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发布时间:2022-11-28T04:03:03.22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7月第14期作者:尹朋飞
[导读] 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规材料,
尹朋飞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61048119851015****
摘要: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规材料,更是此类工程项目的建设基础,可见混凝土质量会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度产生直接影响。
伴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利工程也不例外。
倘若施工中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那么水利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的服役寿命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混凝土裂缝问题更会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这也是目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基于此,本文章对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的本身质量,从根本上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施工。
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混凝土裂缝,总结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的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裂缝防治措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完成以后能够安全、高质量地投入运行。
一、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其一,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形状一般为平行线,也会有一些网状裂缝,在混凝土的平面位置,宽度大约0.05~0.2mm,干缩裂缝对于混凝土的抗渗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混凝土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其二,温度裂缝。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较大,在混凝土的表面以及结构中会产生温度裂缝。
裂缝在不同的温度下产生的大小和形状也是不同的。
其三,沉陷裂缝。
混凝土裂缝中,还会出现沉陷裂缝,沉陷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地基土质不够均匀,或是地基过于松软,密实度不足,从而造成不均匀沉降,产生沉降裂缝。
其四,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会影响到构建的外观和质量,也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影响。
塑性裂缝一般是由干热天气或者大风天气造成的,裂缝长短不定,一般中间会比较宽,两端会比较窄,相互之间也不是连贯的。
二、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一)施工因素
混凝土的制作与浇筑不当,也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例如部分混凝土为了方便泵送,水灰比不当,导致其性能降低;制备中的拌合操作不合理,会导致添加剂的浪费,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混凝土搅拌不充分,骨料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收缩裂缝的发生;骨料拌合温度、浇注温度过高也有可能引起裂缝发生;混凝土运输时间长,也可能影响其性能,出现离析、泌水、沉陷等问题;浇筑操作不当;振动过大也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泌水,尤其是水灰比较大的混泥土;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也会导致其容易产生裂缝。
(二)材料因素
原材料直接影响到混凝土使用性能,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不够重视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并且没有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没有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严重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性能。
例如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控制砂石含量比重,将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同时也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性,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通过增加掺加剂和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但是在加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剂量,最终影响到混凝土性能,引发裂缝问题。
三、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一)合理设置控制缝
作为结构缝的一种类型,控制缝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
通过设置控制缝,能够削弱混凝土结构的特定截面,诱导可能出现的裂缝沿着预设截面且按照预设形式开裂,如此一来能够混凝土内部结构在外界力量影响下便能避免混凝土裂缝的肆意扩大。
一般来讲,控制缝主要用在大体积或相对细长的混凝土结构中,也可设置在应力集中区域,能够有效增强混凝土裂缝控制水平。
当然,针对不同部位设置的控制缝需要合理布设间距,要了解各部位的间距范围,在施工中合理把控。
要依据水利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缝合理设置,并且要着重注意不可在钢筋、止水片等部位设置控制缝,否则会直接影响控制缝效果。
(二)对混凝土配合比例进行优化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施工工作中使用到的混凝土原材料本身的质量高低以及混凝土的质量优质与工程本身的质量存在直接联系,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材料能够提高水利工程整体的建造质量。
因此,水利工程企业不仅要高度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选购,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水利工程的使用需求,合理地设置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比例,提高混凝土配合比例的科学合理性,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首先应当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与水的配合比尽量降低水的使用量,将水的使用量控制到最优等级。
对于混凝土的配置工作而言,工作人员在严格按照行业内规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本身要求合理的配置原材料的比例。
在配置时可以适当加入高等级的粉煤灰,提高配置的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三)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对于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确定施工工序明确分工,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沟通,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平稳开展,最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措施,确定施工方案、进度,并且要做好技术交底,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同时要确定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施工设备的性能、原材料以及构建质量会影响其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确保各环节处于可控状态。
结合工程特点,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现场的各环节进行控制,确定每个工序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加强质量控制。
(四)做好工程养护工作
施工单位也可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自然养护方式,在常温状态下开展养护工作,通常需要控制养护温度在5℃以上,可以在常温环
境中浇水,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度。
混凝土结构养护过程中,在现场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蒸汽养护方式,在混合的蒸汽和空气中养护混凝土构件,辅助混凝土快速硬化。
施工单位选用蒸汽养护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控制养护湿度和温度等条件,控制室内外温差在20%以内。
在养护初级阶段,有利于提高水泥水化速度,保持结构充足的水分。
通常需要维持混凝土养护时间在14d以上,如果在养护过程中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施工单位要提前采取遮盖混凝土结构等措施,有效控制结构构件内外温差。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可能会引起水利工程渗漏现象,尤其是对于水库等,渗透问题将对水利工程企业乃至周边居民造成巨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还会加速混凝土钢筋的腐蚀效果,提高混凝土碳化程度,缩短材料的使用年限,可能引起建筑物承载能力的下降。
对此,水利工程施工人员要深入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根据不同裂缝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防治与处理,从而保障水利工程的应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傅文忠.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8):62-63+109.
[2]许金民.浅析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7):102-103.
[3]陈婷.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5):165-166+172.
[4]郭永洲.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5):143-144.
[5]居官林.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J].居舍,202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