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利团体标准发展现状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实践
我国水利团体标准发展现状与建议
■ 董长娟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
摘 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是国家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5年以来,我国水利团体标准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共有12家水利社会团体开展了团体标准研制工作,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本文在梳理水利团体标准化工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梳理问题、查找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水利团体标准优质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团体标准,标准化改革,水利高质量发展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18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ggestions of Association Standards on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DONG Chang-j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Abstract: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association standard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refor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 standards on water resources since 2015, as of now, a total of 12 water resource social organizations have carried out association standards development work, providing effective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dustry. This article aim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association standardization work on water resources, sum up experience, sort out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propose relevant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 standards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ssis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new stage. Keywords: association standard, standardization reform,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0 引 言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
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团体标准是由具有法人资格、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
团体标准具有及时响应需求、制定速度较快、知识产权政策灵活等特点。
发展团体标准能够充分释放经营主体标准化活力,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为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
号),首次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的重大改革举措,拉开了我国团体标准发展的帷幕[1]。
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包括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2016年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2016〕109号),为我国团体标准化工作规范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2]。
2018年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正式实施,赋予了团体标准法律地位,鼓励社会团体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3]。
2019年,国家标准委、民政部联合印发《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号),提出了团体标准制定和管理的相关要求。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充分释放经营主体标准化活力,优化标准化结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规范团体标准化工作,促进团体标准健康发展,2022年,国家标准委、水利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国标委联〔2022〕6号),进一步加强对团体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和引导,强调要提升团体标准组织标准化工作能力,加强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等[4]。
根据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共有8445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社会团体在平台共计公布74240项团体标准,涵盖了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领域。
1 水利团体标准化工作进展
2015年以来,水利团体标准编制需求日益增大,各水利社团围绕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结合市场和创新需要,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5-6]。
(1)团体标准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水利部着力加强对团体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引导和监督,建立团体标准协调机制,自2021年以来,每年组织召开水利团体标准管理工作研讨会,通报水利团体标准化工作进展,研究部署下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协调团体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20年2月,为贯彻落实《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水利部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水利团体标准管理工作的意见》(水国科〔2020〕16号),就水利团体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2021年5月,水利部印发《加强和规范水利部部属社团涉科事务管理有关规定》(水国科〔2021〕141号),加强和规范部属社团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针对水利团体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受部国科司委托,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协助对水利团体标准开展监督管理,并制定了《水利团体标准监督管理工作方案》。
近年来,各水利社团积极健全团体标准化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出台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团体标准化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团体标准发布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2023年底,共有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等12家全国性水利社团开展了团体标准研制工作,累计发布团体标准230余项。
多项团体标准得到水利部及其他相关部门采信,编制质量不断提高,屡获标准奖项。
中国水利学会发布的T/CHES 18—2018《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被水利部、原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文采信,为我国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发布的T/CWEC 17—2020《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规程》等4项安全生产团体标准,被水利部采信。
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为水利部继2009年以来时隔十余年再度获奖。
2022年,中国水利学会发布的2项团体标准T/CHES 40—2020《寒
董长娟:我国水利团体标准发展现状与建议
冷地区渠道安全监测》、T/CHES 29—2019《粗粒土试验规程》分别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发布的T/CWHIDA 0003—2018《生态文明建设水治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和T/CWHIDA 0006—201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分别荣获2021年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奖标准类金质奖和铜质奖。
