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

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 . 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B .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 . 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 .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2. (2分) (2018高一下·苏州期末) 实验室用锌粒与硫酸溶液抽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 用锌粉代替锌粒
B . 改用硫酸溶液
C . 改用热的硫酸溶液
D . 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
3.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一定温度下的焓变在数值上等于变化过程中的等容热效应
B .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 . 常温下硝酸铵能够溶于水,因为其溶于水是一个熵增大过程
4. (2分)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了HC9N链状分子,其结构式为:
HC≡C—C≡C—C≡C—C≡C—C≡N,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重星际有机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
B . 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
C . 该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D . 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5. (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铁和稀硫酸反应:2Fe + 6H+ =2Fe 3+ +3H 2↑
B .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 HCO3―= CO32- + H2O
C . 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D .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AlO2- + 4NH4++ 2H2O
6. (2分) (2019高三上·济宁期末) 碳热还原制备氮化铝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2O3(s)+3C(s)+N2(g)
2AlN(s)+3CO(g)。

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反应体系中,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曲线甲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3v(N2)= v(CO)
B . c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化学反应在t时刻的瞬时速率
C . 从a、b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b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
D . 维持温度、容积不变,若减少N2的物质的量进行反应,曲线甲将转变为曲线乙
7. (2分)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
B . 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
C . 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
D . 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被腐蚀
8. (2分) (2017高二下·成都期中) 根据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烧杯b中发生还原反应
B . 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C . 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 . 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9. (2分) (2019高二上·宁城期末) 一定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lmol的N2(g)和3molH2(g)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H<0, NH3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时间(min)0t1t2t3
NH3物质的量(mol)00.20.30.3
A . 0〜t1min,v(NH3)=0.2/t1mol·L-1·min-1
B . t3时再加入1mol的N2(g)和3molH2(g),反应达新平衡时,c(N2)>0.85mol·L-1
C . N2(g)+3H2(g) 2NH3(g)的活化能小于2NH3(g) N2(g)+3H2(g)的活化能
D . 升高温度,可使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故平衡逆移
10. (2分)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形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 (2015高二上·银川月考)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 、NO
B . c(H+)=1×10﹣1mol•L﹣1的溶液中:Cu2+、A13+、SO 、NO
C . 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 、S2﹣、Br﹣
D . 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的溶液中:Na+、Mg2+、Cl﹣、SO
12. (2分) (2016高三上·兰州开学考) 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 . 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 . 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 . 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13. (2分)利用电解法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NaOH和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C膜可以为质子交换膜
B . 阴极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 . 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D . 每转移2 mol e- ,阳极室中c(Ca2+)降低1 mol/L
14. (2分) (2019高二上·肥东期中)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1:3充入和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2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 . 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可导致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 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可达
15. (2分) (2015高二上·咸阳期末) 某可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过程为吸热反应
B . 若加入催化剂,B点会降低
C . 若加入催化剂,△H数值会减小
D . 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6. (2分)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K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
B . 温度越高,K值越大
C . 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D . K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17. (2分)如图所示,甲为锌铜原电池装置,乙为电解熔融氯化钠装置。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装置中锌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铜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甲装置中盐桥的作用是使反应过程中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保持电中性
C . 乙装置中铁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a – 2e−=2Na+
D . 乙装置中B是氯气出口,A是钠出口
18.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中) 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 . 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 . 反应物的转化率
C . 正、逆反应的速率
D . 反应体系的压强
19. (2分) (2016高二上·西湖期中) 分别用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三个实验:
根据以上事实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B . 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
C . 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
D . 用X,Z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X做负极
20. (2分)用0.10mol•L﹣1的盐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 . c(NH4+)>c(Cl﹣),c(OH﹣)>c(H+)
B . c(NH4+)=c(Cl﹣),c(OH﹣)=c(H+)
C . c(Cl﹣)>c(NH4+),c(OH﹣)>c(H+)
D . c(Cl﹣)>c(NH4+),c(H+)>c(OH﹣)
二、填空题 (共4题;共35分)
21. (4分)醇和酚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醇和酚的概念和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________。

①C H2=CH-CH2OH ②CH2OH-CH2OH
(2) 300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

