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岁科学家欣然接受安乐死结束生命,临终高唱《欢乐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4岁科学家欣然接受安乐死结束生命,临终高唱《欢乐颂》
2018年05月16日 09:25:51
来源:凤凰网知之作者:北美留学生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当你还在被同龄人贩卖着焦虑
黑着眼圈熬着夜
殊不知,那些已经看完整个人生的人
竟然已经忙着去死了
就在昨天,一位104岁的科学家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前往瑞士追寻安乐死,并用一根针剂向所有人告别。

这位科学家名为David Goodal,是澳大利亚西部首府珀斯Edith Cowan大学的荣誉研究助理,已经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并获得了三个博士学位。

(图片源自:法新社)
长命百岁是很多人的愿望,有的人活不够,甚至还想“向天再借五百年”,而这位活了104岁的科学家却说——
活这么久我很后悔,我不开心。

(图源:搜狐)
这位老人正在饱受疾病折磨所带来的痛苦吗?
Goodal承认他的健康状况在逐渐变差,他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在丧失,但他102岁还坚持在电脑前工作,直到校方担心安全隐患命令他离开办公室。

(图源: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他是被家人抛弃,时常感到孤独老人吗?
这位老人前不久过完104岁生日,家人陪伴在他的身边,在生日歌中吹灭了自己104岁的生日蜡烛。

(图源: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而这次的生日愿望却不是美好的希望,变成了——我不开心,我要去死。

没有得绝症,他的家人并没有抛弃他,他并不孤独,人生也没有什么非要急着去死的事情,能吃饭能走路能睡觉。

活着不好吗?他为什么一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据透露,Goodal有次在家不小心跌倒了,但是他自己起不来,他就在地板上躺着,一躺就是两天,直到保姆发现将他扶起来。

没人知道那两天他是怎么过的,又想了些什么。

也许他早就厌倦了这幅沉重的皮囊,感觉精神被困在躯体里面,有种被禁锢的痛苦。

也有可能是人生再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多活一天,也只是再多呼吸一天空气,仅此而已。

我们可以试图理解这位老人,当你活到104岁,在你面前放了一盘很美味的食物,但是你看不到、闻不到、尝了也没味道,你会怎么办呢?
有网友说,那我就会一脚把它踹翻。

也许,当你不追求其他的一些事情了,死亡也许就成了自己唯一的追求。

瑞士是个美丽的国家,但是一心赴死的Goodal早就不再留恋这个世界的风景了。

在记者发布会上,别人问他有没有什么想唱的歌,他想了想,之后在记者会上用德语唱了一小段《欢乐颂》。

(图源: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他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能推动澳大利亚的安乐死制度,澳大利亚仅支持因绝症进行安乐死,因此他千里迢迢来瑞士,在完全陌生的国度离开这个世界。

在进行安乐死之前,他接受了采访,并说——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应该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104岁的Goodal说,人们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那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才会让人们去选择死亡呢?这些人为
什么会选择安乐死呢?
有一些人是因为病痛的折磨:活又活不好,死又死不了。

一个患有渐冻症的国外老人Peter,在得到他的允许后,BBC记录了他全程安乐死的过程。

他自患有渐冻症之后,这种无法治愈的病症随时都在折磨着他。

终于,在妻子的陪同下,他来到了瑞士进行安乐死。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临死那一刻,Peter给了太太最后一个吻,进行夫妻间最后的告别。

在双手紧握中,Peter喝下了那杯死亡之水。

他开玩笑说:“我太太很懂得怎么握着我的手帮助我入眠。


等他完全入睡后,他的妻子才表现出了悲伤的情绪。

对于家人而言,也许,让对方解脱,也是一种爱的成全。

同样的,还有来自加拿大的72岁老人Susan,被病痛折磨的痛不
欲生,每隔几小时就要服下止痛药。

(图源:新浪)
进行安乐死的当天,她早早起床,吃了最后一顿早餐。

然后和子孙们告别,这一告别之后,就再也不能相见了,孩子们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

最后她来到了医院,签下同意书,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04岁的Goodal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办法在家里安然离世,而不得不去一个陌生的国度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荷兰是全球第一个安乐合法化的的国家,而澳大利亚允许因绝症不治的安乐死,但不支持自愿进行安乐死,无奈之下,他只好前往瑞士。

安乐死现在仍然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人有选择安乐死的权利,也有人认为,有很多安乐死的案例并不是当事人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
德国格丁根大学对荷兰7000起“安乐死”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安乐死”患者当中,不少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医师和家属配合,背着患者做出了“安乐死”的决定。

家属的理由倒也简单,就是不愿再看到患了不治之症的患者继续痛苦下去,所以向医生提出要求,促使患者“合法死亡”。

有些老人在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愿后,可能会被遗产、谋杀等纠纷中被迫安乐死。

我们也见过很多安乐死引起的争议的例子。

前几年,一名中国女生帮助自己患有肝癌晚期的好友,在荷兰签下了安乐死同意书,并目睹了好友的死亡过程。

这个女孩就是现在热衷公益的纪慈恩。

当时好友查出肝癌晚期,被告知只有6个月的生命,每天靠打针维持痛苦的生命,疼的咬到牙齿松动,便请求她为自己做最后一件事,
签下安乐死同意书。

她经过几番思想斗争后,终于同意了。

回国后,在一次高中聚会她却面临了很多人的质疑,
“她的生命不是还有6个月吗,为什么2个月就离开了呢?”
“这怎么可以随便签呢,谁给你的权利终结她的生命?”
“你这不是帮助她拜托痛苦,你这是谋杀!”
因为痛苦,她曾患上心理疾病。

还好,如今她已经走出阴霾,开始寻找人生真正的意义。

还有那位印尼活了145岁的老人,自杀又不敢,子孙一代都死的差不多了,棺材准备了二十多年没用上,最大的愿望就是死。

(图源:新浪)
孙子说,爷爷122岁就买好了坟墓,等了24年,死神就是不来接他走。

这位老人每天在听广播中等待着自己的死亡。

(图源:新浪)
就像104岁的科学家Goodal说的,当有人问他会不会为死亡而
感到难过,他反问:人,到底有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死亡?
在他接受采访的衣服上写着:Ageing Disgracefully(不光彩的老去)。

说到底,安乐死,是一场关乎自由(尊严)和生命的博弈。

反对安乐死的人说:没有生命的自由不是自由。

支持安乐死的人说:没有自由的生命不是生命。

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过后,也只能加倍珍惜生命,努力做到:生而无畏,死而无憾了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