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百色市一次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卷增刊2020年12月气象研究与应用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Vol.41 S Dec. 2020
文章编号:1673-8411(2020)S-0011-03
2019年6月百色市一次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黄秋芹',黄月菊2,陆丽秋,
(1.百色市气象局.广西百色533000; 2.隆林县气象局,广西隆林533400; 3.徳保县气象局,广西德保533700)
摘要:运用实况资料结合数值预报资料、探空资料、雷达产品等.从天气形势、对流潜势、短临分析、模式检验等
方面.对2019年6月百色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本次过程降水主要受低涡切变南下影响.9—13
日低涡切变在我区徘徊.且切变线、低空急流、弱冷空气的配合冇利于暴雨的发生.前期能量条件较好.而夏季浅薄冷 空气的侵人是触发对流的重要原因在短时临近预报中,VII.值升高的地区与短时强降雨发牛.的区域相对应,而冋波 顶高大值区大风发生的区域相对应,经过检验.EC 模式预报效果较好,而华东区域模式对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 示作用.
关键词:暴雨;成因分析;百色市
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识码:A
1天气过程概况6月9—13日,百色市出现了持续性暴雨到大
暴雨天气过程,局地出现特大暴雨此次强降雨过程 具有强降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过程累计雨量大等
特点,过程还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据9 日08吋至13日()8时雨量统计(图1),全市478个 自动气象站中.有70%以上出现了暴雨以上降雨,
过程累计雨量250111.11以上有2站,100~250mml32 站.50-1000101208站,其中最大降雨量出为
272.0mm,出现在田林县潞城乡龙车村。
图1 6月9日08时一13日08时过程雨量分布
2成因分析2.1天气形势分析
6月9日至6月13日,500h Pa 中高纬维持两槽
•脊的形势,低纬有分裂的小槽东移,副热带高压脊
在20°N 左右,位置偏南:850hPa 上有低涡切变位于 贵州北部一带,且南侧存在偏南风急流,最大风速大 于16ni-s->,从地面图上看,百色由于受西南暖低压
控制,气温较高,前期能量条件较好:且从9日08时 的T-logp 图(略)上看,存在上干下湿的结构,cape
值达到1890.4J • kg",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k 指数
38.6.沙氏指数-1.72,均有利于暴雨的发生。
9 H 08
时起,高空低槽东移引导低空低涡切变南下,850hPa 上低涡切变移动至贵州南部到桂北一带,并在桂北 一带徘徊,移动缓慢,11 H 移动到桂中一带,随着华 北槽的发展,槽底明显南伸,有利于引导槽后冷空气 南下,从9日08时以后的地面图上看,百色由一致
的偏南风转为偏北风,表明地面有冷空气渗透,冷空
气的渗透是本次过程触发对流的主要成因.13日, 切变线北抬,降雨过程趋于结束.
综上,本次过程降水主要受低涡切变南下影响.
且西南低空急流轴位于广西南部,广西处在低空急流
轴和切变线之间的辐合上升运动区,为暴雨的发生发
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弱冷空气渗透
收稿 0 期:2020-08-22
作者简介:黄秋芹(1996-),女,学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预报服务工作.E-mail :7511
************
12气象研究与应川增刊
图2高空(a-d)形势图及地面(e-f)风场
(a)500hPa(6月9日08时);(b)850hPa(6月100()8时);(c)850hPa(6月11日08时);
(d)850hPa(6月13H08时);(e-f)地面(6月9日-10日08时)
也为不稳定能量的触发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切变线、低空急流、弱冷空气的配合冇利于暴雨的发生’
2.2雷达资料分析
2.2.1雨强统计及大风实况分析
统计9日20时一13日20时雨强&50mni-11-'的站点.得出对流回波影响百色市的集中时段,其中强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9II22时到10日04时.地点主要集中在凌云、田林、田阳、田东
统计9日20时一13日20时极大风速>10.8111-s'的站点,系统性大风主要出现在9日晚和12日晚,从9日20时48分至23时43时,南部山区以北共9个县(市、区)出现了10.8m・L的大风,其中.20时48分至22时28分大风主要出现在田阳、百色等右江河谷一带,22时32分至23时43分主要出现在凌云、田林、西林等北部山区一带,最大风速为17.7m-s-',岀现在右江阳吁
2.2.2降水回波特征分析
