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材料作文立意的三维视角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立意的三维视角
新材料作文,是追求开放与限制的有机结合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

较之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文本〞意识更强,要紧扣材料,不断章取义、不脱离材料含义作文。

即要求学生先读懂材料〔文本〕,把握材料的思想内涵的关键点并提取之,在此关键点上立意作文。

所以,作文的审题立意要尤其重视。

既然是材料作文,所给材料的价值就不可忽视,材料作文须以材料为载体。

一那么材料,其类型一定是多样的,如寓意型〔2006年全国卷Ⅰ〕、范围型〔2006年全国卷Ⅱ〕、中心型〔2005年江苏卷〕等;同时,一那么材料,其内涵也必定是丰富的。

面对一那么材料,怎样立意才是切合题意的呢?新材料作文指出,首先要全面理解材料,即把握材料的核心观点;其次,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但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

显然,这个要求强调的是要关注材料的整体含义,从材料整体含义的构成中去选择某个侧面或者角度作文,在材料没有被读懂的情况下,只抓住材料的只言片语,随意发挥拓展,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歪解,背离了“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

在具体的写作中,面对文本材料,就阅读理解材料的思维取向而言,运用以下三维视角展开思索,抽绎材料旨意,将有助于学生由表及里,抓住立意对象的深层内涵,提升立意的高度,从而更立体,更全面的解析文本材料。

一、侧面切入兼顾整体
新材料作文允许在把握整体含义的前提下,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即学生可以就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深入下去,以表达鲜明的个人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不悖常理,但不管何侧面何角度,都不可剑走偏锋,论之失度,所选侧面或角度不可从片言只语中截取,必须从材料整体内涵中筛选。

如写作2006年全国卷Ⅰ,从牧羊人的角度立意,可以把“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写作重点;从孩子的角度立意,可以突出乌鸦的“勇于尝试,奋力拼搏〞的精神。

再如写作2006年全国卷Ⅱ,既可以站在“传统阅读〞的立场上,亦可以站在“网上阅读〞的立场上立意,只要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有足够的理论或事实支撑,让人信服,均是正确的立意。

这样立意,写作难度降低了,针对性更强了,学生写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且这类立意也是容易反弹琵琶,进行创新的,但需要提醒的是,创新、求异必须符合客观规
律,否那么极易剑走偏锋,导致立意的彻底颠覆。

二、科学立论辨证分析
新材料作文所强调的是全面理解材料,实质是一种高度的立意,考纲在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一项中提出,要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的内在的因果关系,实际考查的就是学生的思维深度,能一分为二的读取文本材料,能客观地对文本材料作出辨证分析,透过侧面看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既析此又解彼,这才是科学的立论方法。

这种立意也有深浅之别,浅层讲把不同侧面的立意加以比较,比较中立意自显。

如2006年全国卷Ⅱ,一标题为《“清茶〞、“快餐〞两相宜》的总分值作文,让人眼前一亮,作者形象地将“读书〞喻为“品茶〞,“清茶〞虽淡却耐品味,强调了传统阅读给人带来的愉悦;又把“读网〞比作“快餐〞,“快餐〞无味却可饱肚,说明了网络阅读亦能带来很多知识。

作者通过两个侧面的比较,确立了“两相宜〞的辨证的中心命意,令人拍案。

深层讲可从分析不同侧面间的关系入手,探究其本质,提示其因果。

如2006年全国卷Ⅰ,在通读文本材料后,高度立意,提取出“既要勇于尝试又要讲究实际〞、“正确估量自己与大胆创新〞等辨证结论,不失为上层的立意,这类立意的切入口尽管稍大了点儿,但更容易拓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思维中潜在的能量,展示学生辨证思维的魅力。

三、哲理归纳深度拓展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解读文本材料法,是学生理性火花的迸发,是学生实践智慧的外现。

实践智慧是理论的超越,它渗透在理论的具体应用之中,将理性原那么的普遍性与经验感觉的特殊性有机结合在一个既定的情境中,使理论得以情境化和具体化,是一种抽象的,冷静的,和谐的高境界,有一种坐在云端看世界的感觉。

如2006年全国卷Ⅰ,当文本材料的核心内容已经了然于胸,就可以顺理推出“应多维度去看问题〞、“全面看问题才不会失之偏颇〞等命意……这是对学生思辨的升华,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是对文本材料的深度拓展。

总之,从三维视角去立意作文,是解析文本材料的关键,是走近命题意图的关键,是作文稳得高分的关键。

值得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