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沙盒”中国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管沙盒”中国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型金融业务层出不穷,但其合规、安全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因此,在众多国家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监管模式——“监管沙盒”。
“监管沙盒”是指为了支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共同设立一种特
殊的开放式测试环境,探索新业务、新产品、新服务,测试并优化商业模式,以便为监管
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当前,国内已有多个监管沙盒开始试运行,例如中国人民银行等多家金融监管部门举
办的“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沙盒”等。
如何将“监管沙盒”中国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是
当前需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需要合理规划监管沙盒的定位和功能。
在中国,为了更好地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建立监管沙盒既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不能抛弃对市场秩序、消费者权益等进行监管责任,因此,需要在监管沙盒业务范围、监管政策、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规划。
其次,需要明确监管沙盒的双赢机制。
监管沙盒作为监管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
模式,在其运行中应注重双方利益。
监管机构要依法依规制定监管政策并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还要给予企业在监管沙盒中合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以便企业获得创新成果。
另外,
监管方还可以将监管沙盒内发掘的佳作纳入官方监管政策,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市场影响力。
最后,用好监管沙盒内部的创新成果。
监管沙盒中的创新成果如果无法被广泛推广和
实现价值实用,那么监管沙盒运行的意义也就大为减弱。
因此,必须注重发掘和推广“监
管沙盒”的优秀案例和特色经验,并将之推广至金融科技领域更广泛的范畴。
总之,建立监管沙盒既是对政府职能的新探索,也是支持小微企业和普惠金融的重要
举措。
在国内建立和落实监管沙盒,需要各方合力,依托监管政策、流程、合作机制等方面,推动“监管沙盒”中国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