(3)团体标准宣贯推广力度持续加大。
各水利社团积极创新团体标准宣贯推广手段,水利团体标准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网络直播“云课堂”的方式宣贯标准,共计培训7000余人,并将视频剪辑后制成课件向社会公开。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自2019年持续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工程医院”云平台,团体标准全部上传,访问数超过万次。
中国水利学会凝练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实践成果,编制《参阅信息—水利团体标准化工作实践与建议》,报送水利部领导、部各业务司局、有关单位参阅,并制作团体标准宣传片,充分利用中国水博览会等平台积极向社会推介发布。
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通过多次多地多方式组织了标准宣贯培训,2019年至2021年底,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开展了共14场宣贯培训活动,累计参会培训人员达到4000余人。
(4)团体标准国际化工作不断加强。
各水利社团积极谋划,加快推进标准国际化工作。
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共同组织编制、发布全球首部体系完整的小水电国际标准《小水电技术导则》(5卷26册)。
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积极做好水利技术标准翻译衔接与标准英文翻译工作,共完成25项水利行业标准的翻译工作,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主动吸收国外单位或专家参与中水勘协标准化工作。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充分依托国际大坝委员会平台,积极组织参与撰写国际技术公报,促进学会多项团体标准的相关技术条款纳入了国际大坝委员会技术公报。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鼓励会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制定完成《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标准英文翻译工作细则》。
国际沙棘协会完成《沙棘果油标准》等4项团体标准的英文翻译工作。
中国水利学会同步翻译出版《雷达水位计》等2项英文版标准。
2 经验启示
(1)健全制度是基础。
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体制机制对于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是保障各水利社团良好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使水利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有规可守、有章可循。
(2)提高质量是核心。
水利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标准作支撑,在团体标准编制过程中,应严格全过程管理和专家选取,提高团体标准质量,填补水利标准空白,有力推动水利行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3)加强监管是保障。
加大政府部门对水利团体标准化工作的监管力度,开展监督评估工作,督促各水利社团进一步提升团体标准化工作能力,是促进水利团体标准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
(4)强化实施是关键。
强化团体标准宣传推广、推动团体标准实施才能确保标准真正有效落地,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团体标准宣传推广形式和实施手段,让更多的人知标准、懂标准、用标准,有效推动优秀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5)加强合作是抓手。
各水利社团之间应加强沟通合作,找准市场和创新需求,联合开展团体标准研制工作,主动规避交叉重复立项,节省社会资源,制定原创性、高质量团体标准。
3 存在的问题
对标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对团体标准化工作要求,水利团
董长娟:我国水利团体标准发展现状与建议
体标准化工作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1)存在交叉重复现象。
部分水利社团组织编制团体标准没有履行必要的查重、论证等程序,且相关行业和行业内部各社团之间因缺少有效的沟通协调,导致制定的团体标准与政府主导制定标准、其他团体标准存在交叉重复现象。
(2)个别标准质量不高。
部分社团创新性不足,未能紧密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制定促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标准;部分标准起草人对于团体标准编写相关要求和体例格式不熟悉,导致标准初稿编写质量不高;团体标准目前整体采信较少,社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宣贯培训力度不够。
一方面,行业或各社团缺少开展对团体标准编写的专业培训,部分起草人不懂如何编写标准;另一方面,部分团体标准发布后未及时开展宣贯培训,标准实施情况未达到预期效果,难以有效发挥标准的技术保障和支撑能力。
(4)国际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的团体标准国际化程度较低,同时,水利社团组织以及团体标准编制单位中标准化国际人才欠缺,在团体标准国际化方面缺少相关经验。
4 结论与建议
2015年以来,各水利社会团体围绕市场和创新需求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经过8年的发展,水利团体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效推动了水利事业发展。
但对比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对团体标准化工作要求,水利团体标准化工作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下一步,建议做好以下工作,以水利团体标准事业的持续进步助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1)加强团体标准监管。
继续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利团体标准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相关要求,积极发挥政府对团体标准的规范、引导和监督作用,加强对水利社团间的统一协调和监管,加强对团体标准的不定期监督评估,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力争提高团体标准质量,保障水利团体标准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2)提升团体标准质量。
推动各水利社团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标准制修订过程管理,严格把关标准进出口,持续提升标准质量;相关领域各社团应加强沟通合作,联合制定实施团体标准,并主动规避交叉重复立项,节约社会资源,扩大受众范围;编制单位应配备相关专业标准化工作人员,鼓励起草人积极参加标准编写相关培训,提升标准编写质量。
(3)推动团体标准改革创新。
鼓励各水利社团根据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系列国家标准开展自我评价,自愿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声明,进入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清单。
鼓励积极申报团体标准培优计划,打造团体标准品牌,推动符合政府主导制定标准要求的优秀水利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推动及时将优秀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为团体标准。
(4)强化团体标准宣贯实施。
充分发挥各水利社团平台优势,创新团体标准宣贯培训方式,举办团体标准编写培训班,以宣贯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团体标准宣贯培训。
各水利社团加快健全推广应用、实时反馈等工作机制,拓宽团体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建立实施效果评估机制,推动团体标准有效实施。
(5)推动团体标准国际化。
支持符合条件的社团承担国际标准组织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职责,推荐有能力的专家成为国际标准技术组织注册专家。
鼓励各社团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编制高水平团体标准,并同步开展翻译工作,推动基于实施效果好的团体标准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推进团体标准与国外标准间
互认。
董长娟:我国水利团体标准发展现状与建议
参考文献
罗敏,于翔,蔡闯. 我国团体标准发展概况及培育与创新[J].中国标准化, 2016(9): 3.
曾杰.团体标准的发展与创新分析[J].标准科学,2018(9): 48-51.
徐婷,佘伟军,秦长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新法重要条款解读[J].石油管材与仪器,2018,4(4): 4.
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J].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3):21-22.
李建国,武秀侠,王兴国,等.中国水利学会团体标准发展
与培优[J].水利发展研究,2020, 20(12):3.
董长娟,武秀侠,赵晖,等.中国水利学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实践经验与启示[C].2022中国水利学术大会论文集(第七分册),2022.
作者简介
董长娟,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标准化、农村供水研究与管理。
(责任编辑:张佩玉)
[1]
[2]
[3]
[4]
[5][6]
董长娟:我国水利团体标准发展现状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