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A.棱.镜(línɡ)庇.护(pì)酝酿.(niànɡ)咄.咄逼人(duō)
B.贮.蓄(chǔ)侍.弄(shì)徘徊.(huí)哄.堂大笑(hōnɡ)
C.呻吟.(yín)温馨.(xīn)惩.戒(chénɡ)人声鼎沸.(fèi)
D.慷.慨(kānɡ)怦.怦(pīnɡ)恍.惚(huǎnɡ)刨.根问底(bào)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莎莉文小姐到来后,海伦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B.只有每天坚持读一点好书,就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C.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
D.2020年1月1日,扬州市大约有一万左右的市民参加了元旦健身长跑活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A.外卖小哥孙文奎、彭晓雨奋不顾身
....地跳进冰冷的河中,救起落水女生。
B.李明同学非常懂事,对于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总是随声附和
....。
C.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我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地产生了。
D.扬州的瘦西湖与杭州的西湖同属国家5A级风景区,园林名称一字之差,园林风格
却参差不齐
....。
4.下面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大鹦鹉克服了心理障碍之后,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光临拙作鄙见寒舍解说:这四个词语都属于谦辞。
C.笔直激动高尚丑恶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D.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解说: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完全正确。
5.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具有不懈的毅力,就可以创造奇迹。
B.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依次描写了清新娇媚的春雨,热烈粗犷的夏雨,端庄沉
静的秋雨,自然平静的冬雨,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文章赞扬了元方的聪明、机智和胆略,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
D.郭沫若的抒情诗《天上的街市》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天街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讴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二、字词书写
6.根据拼音写汉字。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每一粒áo(___)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我们扎根于这个伟大的国度,不wèi(___)惧一切考验的淬炼,因为这是我们的梦想之地,哪怕荆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顶。
满怀热chén(___)拥抱未来,相信kǎi(___)歌终会唱响!
三、句子默写
7.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6)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借时令的交替阐明新事物从旧事物中产生、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
班级开展“亲近文学”主题系列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
(经典细品)(1)《西游记》中“紧箍儿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探究下表中唐僧三次念“紧箍儿咒”的不同原因,分析孙悟空的成长与变化。
(美文诵读)
(2)同学波波准备朗诵下面这个片段,但是他怎么也把握不准感情。
请你从作者对文中“她”的感情角度,对波波进行朗诵指导。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竞猜)
(3)阅读完七上课本中推荐的名著,班级开展了名著知识竞猜活动。
请你在A或B中任选一题作答。
A.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段文字出自哪位作家写的哪本书?文中的“她”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回到村子里,回到深幽的花园,那儿椴树树大叶茂,遍布浓荫,铃兰又是何等的纯洁芳香,那儿有一丛一丛的爆竹柳,从堤岸边成排地俯向水面上,那儿有沃土供橡树繁茂地生长,那儿的大麻和荨麻香气袭人……
这段文字出自哪位作家写的哪本书?他描写的是哪个国家的风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展示)(4)班级准备办一份文学报,请你为报纸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简要说明构思,并仿照示例设计三个栏目。
例:报纸名称:青草地构思:这份报纸是文学的青草地,可供心灵休憩。
栏目:名作鉴赏
报纸名称:______
构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班级准备将文学报拍照上传至扬州智慧学堂,请你为照片配一句宣传语,突出亲近文学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
