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须防的鱼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冬须防的鱼病
作者:李翠英
来源:《湖南农业》 2013年第11期
沅江市水产局李翠英
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在鱼体两侧及腹部明显,鳍基部均充血,鳍条末端腐烂,有“蛀鳍”现象,有时鱼的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甚至出现
“开天窗”现象。

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和团头鲂等。

防治方法:每667立方
米水体用强力菌毒杀50毫升对水全池泼洒,每隔15天泼洒1次,可以起到预防效果;治疗量
加倍。

如病情严重,隔日再泼洒1次,或用浓度为0.3毫克/升的强力菌毒杀药浴10分钟。

气泡病该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但近几年在越冬期间也经常发生。

原因是多年养殖、淤泥过厚或水质过肥的池塘,冬季结冰后阻断了水体和大气的气体交换,产生的大量甲烷、氨氮
和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大量富积。

此时可见水体冒出大量气泡,从而使鱼发生气泡病。

防治方法:一是越冬池在放入鱼种前进行彻底清塘消毒。

二是冬季破冰或打冰眼,使过饱和气体逸出。

三是每立方米水体用富氯0.3毫克或食盐25毫克对水全池泼洒。

水霉病水霉病主要发生在鱼刚进入越冬池的一段时间内,因并塘或拉网时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水霉菌入侵所致。

防治方法:防止在拉网、运输及放养过程中使鱼体受伤。

鱼下塘前
用3%~5%的食盐水或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并注意放养密度适宜。

预防水霉病,每667立方米水体用毒菌净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治疗,每667立方米水体用毒菌净150克化
水全池泼洒;每公斤饲料拌毒菌净10克投喂,每天3次,连续使用5天。

萎瘪病病鱼表现为身体瘦弱,肋骨显露,头大尾小,游动无力,在天气晴朗的中午,常静止地浮于水面晒太阳,受惊时下沉缓慢,此病轻则影响鱼种质量,重则引起鱼大量死亡。


治方法:一是加强投饲管理,冬季不停食,只要水温上升到10℃左右,便继续投喂,一般以精
料为主,投喂量占在池鱼体重的3%~5%。

二是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保健剂,如每公斤饲料中添
加1克水产专用维生素C,可以增强鱼体免疫力,增强摄食能力,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斜管虫病斜管虫繁殖的适宜水温为5~18℃,最适繁殖水温为5~12℃,所以每年的
11~12月和3~4月是此病的流行季节。

斜管虫主要侵袭鱼的鳃和皮肤,当鱼被斜管虫寄生时,鳃大量分泌黏液,导致鱼呼吸困难,鱼体表瘦弱发黑,游动迟钝,然后死亡。

主要危害越冬鱼
和亲鱼,鱼苗患病时,有时有拖泥症状。

防治方法:一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

二是病鱼用硫酸铜液(每吨水加药8克)浸洗30分钟。

三是全池泼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5∶2),每立方米水体为0.7克。

粘孢子虫病这是对鱼类危害最大、分布最广的寄生虫类疾病之一。

该虫体寄生在鱼类的各种器官组织,形成大小不同的包囊,症状各异。

如鲢鱼碘泡虫寄生在鲫鱼头后背部肌肉内,
形成瘤状突起,病鱼因丑陋而失去商品价值。

或使鳃组织受破坏,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严重感染,使鱼致死。

防治方法:一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每667平方米池塘用生石灰150公斤,能
杀灭塘内的越冬孢子。

二是用晶体敌百虫浸泡鱼种5分钟,每立方米水体再用敌百虫0.2克全
池泼洒。

三是发病池先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后,再每100公斤鱼用4克敌百虫制成药饵投喂,3天为一个疗程。

四是在饲料中添加2%~3%百虫净,连喂2~3天。

口丝虫病主要侵袭鱼的皮肤和鳃瓣,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破坏的表皮细胞,往往被细菌的水霉寄生,形成溃疡,此虫大量寄
生时病鱼很快就死亡。

预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治疗:用晶体敌百虫0.0005‰~0.001‰
全池泼洒,连用3天为一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或用灭孢灵0.001‰~0.002‰全池泼洒,可有效防治此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