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审核实施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审核实施指南
(一)产品审核简要说明
产品审核是为了获得产品的有关质量信息,而独立地以客户在使用中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标准,来检查和评价产品质量的活动。
产品审核的主要任务是发现质量缺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求改善与提高产品适用性的途径与措施,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客观依据。
如果在审核中发现了产品质量存在足以影响产品合格的质量缺陷,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不允许不合格产品出厂。
产品审核不是对合格产品的再检查,也不同于产品的监督性抽查。
产品审核不是依据产品的出厂验收标准,逐项进行检验,而是依据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和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掌握的产品质量薄弱环节,所确定的产品审核指导书规定的审核项目,逐一地进行检查和评价。
产品审核是由最高管理层授权,具有资格的审核人员组成的产品审核小组,按照计划规定的审核频次、数量和抽样时机抽样样品进行的。
(二)产品审核指导书
产品审核指导书是施行产品审核的标准和指导文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产品审核指导书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确定质量审核的具体项目。
产品审核的项目既不是产品出厂验收规定的那些检验项目,也不是产品质量标准所规定的项目,而是依据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按照客户对产品适用性的要求,从企业现实的产品质量状况出发,自行确定的产品审核项目。
一种产品审核项目的确定,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中质量缺陷发生的频次较多的项目;——服务中收集到的客户不满意的质量缺陷项目;
——对产品竞争质量特性有影响的质量缺陷项目;
——造成过安全、质量事故的质量缺陷项目。
确定产品审核项目的具体做法,是在做好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产品功能、安全性、外观质量、包装质量等方面,分别地——列出需要审核的项目。
产品审核指导书要对每个审核项目可能发生的质量缺陷,按其重要性与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级。
产品审核指导书应努力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
其内容应包括:
——它所适用的产品名称、型号与规格;
——它的文件编号、生产日期、有关制订人员(编制、审核、批准等)的责任签名及日期;
——审核项目的特性分组,如安全性、产品功能、外观质量、包装质量等;
——按特性分组分别给出审核项目的编号、审核内容、缺陷等级。
表A是一个产品审核指导书,供参考
表A1是一个产品审核指导书
指导文件编号
产品审核指导书编制(签名)
Xxx——018 审核(签名)
生效日期批准(签名)
2009年6月
代号项目内容缺陷等级
A B C D
产品功能特性
001 机器运转不能运转×
运转中有障碍×
运转中稍有异常×
002 活塞如有断痕迹×
003 风管接头螺母装不进去×
装配不仅×
装配有阻碍×
004 风管接头处明显漏风×
不明显漏风×005 操作阀转动时转时不转××转动中有蹩劲现象
006 调压阀手把断裂、无法操作
损坏、操作不易准确×××
有损坏、不便于操作
007 气腿伸缩时动时不动××
爬行
008 注油器渗、漏渗油
有明显地微漏××009 注水阀渗、漏明显渗水××渗水
010 注水阀自动给水不能自动给水×××
时给时不给××
011 换向阀伸缩扳机不动××有时不动××
伸缩有障碍
产品外观特性
012 整机外型(锻件)有明显缺损,不对称××
有不易察的缺损
013 表面油漆有明显的掉漆、重划伤××轻微、不易发现的缺陷
014 非油漆表面有明显的锈蚀××
有浮锈、但轻微
015 名牌、商标标志有遗漏×××手迹不清,锻件上商标残缺
其他轻微缺陷
016 零件碰、划伤明显存在或数量较多××轻微、不易察觉
产品包装特性
017 外包装箱标识字迹不清××个别标识不够清晰
018 外包装箱牢固程
度明显损坏或钉子不牢固
损坏较严重或钉子不牢固×××轻微损坏或钉子不牢固
019 随机文件漏装合格证、说明书、装箱单
错装随机文件××
未装全、漏装次要文件
020 备件与附件少装、多装、错规格××
所装备件、附件有质量缺陷
021 箱内固定与防护支撑架、箱、油毡纸、包装
袋缺少或损坏×××
箱内摆放,固定情况不良
有其他轻微缺陷
注:A ——致命缺陷;B——严重缺陷;C——一般缺陷;D——次要缺陷
一定要注意产品审核指导书的有效期限,并做出明确规定。
首先,它不应该一
劳永逸,长期有效。
这是因为客户适用性需求在不断发展变化,同时企业通过
质量审核与质量改进活动,不断地克服原有质量缺陷的原因,迅速地减少缺陷
发生的频次与程度。
为了获得产品审核的实效,必须对产品审核指导书适时地
进行修改。
其次,为了保持产品审核的可比性,正确估计和判断产品质量水平的变化趋势,
产品审核指导书不易频繁地进行调整与修改。