使用9H20时一1()日0时的基本反射率、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垂査累积液态含水量等,结合降水和大风资料.综合分析这次强降水的雷达冋波特征
从傍晚起.北部山区和河谷一带有分散块状冋波发展,且中心强度较强,约为55(lBz,之后随着低涡切变的向南发展,北部的冋波向南推进,于21时左右,与偏南的汇报片与右江河谷一带汇合,形成大片混合型回波,中心强度在55~60dBz之间,此时V IL普遍维持在15~30g•kg J之间,最咼为35~40g•kg-1,1"1波顶高在18到20km之间,这是造成9日22时至10日01时共五个小时内14个站持续性强降雨的主要原因及9个站6级以上大风的主要原因,从图中也町以看ill,VIL值升高的地区与短时强降雨发生的区域相对应.而冋波顶高大值区位于北部III区和河谷一带,与大风发生的区域相对应:较强降水冋波在10日2时左右逐渐减弱,以层状云降水冋波为主,雨强也随之减弱.在4时又在田林一带、田林一带形成较窄的带状I"!波,有两站出现了局地性的大风
3数值预报产品及各级预报指导产品检验
3.1全球模式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3.1.1形势预报检验
对EC数值预报模式850hPa形势预报进行检验发现,08时起报的预报场较不稳定,且与实况场有较大的偏差,以10日()8时850hPa实况场及EC 模式对应24h,48h候预报为例,24h预报与48h存在较大偏差,24h预报的低涡切变的位置明显比48h 预报更偏北.变动的幅度较大,且与实况存在一定的偏差此次预报中,从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850hPa 低涡)的移动、演变上.EC在每FI2()时的起报场明显比08时起报场的预报效果要好.且在48h时效内乂寸形势场的预报也冇很好的稳定*1:.能较好地反映850hPa低涡切变移动和演变的情况从10日20时、11日20吋、12H20时实况场及其对应的241)预报场、48h预报场来看.预报场中低涡切变的移动方向等与实况基本一致,相应时次的位置也较为吻介.能提供较好的参考相较来说,(;RAPES_GFS对此次过程的形势预报效果比EC
数值预报较差
第41卷黄秋芹.黄月菊,陆丽秋:2019年6月百色市一次暴雨过程成因分析13
3.1.2降水预报检验
从EC数值预报不同时效的降水落区预报与实
况(逐日)对比来看,对9日()8时到10日08时的降
雨落区,不同时效的预报产品基本上能报出全市大
部都有大雨以上降雨,其中降水相对较强的区域也
能做出预报,但量级明显略小,从北部山区到右江河
谷一带,EC模式预报为暴雨而实际为大暴雨,而模式所报的南部山区小雨实际空报;12日08时至13日08时降雨落区和量级也基本正确,但漏报南部山区的暴雨。
相较来说,GRAPES_GFS对此次过程的降水预报效果比EC数值预报差,落区存在偏差而量级偏小(图略)。
3.2华东区域模式产品检验
华东区域模式降雨预报产品,也能报岀全市有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但总体量级略微偏小,尤其是右江河谷一带的降水预报量级偏小。
华东区域模式的雷达反射率预报对于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9H08时起报的预报场来看,可以预报出在下午至傍晚北部山区及右江河谷有分散的强冋波,中心强度在35~40(1Bz左右,最高在45dBz左右,与实况能较好地对应,后几个时次的预报中也能报出北部山区及右江河谷冋波汇合且强度增强的趋势,在对9日20时一01时的雷达反射率因子预报中.报出北部山区至右江河谷一带通过回波的组织化形成了大片混合型回波,与实况对应,对强降水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见图3)。
可见,华东区域模式的预报能为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4讨论与结论
针对此次持续性的大暴雨过程,对于90—10
图3华东区域模式对应雷达反射率预报
(a)9H17时;(1>)9022时;(c)10日01时
日的降水预报,强降水的区域较为准确,但由于依赖模式预报,造成对北部山区和右江河谷预报的量级相对偏小,且由于对切变线难移的速度估计存在偏差,造成南部山区的降水空报,而对于12日一13日的降水预报,预报的强降水落区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9H-13日,低涡切变的在我区来回摆动,对于低涡切变移动方向及速度的估计成为了此次预报的难点。
此外,从对本次过程的分析中,也可以得到一些预报经验,首先,低层冷空气的入侵是触发强对流的重要原因,预报时可多关注地面风场由南风到北风的转变;其次,VIL能与降雨落区较好地对应,对暴雨落区的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最后,华东区域模式的预报能为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寿绍文.天气学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90-98.
[2]吴凤莹,胡祖权.2008年"7-12"广西区域性暴雨天气
过程综合分析[C].2007年华南地区学术交流会. [3]王艳兰,胡静.2016年4月23日华南大范围暴雨空报
分析及数值模式产品应用检验[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数值模式产品应用与评估.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