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一、硅及其化合物
1.绿矾(FeSO4•7H2O)可用做净水剂、除草剂等。

某研究小组测定了硫酸矿焙烧后的烧渣中主要成分(Fe2O3、Al2O3和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的含量并制备了绿矾,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有AlO2-、SiO32-和______。

(2)试剂C是______。

(3)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烧渣中Fe2O3、Al2O3和Si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答案】OH-稀硫酸 Fe+2Fe3+=3Fe2+ Fe+2H+=Fe2++H2↑ 5:5:1
【解析】
【分析】
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和SiO2,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Al2O3和SiO2反应产生NaAlO2、Na2SiO3进入溶液A中,Fe2O3不能反应进入滤渣,然后过滤得到的固体B为Fe2O3为8.0g,溶液A中含有Na+、AlO2-、SiO32-和OH-,加入过量盐酸,AlO2-转化为Al3+,SiO32-反应形成H2SiO3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H+=H2O、AlO2-+4H+=Al3++2H2O、SiO32-+2H+=H2SiO3↓,然后过滤得到的固体F为H2SiO3沉淀,灼烧H2SiO3脱水分解得SiO2为0.6g;固体B为Fe2O3,向其中加过量试剂C溶解,因为要制备FeSO4•7H2O,所以试剂C 为稀硫酸,发生反应Fe2O3+6H+=2Fe3++3H2O,所得溶液D为硫酸铁和过量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再加试剂E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则试剂E为Fe单质,最后将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绿矾,据此分析。

【详解】
(1)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A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有AlO2-、SiO32-和OH-;
(2)固体B为Fe2O3,向其中加入H2SO4反应产生Fe2(SO4)3,再向该溶液中加入Fe粉,还原得到FeSO4溶液,因此试剂C是稀硫酸;
(3)③是Fe单质与Fe2(SO4)3反应产生FeSO4溶液,及与过量的H2SO4反应产生FeSO4和H2,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Fe3+=3Fe2+、Fe+2H+=Fe2++H2↑;
(4)通过以上分析知Fe2O3为8.0g,,固体G是SiO2,由于在反应过程中Si元素没有损失,所以根据Si元素守恒,可知原混合物中含有SiO2为0.6g,则原混合物中Al2O3质量为
m(Al2O3)=13.7g-8.0g-0.6g=5.1g,则烧渣中Fe2O3、Al2O3和SiO2的物质的量之比n(Fe2O3):
n(Al2O3):n(SiO2)=8.0
160

5.1
102

0.6
60
=0.05:0.05:0.01=5:5:1。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明确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及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是解答本题关键,掌握元素的Al、Fe、Si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基础,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综合应用能力。

2.X、Y、Z、W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X、W为单质,Y、Z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

(1)若X的摩尔质量是W的2倍,工业上Z可作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W为黑色固体,则Y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若固体W是紫红色,且向溶液Z中滴入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则写出X+Y=Z+W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晶体W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Z的燃烧产物。

写出Y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Fe+Cu2+=Fe2++Cu SiO2+2NaOH=Na2SiO3+H2O
【解析】
(1)X、W为单质,Y、Z为化合物,W为黑色固体,应为C单质,X的摩尔质量是W的2倍,Z可作优质的耐高温材料,X为Mg,Z为MgO,Y为CO2。

(2)向溶液Z中滴入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Z为Fe2+,W是紫红色固体,则W为Cu,X+Y=Z+W反应方程式为:Fe+Cu2+=Fe2++Cu。

(3)晶体W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W是Si;实验室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Z的燃烧产物,则Z的燃烧产物为CO2,化合物Z为CO,则X为C单质,Y为SiO2,Y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3.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 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
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A与碳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易与C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_________(写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D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________。

A.普通玻璃坩埚B.石英玻璃坩埚 C.铁坩埚
(4)100 g C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100 g混合物中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答案】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最内层均有2个电子氢氟酸SiO2+
4HF===SiF4↑+2H2O SiO2+Na2CO 3 Na2SiO3+CO2↑C50%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无机推断、侧重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化学计算。

