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特征PPT课件6 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 游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 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 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 之,明也。
——荀况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1、荀况和陆游共同的强调点是什么?

实践 2、从哲学上讲他们都看到了什么的重要性?
一、实践的特征
阅读P110—111四个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实践?如何全面、正确地理 解实践的内涵和外延?
因为,实践的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能动性的表现:
①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并以之 指导改造客观事物的活动,以达到预期目的。即: 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判劳说断动明:终人结盲②具时目不有取的论主得观实是的能践结改动果活造性,动自,已是然能经够指界在有没劳的意动有实识过意践、程识,有开目指还始的导时是地存的改改在实造造于践社世劳界。会动,者的人的实是 观念按 有中人 目马了的 的克。目的思”的能的为践了—、动这—指都实意性一马识活观导践具盲克、动点的的有目思想。说实能创的法明践动造去了实,性性改什践造么不。。活客哲是这动观学指种是世道这有界理指种目的?没,实的有即践的正实没创确践有造活意意性动识是识充有分意显识示、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二者是统一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这是实践的本质特征)
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综上所述:P114……
课堂练习
南水北调工程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水价形成机制 和工程管理体制,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确定工程总体布局。根据 相关知识完成1~2题:
第三,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1)相对于把实践看成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而言。
(2)如何理解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①原因: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 质属性。
②表现:首先,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 会关系之中进行的,都打上了社会的烙印;其 次,国际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对外开放的 认识论依据之一);再次,不论是改造自然还 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都具有社会性。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从经济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 C )
A、水价的形成应该由供需状况决定 B、水价的形成应该在国家调控的基础上进行 C、水价形成机制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D、国家不再管理水价
2、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 )
A、人类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人类的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人类的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材料
蜜蜂酿蜜、蜘蛛织网
政府作未来5年计划; 学生努力学习 植树种草,防治水土 流失,灾后重建,救 治病人
是否是 实践
不是
原因 不是人的活动
不是 是
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是人的活动,是变革客观 事物的活动
1、什么叫实践?
(1)实践的内涵 ①定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4)的实参践与的。这体一现特了征实体践现是了有辩意证识法的活观动点。
讨 论:实践的上述两个特征是否矛盾?为什么?
(1)不矛盾。
(2)两者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的。因为:
①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 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②我们不能用实践的一个特征去否定另一个特征。
总之,由实践主体、对象、手段有机结合而成的实践活动, 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第一、实践是
主体
客观的物质性的 的活动。
原因
实践的基本要素
手段
对象
相对于纯 主观精神
活动

运用
工具和其他设备 改造
自然界或 社会关系
由客观条件决定
体现 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论)
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1)相对于动物的自发性、无意识的消极适应的本 能活动而言。(P112“实践是……本质的区别。”) (2)为什么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②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 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 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 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2)实践的外延 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
x x x x
判断并说明理由
实践是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 实践活动是人们的一切活动。 实践活动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活动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
(阅1读)P1这11一—特112征,是思相考:对于纯主观的精神活动而言。

这个特征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
实践强的调基本实要践素的是客什观么?性和物质性。
( 2为)什为么什说么实践说的实主践体是、客对象观、的手物段质都性是客活观动的??
总体上讲,是因为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①实践的主体——人是客观的。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③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
问:不借不助能于,一A认定、识的构物不成质能实手直段践接,手作人段们用的能于材否客进料观行是事实物践物质活,性动必,的须改东借造西客助;观于世一界? 定 的的目物的质 。性”B种的P、1种东1制2客西造观。和因所使素以用决,实定人践的们手。“段只都有不使能用随…心…所达欲到,实都践是由
P113“想一想”:
(1)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中进行的; (2)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 (3)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3)如何理解实践是历史的,不同 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不同的,人类活动的内容、范围以及实践的水 平也必然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表现:首先,社会性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 的;其次,一定历史阶段上,人们的实践活动 总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 件的产物。
通信工具和手段的变化:
烽火传信和 驿站
邮递 马车
电话电 报
互联网
课堂小结: 定义:…… 内涵
什么叫实践?
两层含义:一是……;二是……。
外延:……
实 践 的 特
实践的基 本特征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③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承认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 的能动性的活动,而否认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这是典型的唯 心主义;二是只承认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而否认实践是有 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
总之,承认第一个特征就是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第二个特征 就是坚持了辩证法,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 的统一。
A、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B、人总是处于客观的社会关系之中;
C、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形成、状况及发展,都是客
观的,都受客观条件的决定。
②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
改造自然的实践——自然界
A、范畴上讲
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改造社会的实践——社会关系
B、具体对象上讲: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人 们的实践对象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 条件决定的,人们不可能主观随意地决定。
可见
A、实践的主体是人。即是人能动性的活动,区别于动 物本能的活动。
B、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即不是整个世界,不包括 主观世界。客观世界指主观之外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C、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即不是人的一切 活动,不包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阅读实教践材是,客有观哪些的基物本质特性征活? 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