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A、此现象能直接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
B、两种气体能混合,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A瓶混合较快,B瓶混合较慢,说明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密度小.
D、本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故选D
【点评】此实验能从多角度证明分子的性质,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实验.
2.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NaNO2+NH4Cl===NaCl+NH4NO2
②NH4NO2===N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利用NH4Cl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
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
【答案】D
【解析】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A. NH4NO2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
故A正确。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
为分解反应。
故B正确。
C. 利用NH4Cl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三种物质.故C正确. D. 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 -3,,0三种.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组成及反应类型。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
A.B.C.
D.
【答案】D
【解析】
A、图中表示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
B、图中表示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C、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属于纯净物,错误;
D、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4.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镁元素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故B正确;
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C 正确;
D、由题意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D正确。
故选A。
5.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正确,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正确,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正确,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不是易得到电子,错误,故选D
考点: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核外电子的排布
6.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易失电子
B.易形成阴离子
C.带正电荷
D.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选项A正确;
B、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选项B正确;
C、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带负电荷,选项C错误;
D、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选项D正确。
故选C。
7.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C.H2O D.2H2
【答案】D
【解析】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8.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
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
D.锂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锂”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故符合题意;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不符合题意;
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故不符合题意
9.近日,我国企业成功研发圆珠笔笔头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笔头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
如图是其元素的部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只能形成二种单质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4g
D.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据题中的图示,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
A、根据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故A错误。
B、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为:氧硅铝铁钙,在金属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铝,故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是“1”,能常不写。
故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碳、铁、钨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
故正确。
故选D
点睛: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有3个电子层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C.镁为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1、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数,2、表示元素符号,3、表示元素名称,4、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质子数也为12,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有3个电子层,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2,正确,C、镁带“金”字旁,所以属于金属元素,正确,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而实际质量很小,错误,故选D
考点:元素周期表
11.最近,我国研发出了“发电玻璃”,又名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原理是在绝缘的普通玻璃上涂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由此制成可导电、可发电的半导体材料。
镉元素的信息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8
B.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64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
【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图中x=48-18-18-8-2=2,故A错误;B、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112-48=6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C正确;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一定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质量相对于原子核来说很小,因此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该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每个质子或中子是每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
1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错误;
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说明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
D、空气中含有不同物质的分子,所以空气是混合物,正确。
故选B。
14.如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和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C.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X是12号元素,是镁元素,故是金属元素,故正确;
B、X、Y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
C、X是镁元素,Y是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正确;
D、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大于7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正确。
故选B。
15.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钒为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16.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海绵能吸水 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中有无数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此选项错误;
B. 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通过加压减小分子间的间隔,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
C. 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结果,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此选项正确;
D.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是因为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当二者混合时,一部分分子填充了另一种分子之间的间隔,因此总体积会减少,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
隔,此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反过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会总结分子的特征。
17.某粒子X2﹣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性质稳定
C.易得到两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32g
【答案】B
【解析】
某粒子2
X 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核内有16个质子。
A、属于16号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该离子核外8个电子,性质稳定,故B正确;C、该粒子已经得到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再得到两个电子,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为16+16=32,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之和。
最外层8个电子属于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再获得或失去电子。
18.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6=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错误;
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错误;
C、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
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正确。
故选B。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此选项正确;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C. 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此选项正确;
D.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此选项正确。
故选B。
20.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A.x的值为∶38-2-8-8-2=18.故A错误。
B.锶属于金属元素。
故B错误。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故C错误。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故D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4.无5.无6.无7.无8.无9.无10.无11.无12.无13.无14.无15.无16.无17.无18.无19.无20.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