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关系
摘要:公路交通量调查是公路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它是在研究公路建设项目的可性行时,通过观测当地公路交通流量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做的调查预测及评价研究。
公路建设项目应服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与其相适应的前提下要对经济发展起到前瞻性的促进作用。
本文就以杭州公路为例,进行区域经济分析和交通量预测。
关键词:公路交通量地方经济发展关系
Abstract: Traffic volume survey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the highway management department, which is the survey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n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traffic volume data and the analysis when we research the feasibility of the highway project.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should be subject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lay a promoting role under the premise of adapting to itself. Taking the Hangzhou Highwa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will conduct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and traffic forecasting.
Key words: traffic volume;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公路运输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点
多面广、迅速灵活等特点。
地方公路作为公路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乃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杭州公路事业得到迅猛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仍不能满足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因此,不断完善地方公路网规划,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分析,进而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评价,依轻重缓急,做出正确的决策显得十分重要。
这也要求交通部门必须掌握准确的现有交通量资料并进行远景交通量预测,也就是说要做好交通量调查工作。
1 公路交通量调查工作定义
交通量调查是指对选定公路的某路段的交通流量及其特征的调查。
通过交通量调查可掌握公路网、各条路线、各路段交通量的大小、构成、时间分布、空间分布、道路拥挤状况等特性。
2 公路交通量调查的方式、工作任务和业务内容
交通量是三大基本交通参数之一,是描述交通流特性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地方公路的交通量调查包括比重调查,其目的是为了掌握公路交通流量的地区分布和路线分布特征,分析和评价各类地方公路(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论证和探讨现有公路网的合理性,进而为公路规划、设计、改造及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杭州市为例,地方公路交通量调查采用自动观测法和人工观测法两种方式,由自动观测仪器或者调查人员在指定的同一日期内,通常为每年的3月5日、6月5日、9月5日、11月5日,对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进行24小时的交通量观测,观测时间为上午7点起至次日上午7点止,按每小时一时段,分车型记录下路过观测断面的各类车辆的数量。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任务是通过对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调查,掌握各级公路的交通流量、构成、分布、车辆行驶速度等交通流特性,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为公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和科研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交通情况调查信息。
公路交通量调查主要业务内容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分为常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和非常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常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包括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比重调查等内容,非常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包括轴重调查、起讫点调查、通行能力调查、车头时距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出入界交通量调查以及其他专项调查内容。
3 公路交通量变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3.1交通量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交调数据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交通运行和经济运行状况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面积约1.66万平方公里,人口873.8万。
杭州2004年公路总里程6741.811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243.619公里、农村公路5498.192公里,通村率76.3%,硬化率72.1%。
2011年全市公路总里程15417.793公里,干线公路1524.706公里、农村公路13893.087公里,通村率和硬化率双双达到100%,七年来杭州公路建设迅猛进展,尤其是农村公路里程增长了1.8倍,通村率和硬化率分别比2004年提高23.7%和27.9%。
日益完善的公路网络,促使公路通车里程由过去的5863 公里猛增至15354公里,全市公路观测站合计日均混合交通量由2004年4725辆上升为2011年15169辆,七年内增加了221%年均递增20.2%。
与此同时,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04年2543.1亿元猛增至2011年7011.8亿元,7年内增长2.8倍多。
充分显示了地方经济和公路交通的密切关系。
3.2交通量是地方资源开发的“温度计”
地方资源开发情况十分灵敏地反映在交通量变化上。
杭州富阳市境内渌渚镇、新桐镇石灰石矿产资源尤为丰富,可为全市水泥行业、建材行业提供原材料。
早几年,开发初期,装矿车必经之路县道蒋新线和横大线的交通量不多,蒋新线石灰厂观测站2004年日均混合交通量在8084辆左右,横大线汤家埠观测站2004年日均混合交通量在3357辆左右。
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的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同时也带动矿产业快速发展。
2011年蒋新线石灰厂观测站年日均混合交通量已达在8430辆左右,横大线汤家埠观测站年日均混合交通量在4906辆左右,增长了46%。
全市固定资传投资从2004年的1006.74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753.13亿元,涨幅为1.7倍。
充分显示出交通量是地方资源开发“温度计”的作用。
3.3交通量是观察地方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的“广角镜头”
交通量对地方“经济气候”十分敏感。
杭州高速路政治超政策出台初期,一些超限的货车,为了躲避治超管理,很多都转道农村公路,绕道而行。
当时部分地区县道观测站点的交通量陡增。
后来经过路政治超有效宣传和管理,农村公路交通环境有所改善。
另外有个现象耐人寻味,随着农村机动车辆增多,畜力车已经很少,有时一个观测日也见不到几辆。
但是近年来由于“费改税”的政策实行,燃油价格的上涨,给经济环境带来很大影响,机动车负担加重,有些农民重操旧业。
据全市观测站资料显示,2004年日均混合交通量中,畜力车所占比重由2011年的O.31%上升到0.52%。
上述分析还表明,由公路交通量代表的交通运输发展速度略低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未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发展大交通运输,是杭州市“十二五”规划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交通量变化直接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