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则A为硅元素,C为SiO2;C(SiO2)与烧碱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含A 元素的化合物D为Na2SiO3。

(1)A为Si,Si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Si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硅原子与
碳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上的相同点是: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最内层均有2个电子。

(2)C为SiO2,易与SiO2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氢氟酸,SiO2与HF反应生成SiF4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

(3)①SiO2与纯碱高温熔融时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Na2CO 3Na2SiO3+CO2↑。

②A,普通玻璃的成分为Na2SiO3、CaSiO3和SiO2,SiO2与纯碱高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不能选用普通玻璃坩埚熔化纯碱;B,石英玻璃的成分为SiO2,SiO2与纯碱高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不能选用石英玻璃坩埚熔化纯碱;C,铁与Na2CO3高温不反应,可选用铁坩埚熔化纯碱;答案选C。

(4)SiO2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可能发生的反应有SiO2+CaCO 3CaSiO3+CO2↑、CaCO 3CaO+CO2↑,根据C守恒,n(CaCO3)=n(CO2)=11.2L
22.4L
/mol
=0.5mol,m (CaCO3)=0.5mol⨯100g/mol=50g,100g混合物中石灰石的质量分数为
50g
100g

100%=50%。

4.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下图所示五元环代表A、B、C、D、E五种化合物,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四种短周期元素形成,每种化合物仅含有两种元素。

A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主要原料之一;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E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作火箭燃料;C是工业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D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用于工业制取硝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学式是_______,E分子中含有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____键。

(3)B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B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于制取某种常见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E反应可生成单质G和一种常见的液体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NH 3+5O24NO+6H2O Si3N4极性非极性 H2O2HO2-+H+
2H2O22H2O+O2↑ 2H2O2+N2H4=N2↑+4H2O SiO2+2C Si+2CO↑
【解析】
【分析】
A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主要原料之一,则A是NH3;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则B是H2O2;E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作火箭燃料,则E 为N2H4;C是工业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C是SiO2;D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则根据元素的组成及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结合D中元素原子个数关系,可推知D是Si3N4,然后对问题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是NH3,B是H2O2,C是SiO2,D是Si3N4,E为N2H4。

(1)在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4NO+6H2O;
(2) D的化学式是Si3N4,E是N2H4,在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N-H极性共价键和N-N非极性共价键,但该物质分子空间排列不对称,因此物质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3)B是H2O2,该物质分子能够在水中微弱电离,存在电离平衡,主要是第一步的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 2O2HO2-+H+;在实验室中通常是用H2O2为原料,加入少量MnO2作催化剂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 H2O2与N2H4会发生反应,产生N2、H2O,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2H4=N2↑+4H2O;
(5) C是SiO2,可以与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制取Si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Si+2CO↑。

由于光线在SiO2中会全反射,因此也可用作制光导纤维的原料。

5.已知A与D均为非金属单质,其中A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反应②为工业制粗硅原理,写出E的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O;(2)2Mg+CO22MgO+C。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②制取粗硅,常用C和SiO2的反应:2C+SiO2Si+2CO,D为非金属单质,则D为Si,E为CO;(2)C和O2反应生成CO2,反应①是:CO;(2)2Mg+CO 22MgO+C。

考点:考查工业制硅、镁和CO2的反应等知识。

6.X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性。

有关生产过程如下:
为了确定C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过程。

已知F、G都是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可做光导纤维。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1)正四面体;Si3N4;(2)SiCl4+8NH3=Si(NH2)4+4NH4Cl;(3)SiO32-
+2CO2+2H2O=H2SiO3↓+2HCO3-;
【解析】
试题分析:I可做光导纤维,所以I是二氧化硅,则F是硅酸,H是硅酸钠.又因为F、G都是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G是氯化银,因此C是SiCl4,则A是硅,B是氯气。

根据X的性质可知,X是原子晶体,所以X是Si3N4。

由转化关系可知,SiCl4与NH3反应生成Si(NH2)4,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HCl,由于氨气过量,故应生成NH4Cl;CO2是过量的,因此生成物是碳酸氢钠与硅酸。