没食子酸
的结构简式为:,用没食子酸具备了______类化合物的性质(填代号)。

A . 醇
B . 酚
C . 油脂
D . 羧酸
22. (7分)(2018·常德模拟) 碳、氮及其化合物与生活密切相关。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4(g)+4NO2(g)= 4NO(g)+CO2(g)+2H2O(g)△H=-574kJ/mol
②CH4(g)+4NO(g)= 2N2(g)+CO2(g)+2H2O(g)△H=-l160kJ/mol
③H2O(g)= H2O(l)△H=-44kJ/mol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 1)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已知: 反应I: 4NH3(g)+5O2(g) 4NO(g)+6H2O(g) △H < 0
反应II: 4NH3(g)+3O2(g) 2N2(g)+6H2O(g) △H < 0
①在恒温恒容装置中充入一定量的NH3 和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I,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大压强,Kp(用压强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增大
B.若测得容器内3v正(NH3)=2v逆(H2O) 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升高温度,NH3 的转化率增大
D.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
②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上述两个竞争反应I、II。

为分析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选择性,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H3和2molO2 ,得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图,该催化剂在高温时选择反应________(填“I”或“II”)。

③520℃时,4NH3(g)+3O2 (g) 2N2(g)+6H2O(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只需列出数字计算式)。

提高NH3转化为N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降低反应温度
B.将反应生成的H2O(g)及时移出
C.增大NH3和O2的初始投料比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3)己知25℃时HCN 和H2CO3的电离常数(Ka.)如下表:
25℃时,测得HCN 和NaCN 的混合溶液pH=11,则c(HCN)/c(CN-)=________。

向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3. (16分) (2020高一下·巴楚期末)
(1)制硫酸的三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生产过程是①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②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③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三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条件为浓度使用过量的________、温度________℃、高压________MPa、________。

24. (8分) (2019高一下·南岸期末) 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写出CO2溶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________。

(2)在海洋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只来自于H2O,用18O标记物质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CH2O)x+x18O2+xH2O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吸收CO2 ,用N2从酸化后的溶液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________。

②滴定。

将吸收液洗后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 ,再用xmol/LHCl溶液滴定,消耗yml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________mol/L。

(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 ,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________。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

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1题;共8分)
25. (8分) (2019高三上·贵阳期末) 工业上制备丙烯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如下(本题丙烯用C3H6表示):
(1)丙烷(C3H8)脱氢制备丙烯(C3H6)
由下图可得,C3H8(g) C3H6(g)+H2(g),△H=________kJ/.mol
(2)用惰性电极电解CO2的酸性溶液可得丙烯(C3H6),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则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以丁烯(C4H8)和乙烯(C2H4)为原料反应生成丙烯(C3H6)的方法被称为“烯歧化法”,反应为:C4H8(g)+C2H4(g) 2C3H6(g) △H>0
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恒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4H8和C2H4 ,发生烯烃歧化反应。

I.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a.反应速率满足:2v生成(C4H8)=v生成(C3H6)
b.C4H8、C2H4、C3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4H8、C2H4、C3H6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Ⅱ.已知t1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中n(C4H8)=mmol,n(C2H4)=2mmol,n(C3H6)=nmol,且平衡时C3H6的体积分数为。

①该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v(C4H8)= ________mol/(L·min)。

(用只含m、V、t1的式子表示)。

②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t1min时再往容器内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4H8和C2H4 ,在新平衡中C3H6的体积分数________ (填“>”“<”“=”)。

(4)“丁烯裂解法”是另一种生产丙烯的方法,但生产过程中伴有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发生,具体反应如下:主反应:3C4H8 4C3H6;副反应:C4H8 2C2H4
①从产物的纯度考虑,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越高越好。

则从下表现的趋势来看,下列反应条件最适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300℃0.1MPa
b.700℃0.1MPa
c.300℃0.5MPa
d.700℃0.5MPa
②下图中,平衡体系中丙烯的百分含量随压强增大呈上升趋势,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35分) 21-1、
21-2、
22-1、
22-2、
22-3、
23-1、
23-2、
24-1、
24-2、
24-3、
24-4、
三、解答题 (共1题;共8分)
25-1、
25-2、
25-3、
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