..秋。
..别,西风袅袅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9.请赏析第一、二两句中“凄凄”“袅袅”两个叠词的表达效果。
10.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为何劝离人“好去莫回头”。
六、课外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莫知其丑
刘元卿
南岐在秦蜀之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皆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②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贤奕编·警喻》)(注)①病,生……病。
瘿(yǐng),俗称大脖子病。
②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
③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瘦。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____)
(2)及.见外方人至(____)
12.请用“/”为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
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14.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我第一次看到猫在哀伤时也会流泪
阎连科
①最初不知哪天,家门口出现了一只猫,因为它饥饿的叫声,换去了一把狗粮的关切。
从此,那只猫就在每天饥饿时,来到我家院里,跳到我家窗台上,“喵喵”地叫着,向你示弱示衰,不由你不把狗粮拿去慰问它。
②但是,一个问题
....就从这只灰猫的得意忘形和对天机的不能守口如瓶开始了。
它一定在自己吃饱肚子后,因为忘形的傲慢,在某个地方以自己四仰八叉的姿势,躺在阳光之下,显摆自己美食鼓胀的肚子,而引来了更多的无家可归的猫。
或者,它曾经拍着自己的肚子,向那些饥饿的猫们吹牛道:“走!我带你们去。
”从此,我家院里就不再是一只流浪猫,而是迅速增多到了五六只。
③从动物商店买回的猫粮,原来一袋可以对付两个月,现在最多半个月。
而且那些没有吃饱肚子的猫,还会在我的腿上撒娇地叫着,用嘴、头和脖子反复地蹭,直到你满足了它的愿望。
④每年的十一月,寒冷到来时,这里的居民就大多如迁徙鸟一样从园里搬走了。
搬回到了他们城里烧着暖气的家,只有少数几户人家在这园里烧着黑煤土暖坚守着。
⑤我家也要搬回到北五环外的家属区。
我的行动计划是,在这年冬天要保证每周一次到这园里来喂猫。
每周的周六和周日,那些猫们等着我的到达,像饥饿的孩子等着母亲带着饭食的归来。
每次到那儿,它们饥饿的叫声,如雨点一样砸在我身上,让我的心里有一种不安和内疚。
⑥可是,那年元月的第三个周末下雪了。
一尺厚的大雪把所有的公路都封了。
那个周末我没有办法去喂那些猫。
四天后公路通车了,四环路上也没有结冰了,我匆匆地开着车,带着猫粮赶到园里的家,八只猫只还有四只在那等着我。
这次我把那些猫粮仍旧都倒在窗台上,可给猫去换水时,我发现原来的半盆水结成了死冰凌。
那发灰的白色冰面上,有猫在极度口渴时,有舌头在冰上舔出的浅浅的圆凹痕。
⑦第二年四月春暖花开时,我一家人又返回园子里。
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猫。
可在那园里找了半天,也没有见到猫们在哪儿。
失望中,准备锁门出去买菜时,却看见穿过寒冬的死亡隧道走来的老黄猫,出现在了我家门口儿。
它骨瘦如柴,连叫声都小得几乎让人听不到,每走一步因为体弱多病,后腿趔趄①着想要倒下去。
而那伤愁的叫声中,它发黄哀伤的目光,望着我们又要离开的身影。
我清晰地看到它的眼圈下流出了浑浊的泪。
⑧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猫在哀伤时,也会如牛如狗样有泪流出来。
就是在它的哀鸣和
眼泪中,我决定一是先带老黄猫到宠物医院看看病;二是下一年的冬天,我将同它们一起守在寒冷里,同它们一道穿过地狱般寒冷的隧道,去迎接那新一个春天温暖明亮的光。
(注)①趔趄(liè·qie):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15.第②段中加点的“一个问题”具体指代什么?请简要说明。
16.结构上,第④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7.根据提示,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每次到那儿,它们饥饿的叫声,如雨点一样砸在我身上,让我的心里有一种不安和内疚。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2)它骨瘦如柴,连叫声都小得几乎让人听不到,每走一步因为体弱多病,后腿趔趄着想要倒下去。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18.结合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分析两位作者对待动物的共同态度。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郑振铎《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打在春天的脸上
晓橹
早读课快结束时,生活老师小张忙着跑来告诉我说,柳月赖床了。
柳月,10岁,三年级女孩,是刚从外地转进的插班生。
她爸妈都在新城废品市场打工,孩子也一直就读于附近的一所小学。
现在小小的她转到我所执教的学校来,远离爸妈,过起了寄宿生活。
柳月跟我沾点亲,叫我姑夫。
是我帮她转的学,也是我送她插的班。
顺理成章,我成了她的代家长。
平时柳月有什么事儿,老师都找我。
早春的阳光,羽毛似的,一羽一羽地落在校园里,落在正在发芽的柳树上。
我穿过一片琅琅的书声来到学生生活区。
在简朴的学生宿舍里,八张小床安静地立着,床上四方的被子叠得有棱有角。
在这些井然的床铺之间,柳月没整理的小床很是突兀。
孩子呜呜地哭着,声音凄弱,看来哭了好长时间。
小张说,开学这几天晚上,她每晚都要哭一阵,念叨着妈妈,没想到今天早晨发展成赖床了。
“爸妈都在城里打工挣钱呢,哪有工夫天天陪你上学!”我在心里有些可怜孩子,
但嘴上还是硬起心肠劝她。
“我想妈妈,我要天天见到妈妈!”