(1)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SiCl4,具有甲烷的结构,为正四面体,X为Si3N4;
(2)由转化关系可知,SiCl4与NH3反应生成Si(NH2)4,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HCl,由于氨气过量,故应生成NH4Cl,故反应于的反应方程式为:SiCl4+8NH3=Si(NH2)4+4NH4Cl;(3)CO2是过量的,因此生成物是碳酸氢钠与硅酸,反应舆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
+2H2O+2CO2=2H2SiO3↓+2HCO3-。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

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
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

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7.某固体混合物X可能由Na2O2、Al2O3、Fe2O3、 Cu 、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X的成分,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①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

(2)步骤Ⅰ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Ⅱ涉及固体质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由步骤Ⅲ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4)步骤Ⅳ所得蓝色溶液中阳离子为____。

(5)原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之比是____。

(不必简化)
【答案】混合物X中无Na2O2 Fe2O3+6H+=2Fe3++3H2O Cu+2Fe3+=2Fe2++Cu2+
SiO2+2NaOH=Na2SiO3+ H2O 混合物X中无Al2O3 H+、Cu2+、Fe2+ m(Fe2O3) : m(Cu):
m(SiO2)=3.2:3.2 :3.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实验①取4.7gX投入水中,有不溶物出现,过滤、洗涤、干燥、称量不溶物,其质量仍为4.7g,得出的结论是混合物X中无Na2O2。

(2)实验②向9.4gX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得到蓝色溶液和4.92g固体,该蓝色溶液中含
Cu2+,但Cu与HCl不反应,所以X中必有Fe2O3和Cu,步骤I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Cu+2Fe3+=Cu2++2Fe2+;向4.92g固体中加入过量NaOH,固体减少4.92g-1.92g=3.0g,减少的固体为SiO2,9.4gX中含3.0gSiO2,反应II涉及固体质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3)实验③向9.4gX中加入过量NaOH,固体减少9.4g-6.4g=3.0g,减少的固体的质量与SiO2的质量相等,说明溶解的物质只有SiO2、没有Al2O3,步骤III可得出的结论是:混合物X中无Al2O3。

(4)由上面的分析,步骤III得到的6.4g固体是Cu和Fe2O3的混合物,实验③向6.4g固体中加入过量HCl得到蓝色溶液和1.92g固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O3+6H+=2Fe3++3H2O、Cu+2Fe3+=Cu2++2Fe2+,由于仍有固体未溶解说明Fe2O3与HCl反应生成的Fe3+不能将Cu完全溶解,1.92g固体为Cu,Fe3+完全被还原为Fe2+,步骤IV所得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为Cu2+、Fe2+和H+(H+来自过量HCl)。

(5)根据上述分析,设6.4g固体中Fe2O3物质的量为y,根据反应
Fe2O3+6H+=2Fe3++3H2O、Cu+2Fe3+=Cu2++2Fe2+,溶解的Cu的物质的量为y,
160g/moly+64g/moly+1.92g=6.4g,解得y=0.02mol,则9.4gX中含Fe2O3的质量为
0.02mol×160g/mol=3.2g、含SiO23.0g、含Cu的质量为(9.4g-3.2g-3.0g)=3.2g,则原混合物中m(Fe2O3) : m(Cu):m(SiO2)=3.2:3.2 :3.0。

8.(14分)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K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抗氧化的特性。

它是以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为原料来生产的,图中C、M、K均含A元素,M的分子式为A(NH2)4;E为不含A 元素的氢化物,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G、F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H为氧化物,J为气体;其余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

(提示:NH3和H2O的化学性质在某些方面相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A ,C ,F 。