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影响交通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地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交通运输与之相适应,交通运输业既是地方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其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先行”产业。
而交通运输业的兴衰更直接反映在交通量变化上。
4交通量调查数据公式与线形图
4.1计算及整理在数据处理中,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各类公路的总交通量及在公路网中所占的比重:
(1)路线交通量
同类公路的路线交通量=辖区内每条同类公路的路线交通量之和
调查区域内线路交通量=辖区内几类公路路线交通量之和
(2)日交通量
日交通量=路线交通量/路段全长同类公路日交通量=同类公路路线交通量/同类公路里程总和调查区域日交通量=调查区域内路线交通量/调查区域内所有类型公路里程总计
(3)各类公路里程及路线交通量比重
各类公路里程比重=各类公路里程小计/所有类型公路里程总计
各类公路路线交通量比重=各类公路路线交通量小计/所有类型公路路线交通量总计
4.2交通量时空变化分析交通量的时间变化是指某一公路断面,交通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交通量的空间变化是指同一时间交通量在道路网上不同地点的流量分布。
在进行了24小时交通量的连续观测后,就可以整理为以小时为单位的交通量统计表。
利用交通量数据,绘制出交通量的时变图,以便于分析交通量的变化趋势,了解上下高峰小时出现的时间、数值大小和夜间交通的情况等。
通过对不同公路的交通量时变图的分析得出,地方公路交通量时空变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各类公路的交通量时变图一般都有上下午高峰出现,整个时变图形呈马鞍形(见图l、2、3)。
(2)不同性质公路的时变规律有差异,重要的省、县道交通流量大,高峰期时间明显拉长,而次要的县道和乡道交通流量小,高峰期明显、集中(见图1、3)。
(3)不同经济发展规模的地区,所连接的公路的交通量时变规律有差异,相同性质的公路,在经济愈发达的地区其交通量愈大(见图1、2)。
图1:县道长西线(断面桩号K5+200)
交通量时变图(2011.11.5)
图2:省道富衢线(断面桩号K8+100)
图3:乡道西华线(断面桩号K2+500)
5交通量资料的应用
通过对交通量调查资料的公式和图形分析,能够了解各类公路的交通量及其各自在路网中的比重,同时也能总结出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交通量的各种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为道路网规划、道路设计和建设、交通管理和控制、工程的经济分析和效果对比、交通安全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交通量调查资料在地方公路的应用和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为远景交通量预测提供根据在公路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中,远景交通量预测是其中重要一环,它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规模以及评价其效益的主要依据。
杭州市二十年及三十年交通规划中的远景交通量就是以历年实测的交通量数据和汽车起讫点调查(OD调查)等资料为基础进行预测的。
(2)为公路养护管理提供依据为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公路的经常性维修经费及养路定员编制的额定,以交通量的大小(尤其是以重型车辆的占有率)及道路施工质量、线路性质及养护经费等情况综合确定,并以交通量大小作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充分利用观测数据为道班养护管理服务。
例如我们为折算交通量达9263辆/日的杨村桥道班及折算交通量达9026辆/日的瓶窑道班最先各配备一台扫沙车以代替人工作业;对折算交通量达12425辆/日的朱岭道班除按里程配备养护工人另增加1个养护工加强养护外,还充分利用交通时变柱状图,合理安排道班工人在非车辆高峰小时进行路面养护作业,车辆高峰期则进行路肩、桥涵构造物及绿化带等养护作业,从而提高了养护效率和安全系数。
(3)为公路设计、建设提供依据近几年来,随着公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重型货运车辆在公路运输车辆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汽车超载运输和超重型车擅自在公路上行驶,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也使养护工作难度加大。
如县道横桐线为三级公路,折算交通量7326辆/日,混合交通平均拥挤度为1.9,很明显,该公路已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发展要求,必须扩宽,把该线新列入计划中优先安排扩建。
这样虽然增加了公路改造的投资费用,却大大降低了其维修、养护费用,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
(4)为评定各类公路的使用功能提供依据根据各类公路(省、县、乡道)交通量比重调查资料分析,能够了解区域范围内各类公路在公路运输中所发挥的功
能,如2011年杭州市全路网平均日交通量15169辆/日:国道平均日交通量43800辆/日,省道平均日交通量27034辆/日,县道平均日交通量13322辆/日,乡道平均日交通量1852辆/日。
通过汇总分析,可以知道交通量在路网的各条道路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这种不均匀性不仅与公路所连结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活动频率有关,而且交通量分布还与道路在交通功能上的分类有关。
在地方公路中,省道、县道的交通量较高,而部分联系较为密切的管区之间的公路交通量也相对较高。
从而论证现有的公路网布局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5)为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交通控制的实施离不开交通量的现状和需求,如果脱离了交通量流向和流量的实际,则交通控制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在设计信号机的配时、线控系统的相径差、区域交通控制系统的各种控制方案,都需要做大量的交通量、车速等数据的调查。
根据实测的交通量数据,对一些人口比较密集的乡镇除设置限速或村庄标志外,有些还加设交通信号灯或突起横标线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并对交通量大的省、县道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线,加强路政管理力度,使公路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使公路的通行能力得到提高。
6公路交调资料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公路交通量调查的动态资料和基础数据具有相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如果把交通量调查与车速调查、比重调查和OD调查等资料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就会互相印证,更加丰富和准确无误,不仅可以为公路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依据,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几年,杭州市公路部门一直坚持对交调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措施提供给市级有关部门。
这些资料在调整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公路的交通工作有些是间隙式的,其所获信息是随机的、零星的,有时甚至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是这些信息一旦与地方经济的某些特质要素相吻合,便可表达出整体性、规律性和深层次的东西;如果再与其他信息结合起来,便可升值为具有指导意义的资料。
7结语
交调工作,说到底是一项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
只要交调人员积极努力做好调查工作,认真分析研究交调资料反映出来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有见解、有说服力、有价值的意见,就会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从而达到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杭州市公路管理局.杭州市公路养护统计资料汇编
[2] 杭州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3] 郭学庆.《交通量与经济量弹性关系的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2004年2月第1期第4卷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