一般来说,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
产品,以每年调整一次为宜;对于一般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以适当延长其有效
期。
(三)产品审核的实施步骤
1.产品审核必须有计划的定期进行,其周期视企业的实际产品质量情况和产品
特点而定,也要考虑成本投入与效益获得之间的经济性。
建议产品审核的周
期如下:
——大批量连续生产的产品,、视其结构与技术复杂程度,每日或每周进行审核;
——批量生产的产品,按批进行审核;
——大型设备的产品审核,应逐台进行。
可以采取与检验并行的方式,由检验人员和质量审核人员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实施。
审核周期确定后应在文件中加以明确规定,形成制度。
2.确定审核的抽样时机
产品审核的抽样,可选在产品成品检验合格,直到产品在客户投入使用期间的
任何阶段。
出厂前不能进行整机装配和试行的大型或成套成品,还可以在涂漆、
油封、包装、发运之前及客户安装现场,分阶段地对审核项目穿插进行。
总的
原则是力求充分暴露产品质量的缺陷,又要考虑审核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对大多数产品来说,尽可能地选择产品入库后,发运前这个时机。
表5——11
是产品审核试剂选择的比较表,供参考。
表A2 产品审核时间选择比较表
抽样时机优缺点
在验收后最经济,但不能反映包装、装运、贮存或使用的缺陷
包装以后,运到现场之前需要拆开包装和重新包装,但可以评价原包装的缺陷
经销商收到货品时分散在许多地点,难以及进行审核,但能反映出运输和贮存的缺陷
3.确定产品抽样数量
产品审核随机抽样的数量,影响抽样结果的代表性。
样本大小,有可能实际存
在的问题未被发现;样本太大,又使审核费用太高。
因此可根据产品质量的稳
定程度、产品的复杂性、经验费用、生产批量和客户的反映等情况,权衡审核
的判断能力和审核费用这两者之间的利弊,适当地加以选择。
4.编制产品审核指导书
按上述对产品审核指导书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审核检验项目及其
严重性分级,编制产品审核指导书,形成文件,作为产品审核的依据。
单件、
小批一般不编制。
5.编制产品审核记录表
产品审核是按照审核指导书规定的项目进行的。
为了对应要求记录审核情况,
便于事后的统计分析,必须事先编制好产品审核记录表并明确:
——被审核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
——样本数量及样本内各产品的编号;
——本次审核日期、审核记录人、审核记录日期。
在记录事项中给出产品编号、缺陷代号、缺陷内容情况与等级、判定结果。
表5
——12是一个实用的产品审核记录单,请参考。
A3 产品审核记录表
产品名称:型号:8855 规格:审核日期:10月5日
本期审核产品编号:078
产品号缺陷号缺陷内容功能外观包装
B-005 110 给水断续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B-078 108 注油器明显滴油X
B-024 204 未贴牢X
B-053 305 箱内一支撑架缺角X
B-048 203 机器表面有轻微锈迹X X B-048 205 零件有明显碰、划伤X
B-071 108 注油器漏油X
B-071 302 包装箱有两支钉子未钉牢X 小计 1 4 4 3 6 总计18
注:A=0; B=1;C=2;D=3
6.实施产品质量现场审核
根据审核工作量,确定审核组人数,组成审核小组,应由质量审核的管理部门组建,而不是检验部门。
产品审核人员熟悉专业技术,其工作主要是检验与分析。
7.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
对产品审核记过等进行分析的目的,是明确产品适用性的变化与发展动态和趋势,找出重要缺陷或缺陷集中方面的原因,研究更好地发挥质量职能的有效性。
在产品审核中,偶尔也可能发现产品存在重大缺陷,已造成不能出厂的情况,那就采取紧急措施加以补救,同时研究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改造。
产品审核结果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所发现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
这种分析的重点为:
(1)找重要的、突出的质量缺陷,如:B级以上的质量缺陷,多次重复出现的C级等。
(2)明确质量缺陷出现频次高的质量特性。
(3)找出缺陷产生的直接原因,如:工艺不可靠、员工操作马虎、检查员漏检、质量文件没做规定、质量要求不明确等。
(4)分析造成缺陷在管理职能上的原因,如:工艺不可靠,检查员漏检在管理上是怎样造成的,为什么质量要求不明确等。
(5)分析缺陷的产生是偶然性的还是必然性的?明确能否通过信息反馈得到解决,还是需要采取攻关改进措施。
如:机器表面非涂漆部分有锈痕的问题,在前10次审核中重复出现过6次,原因都是油封作业不及时,质量不佳所致。
故建议对油封环节进行调查和整顿。
8.提出产品审核报告
产品审核报告必须锁说明如下内容:
——期间内质量审核的实施情况;
——能够说明产品审核结果的统计数据;
——对产品质量缺陷及原因的分析;
——对解决质量缺陷及原因的分析;
——对解决质量缺陷及进行质量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审核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