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江尚德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40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激素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生长素、单侧光 B.细胞分裂素、温度 C.生长素、重力 D.细胞分裂素、湿度
2.在农业生产上,移栽棉花的产量比非移栽棉花的产量高许多,通过比较发现移栽棉花的根系发达,其侧根比非移栽棉花的侧根多且密,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 )
A.促使侧根细胞的分裂 B.促使侧根产生生长素
C.抑制侧根生长 D.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的发育
3.如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
一段时间后,测定琼
( )
A.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d
B.若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c+d=e+f,且e<f
C.图甲中的玉米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图丁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
D.图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
4.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图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B.该图可表示胚芽鞘尖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5.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用浸泡法,对插条浸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B.扦插时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D.如果用沾蘸法,对插条蘸取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要有不同的梯度
6.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来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的下面一段
D.单侧光照射能使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8.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 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9.下列有关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要研究水稻田的范围和边界
C.除草等人为活动能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
D.水稻田内不规则分布的杂草,属于群落水平结构上的差异
10.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
在较短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
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
C.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不强
D.该群落形成过程为初生演替,先驱多为地衣
11.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于次生演替的实例
C.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了基础
12. 2008年秋季的“蛆虫柑橘事件”给果农造成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
柑橘大实蝇的成虫产卵于果实的皮下,其小幼虫(俗称蛆)在果实里潜食,蛀食果实。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实蝇的小幼虫与柑橘之间是寄生关系
B.可将虫害区的柑橘深埋、消毒做无公害化处理,防止扩散危害
C.可考虑引入大实蝇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D.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大实蝇的小幼虫属于分解者
13.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
14.甲、乙两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群表现为“S”型增长
B.甲种群的竞争能力始终强于乙
C.在a点时,甲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乙种群的
竞争能力增加
D.b点时,乙种群消失,因此甲种群的环境阻力为零
15.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种群任何时期都呈曲线Y增长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自然选择的作用
D.某种群侵入某地区后数量会一直呈X曲线发展
16.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为()A.增长型B.稳定型 C.衰退型 D.无法判断
17、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
C.性别比例不会影响种群密度
D.根据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1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C.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再利用
20、在由草、兔、狐组成的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
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
D.通过兔子的尸体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21.a→b→c→d是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测得a、b、c、d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分别为m1、m2、m3、m4。
对这一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所固定的太阳能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B.m1等于m2、m3、m4之和
C.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多少是a>b>c>d D.如果m1<5m2则该生态系统不稳定
22、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的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需求相似的构成竞争关系
23、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渠道的正确图解是( )
24、下列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
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B.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C.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D.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在某些细菌的作用下又重新回到大气中2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28、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圈 B.负反馈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D.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29.池塘养鱼时,为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和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A.大量增加饵料的投入量B.大量增加鱼苗的投入量
C.及时、适量的捕捞成鱼D.限制捕鱼
30.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D.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31.下图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由此看出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的激素是( )
A.赤霉素B.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D.乙烯
32.某学者曾做过如图a所示的实验,即在天竺葵的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分别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水和14C葡萄糖,待充分作用后,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B.加水是作为实验对照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调运养分有关
D.放射性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33. 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
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A.顶芽不再产生生长素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
升高
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D.剥圈以上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
34.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35.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
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
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36、右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种群数量,则a-d四种野生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恢复力稳定性
最强的是d
3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实验所得数值可
能偏大的是( )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38.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
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
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
39.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数值表示能
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在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
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 D.B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
40、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B.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体内的能量之和
C.碳元素只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连江尚德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答题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41、(9分)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分)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
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 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填
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 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
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 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42.(10分,每空2分)下图1为胚芽鞘示意图,图2为胚芽鞘去掉尖端后立即放上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
琼脂块,α为胚芽鞘弯曲后的角度,图3为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曲线。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胚芽鞘左侧光照,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其中属于极性运输的
有。
①A→B②B→D③C→D④A→C⑤C→A⑥B→A
(2)请在图3中画出图2中α的角度随琼脂块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
(3)图3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的特点,其中bc段说明随浓度的增加,生长素
对胚芽鞘影响是。
43.(10分)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及能量流动模式图,
图中A—E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⑩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填字母)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它们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就越高。
(2)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与
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而导致这一
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
和。
(3)分解者除了 (填生物类群名称)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它们的主要
作用是和促进物质
循环。
(2分)
(4)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流动,则次级消费者粪便里的
能量应该归入_________ (填“②”或“③”)。
44.(11分)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
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比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能力较差。
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
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 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为是________KJ和________KJ。
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 若某年鼠的数量较上一年增加数百只,则兔种群的K值将比上一年。
(4)兔属于第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是
(写出两个原因)。
(2分)
(5) 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则其能量输入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能量输出。
45. (共10分。
除特殊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回答下列有关果园生态系统
的问题:
(1)双流某地将荒山改造为果园后,其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这
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要对果园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进行调查
研究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 ____和目测估计法。
(2)科研人员对果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检测,结果如图。
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无机环境中的CO2转化为生物群落中有机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作用;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可属于。
(2分)
(4)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2分)
(5)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
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一年生植物在争夺和等竞争中被淘汰。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C A C D B A C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A C A C B C B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B B A D B C A
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C A D B A C B B
二、非选择题(4题,每空2分,共60分):
41.(9分)(1)b;偏高(2)垂直;(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3)A; B(注:两空可颠倒); 20%(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
42.【答案】(1)①②④②④
(2)见下图(1分,趋势正确得1分,最低点和交点也正确得2分)
(3)两重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43.【答案】(1)ABCE 抵抗力 (2)①④⑤⑥⑦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植被的破坏(3)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和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4)②
44、(11分)(1)自我调节(或反馈调节)分解者
(2)10 400 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3)低偏高
(4)二食物(水稻)充足;没有天敌;空间条件充裕(5)等于
45.(共10分。
除特殊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
(1)间接记名计算法(2)捕食(3)光合作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分,答一项0分,答两项1分,答全2分)
(4)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2分,任答其中一项1分,任答其中两项2分)
(5)阳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