(2)K的化学式为。

(3)写出图中下列序号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
反应⑤。

(4)写出图中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4分)(1)Si (2分);SiCl4 (2分); H2SiO3(H4SiO4)(2分);
(2)Si3N4(2分)
(3)④Si+2NaOH +H2O=Na2SiO3+2H2↑(2分)⑤SiO2+2NaOH=Na2SiO3+H2O (2分)
(4)⑥SiO32-+2CO2+2H2O=H2SiO3↓+2HCO3-(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各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F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H为氧化物,H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I,I 与过量的CO2发生反应产生F,,数目F是弱酸,而且不稳定,受热发生分解反应,结合化合物A可谓形成四个共价键可知A元素为Si价化合物,C、H、K均含有A元素,K抗腐蚀能力强,氮溶液被氢氟酸腐蚀,数目K中含有Si元素,由此可取代A是Si,H是SiO2,I是Na2SiO3,则F 是H2SiO3,E为不含A 元素的氢化
物,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E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的F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则F 是AgCl,E是HCl,所以B是Cl2。

C是SiCl4,SiCl4与过量的NH3发生反应产生M是Si3N4,K是含有Si元素的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超硬物质,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抗氧化的特性。

则K是Si3N4。

(1)A物质的化学式:是Si;C 化学式是SiCl4,F是H2SiO3,(2)K的化学式为Si3N4;(3)图中Si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Si+2NaOH +H2O=Na2SiO3+2H2↑;反应⑤是酸性氧化物SiO2与碱NaOH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
2NaOH=Na2SiO3+H2O;(4)由于酸性H2CO3> H2SiO3,因此硅酸盐与碳酸发生反应产生硅酸,由于CO2过量,因此反应产生的碳酸盐是酸式盐,图中反应⑥是的离子方程式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考点定位】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和判断、物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是无机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题,全面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要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应用,同时把反应现象和题干信息充分结合,与材料及制取方法结合,注意物质的量的多少对反应及产物的影响。

本题考查的非金属元素N、Cl、Si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知识。

从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中找准突破口,问题就会各个击破,迎仍而解。

9.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材料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硅酸盐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

(1)①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某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优良性能,常用于制造门窗框架。

该合金中含量最高的金属为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它是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______腐蚀的结果,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玻璃是一种常用的硅酸盐材料。

制备普通玻璃的原料有CaCO3、_______和______(填化学式)。

(2)聚苯乙烯是造成白色污染的物质之一,其结构简式为,则制取聚苯乙
烯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 Fe2O3·xH2O(或Fe2O3) 电化(或“电化学”或“吸氧”) Fe — 2e—=Fe2+ Na2CO3 SiO2
【解析】
【分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钢铁在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为吸氧腐蚀,铁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碳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
(1)①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优良性能常用
于制造门窗框架;
②铁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共同作用而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氧化铁;钢铁在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为吸氧腐蚀,铁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负极上电极反
应式为:Fe-2e-═Fe2+,碳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H2O+O2+4e-═4OH-;
③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2)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则制取聚苯乙烯的单体是。

10.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NaAlO2溶液;④饱和
Na2CO3溶液;⑤Ca(OH)2溶液⑥Ca(ClO)2溶液。

最终溶液中有沉淀或晶体析出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CaCl2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①不会产生沉淀;②硅酸钠溶液通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硅酸是一种白色沉淀,故②产生白色沉淀;③NaAlO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由于碳酸酸性比氢氧化铝强,所以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碳酸氢钠,2H2O+NaAlO2+CO2=Al(OH)3↓+NaHCO3,故③产生白色沉淀;④饱和Na2CO3溶液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由Na2CO3+H2O+CO2=2NaHCO3可知,此反应消耗水,且Na2CO3转化为NaHCO3后溶质质量增加,又因NaHCO3溶解度较小,所以会有晶体析出,故④会产生沉淀,⑤Ca(OH)2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为:2CO2+Ca(OH)2=Ca(HCO3)2,不会产生沉淀,故⑤不会产生沉淀;⑥Ca(ClO)2溶液,因为酸性H2CO3>HClO,发生反应:Ca(ClO)2+ 2CO2+2H2O=Ca(HCO3)2+2HClO,由于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因此⑥不会形成沉淀;
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