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原则与强化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研究
147
产 城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原则与强化措施
傅陈佳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
今天,关注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建筑企业需总结以往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学习现代管控方法,在工程项目运行后采用全周期管控方式,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的监管力度。
另外,明确施工方案设计,确认施工准备阶段方案总设计是否合理,确保材料、设备可以在施工前抵达现场,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工程后期的作业效果,也是工程项目质量能否达标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原则;强化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原则
1.1 合理性原则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站在科学合理的角度,对工程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各项的经济效益指标加以严格把控,并监督所有参与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将管理原则做到全面落实。
施工组织中,应注重科学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施工,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的策略及时加以解决,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质量,促进工程企业的长足稳定发展。
1.2 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具体现场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遵循ISO国际标准进行管理,并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与施工单位自身特点来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原则的制定。
对于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流程和作业时间等,都应该做到进一步明确,以此来保障管理质量,规范日常管理行为。
2 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工程设计水平和标准
工程设计方案是在建设单位制定的要求下进行的工作,设计单位编制施工方案,在审核过程中需要了解建设单位的指导文件建议内容,还应该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实际环境,综合各方面因素完成工程设计方案,从而才可以保证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
由于施工人员不了解工程项目各环节的参数,导致施工方案并不具备可实施性,在建设工程作业阶段会出现各种问题。
2.2 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房屋建设工程实施阶段,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但是由于工程作业繁多,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追赶作业进度,并没有按照施工工序进行,为工程作业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与房屋建设工程现场监管不足有直接的联系。
在工程运行阶段,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与工作人员行为以及工程材料质量息息相关。
一方面,现场管控力度不足会导致工作人员违规的操作行为无法得到管控,促使违规行为频发;另一方面,若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及质量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容易在后期出现质量问题,工程项目无法通过验收环节,会极大降低房屋的建设质量。
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3.1 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筛选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施工材料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施工材料不过关,那么即使施工的技术和设备再先进、再完善,最后完成的建筑工程也很难达到顾客的标准以及质量要求,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就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对于施工材料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到严格监督,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首先,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该选择正规经营的厂家,选择具有三证齐全的厂家,避免为了降低成本管理,而选择一些便宜的质量无法保证的材料。
其次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材质的材料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的过程
中,造成损坏增加成本,最后,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场地的施工监管人员应当对运输过来的材料进行抽检,确保选购的材料是施工过程中规定的材料并根据材料的特殊性质,进行合理的摆放储存。
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材料进行定期的抽测,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我国建筑市场中,一直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作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标准。
因此,在制定建筑工程的质量工作目标时,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质量管理规定,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使相关部门担负起质量管理的职责,从而确保制定的管理目标能够有效地实现。
3.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素质培养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除了优秀的建筑材料之外,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为施工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对施工队伍进行筛选,选择劳务作业思想积极、工作态度端正、做工仔细的施工团队,为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选定施工团队之后,应当对施工团队进行技术培训,严格落实上岗前的三级教育培训。
使每个施工团队在施工之前都符合建筑工程队施工团队的技术要求,并通过工作考核的方式给予满足考核的人员物质奖励,使工作人员其内在潜力得到充分的施展,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得到有效的保障。
技术人员作为施工技术的核心动力,在开展建筑项目之前,应当事先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强化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避免部分施工团队中的技术人员存在吃老本的现象发生,对于技术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管理层应当做好现场的指导和监控,确保每一位技术人员都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从而从本质上促进了施工建设的质量。
3.4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也逐渐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工作过程,特别是在目前各个建筑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应当针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机制中扮演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生化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执法部门的运行机制,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过程更加的完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
结语
建筑企业在需要意识到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房屋建设工程可以满足业主提出的要求,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工程作业阶段必须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及时分享工作信息,构建完备的监管体系,确保各单位可以按照监管体系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及时解决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问题,保证房屋工程施工质量。
随着这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对于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已经进行了政策监控,但依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应当合理制定质量控制的手段,通过提高施工环节的技术水平,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傅陈佳,男,1989,0201,汉,浙江诸暨,职称助理工程师(建筑工程),学位无。
参考文献:
[1]于乐群.工艺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20.
[2]许太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47-148.
[3]庞红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大陆桥视野,2020(0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