应对标注的数据进行复核。

③确定内业计算中的取四等导线位要求,本导线采用四等导线,角度取位至秒,边长和坐标取位至毫米。

(1)平面控制网的计算过程表
(2)高程控制网的计算过程表
1.水准测量概算:
在水准测量概算前,必须对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在确认无误,各项限差都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概算工作。

七、实习中发生、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1)二等水准测量中要注意的问题
a. Ni004水准仪测量每次照准读书之前都要精平,且测出的高差要除以2才是真实的高差,
b. 记录员一定要时刻专心,每一测站都要清楚观测者所对准的前尺还是后尺,以免记反,对于新手来说,稍不专心就可能会记反。

c. 进一步发现用全站仪测距离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对同一个目标进行几个测回,因为在测导线距离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有有一测段的4个测回的距离相差几厘米到几米,当时还以为仪器出了问题,原来是仪器和棱镜之间有树叶挡住,导致所测的每次距离不一样,原来进行多测回观测不仅可以去平均值,而且能判断仪器与棱镜之间是否有不明显的障碍物挡住。

(2)三角网测量遇到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天气的影响,秋天,桂林地区雾大,上午基本看不清远距离的目标,中午太阳强烈,就算看清目标也不能进行水平角观测,因为温度高,大气湍流大导致测出的数据极易超限。

发现:雾大不宜观测,对着太阳光不宜观测,中午太阳强烈不宜观测。

八、学习收获与体会
经历过这次大地测量的实习,让我学到很多重要的东西,不仅把平时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而且在这次实习中把平时有些模糊的知识通过与同学的多次探讨,最终能弄清楚,特别是在内业数据的整理方面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平差易软件使用方法以及用Excel来计算处理相关的数据。

对于这次实习,水准测量和三角网控制测量外业操作流程和内业数据整理我都能掌握,以及相关的仪器操作也较熟悉。

这次实习中,一方面培养了我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我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整过实习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和困难,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并和同学的多次探讨,最终一一的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这次实习让我进一步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遇到问题要敢于克服和勇于探索,才能解决问题。

这次实习锻炼了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白天野外作业,晚上有时候整理数据到夜深,但是我却从来不觉得疲惫,因为我乐在其中,特别是发现问题并通过不断思考最后解决掉,就感到有种成就感,所以经过这次大地测量实习,激发了我对测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自己真正地热爱上测绘这个专业。

同时,我也认识到还有很多关于测绘专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今后我要养成像这次实习这段时间不怕苦不怕累的好习惯,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加深对测绘专业有关知识的认知,不断充实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