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氧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刘天会;陈瑞;谭延国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25)001
【摘要】为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并探讨高压氧的治疗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高压氧处理组(HBO)及假手术组.以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缺血20 min.分别于再灌注6、24、48及96 h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的NSE活性.结果显示各I/R组血浆NSE活性较假手术组均有升高,其中6 h及96 h 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血浆NSE活性升高,I/R组的NSE活性出现6 h和96 h时的2次升高,可能与脑缺血过程中出现的急性神经元坏死及其后的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相关.各HBO治疗组与相应时间点I/R组相比,6 h HBO组的NSE活性较6 h I/R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HBO治疗组与相应I/R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HBO治疗作用表现为NSE活性的恢复比同时相点I/R组快,本研究中6 h为高压氧最佳治疗时窗.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刘天会;陈瑞;谭延国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93+.2;Q55
【相关文献】
1.高压氧对短暂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ATP酶活性的影响 [J], 徐世明;张丽娟;王宏娟;鄢雯;古同男;周秀艳;陈瑞
2.高压氧对大鼠短暂脑缺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β-内啡肽的影响 [J], 付慧芳;陈瑞;于培兰;孙林;谭延国
3.高压氧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半胱天冬酶-3的影响 [J], 谭延国;陈瑞;侯燕芝;孙林;于培兰
4.高压氧对短暂脑缺血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β-内啡肽的影响 [J], 陈瑞;付慧芳;谭延国
5.高压氧治疗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的最佳时间窗选择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活性变化为标准 [J], 刘天会;陈瑞;谭延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