“明天是星期五,晚上就能见到妈妈了!”
“我想妈妈,我要现在见到妈妈!”
面对孩子如此简单却无法实现的心愿,我心里酸酸的,竟不知说什么好。
“柳月快起来,你看,你的好朋友都来了!”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柳月的班主任带着两位女生走了过来。
“我不要老师,不要朋友,我就要妈妈……”
柳月仍然闷头蜷缩在被窝里,呜呜地哭。
我绷了脸,假意喝她起床。
但是,从被窝里传来的一声高似一声的哭声却分明告诉我:一种比上学更重要的情感完全控制了孩子。
万事上学为紧,我这个代家长只好把她从被窝里拽出来。
班主任俯下身子忙给她穿衣服。
可柳月像被火烫了似的,倔强地说,我自己穿!只见她自己利索地穿好了衣裳,又从被下取出一把木梳,前前后后梳着头发,尔后,又轻手轻脚地拿出一根牛皮筋,两只小手在脑后上下飞,很快地扎出秀丽的马尾辫。
之后,抽抽噎噎地洗脸、刷牙、用餐,像一条流水线似的。
被班主任带走时,红红的眼睛里还汪着两颗泪,眼睛一眨,泪就滑到了地上!
上午第三节是活动课,我不放心,来到班上看柳月。
在办公室里,班主任说刚才柳月的妈妈骑着摩托车从新城赶到学校了(新城距学校大约35公里)。
柳月叫了一声“妈”,她妈跑上去,给了柳月两个嘴巴子——啪!啪!声音脆亮,像两记响鞭抽打在春天的脸上,在寂静的教室里久久回荡。
“还想妈妈吗?”
柳月妈妈的巴掌颤抖
....,“要听老师的话!”
..着,目光先软了一半
孩子蔫了,脸上红红的手指印子,红红的大眼睛,像七零八落的花瓣,飘下满地委屈和伤心。
不知道妈妈是怎么走出教室的,但全班的孩子都看到了妈妈满是泪水的脸。
“柳月,早晨妈妈给你送了什么礼物?”看着眼前不再哭泣的她早已融入充满春天气息的班集体,我狡黠地一笑。
“哪有什么礼物,妈妈送了我两个大烧饼!”
柳月看着我不好意思地一笑,立即低下头去。
“还想妈妈吗?”
“不想了!”柳月摇摇头,说着伸出一根柳芽似的小指头,调皮地戳在心窝上,“想,
就在心里想!”
早春的阳光,羽毛似的,一羽一羽地落在校园里,落在正在发芽的柳树上。
笑声如潮的操场上,孩子们追赶着,闹着,喧哗声在空中飞扬,如展翅的小雀,许多哭泣与忧伤也许还会再来,但毕竟春天是这么的美好。
19.请根据提示,从柳月的角度
......,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
思念妈妈,哭闹赖床→ 不听劝慰,被拽下床→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加点词语,揣摩人物心理。
柳月妈妈的巴掌颤抖
....,“要听老师的话!”
..着,目光先软了一半
21.作者两次描写“早春的阳光,羽毛似的,一羽一羽地落在校园里,落在正在发芽的柳树上”,有何用意?
22.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
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柳月或柳月妈妈说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下你最想对她说的话。
不少于80字。
八、作文
23.按要求作文
角落,往往容易被人遗忘。
但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角落,你也许会发现:公园的角落里,有花儿安静地开放;教室的角落里,有寻求关注的目光;街道的角落里,有快乐的音符飞扬……
请以“角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