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赛事的现场报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5期
Vol.9 No.5135
浅谈体育赛事的现场报道
王蕴洁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 杭州 310005)
摘 要:担任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工作的出镜记者往往拥有更加专业的体育竞技知识与更加稳健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阐述了现场报道在体育赛事报道中的优势所在,分析了当前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做好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出镜记者。

关键词: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5-0135-02多年来,电视传媒不断发展壮大,赢得了众多民众
的认可。

电视作为传播新闻的重要载体,力争在新闻深度、新度、力度上不断推陈出新。

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新闻制作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能够提供更加真实、更为具体的新闻而深受观众欢迎。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具有明确的概念,指的是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直接独立地向观众完成现场新闻事实报道。

在整个过程中,记者既是新闻采访者,又是事件参与者,也是事件进展的目击者。

一、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优势多年来,我国电视媒体始终保持着对各项体育赛事的跟踪式采访报道。

囿于比赛时长较短且过程与结果变数较多,所以更需要加强对现场报道工作的重视。

显然,体育赛事的现场报道基本是与比赛同时完成的,所以是十分重要的消息获取渠道和途径。

通过短短几分钟的交流,现场报道能够为电视观众展现来自赛场的活跃气氛,从而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激发观众的情绪。

总体来看,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传统优势可分四个层次说明。

(一)真实性强
之所以要对体育比赛进行现场报道,就是因为要营造强烈的现场感与真实感。

在体育比赛的直播过程中,人们看到的是运动员们参加比赛竞技的雄姿,而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则通过与运动员面对面的交流,或者通过展现比赛场景及与现场观众互动的形式,以纪实性的手法烘托现场氛围,具有别样的动感体验,让所有观众都自然而然地接收有关体育比赛、有关参赛运动员的一切信息,从而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特殊收视体验。

(二)时效性强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避免了在体育新闻演播室内采用传统新闻播报模式的诸多麻烦,不会重复经历繁复的选题、立意、采编、后期、审核等中间过程,直接以面对面或直接验证的方式向电视观众传递信息,通过必要的提问,即时听到相关解答,不存在延时和滞后问题,确保体育事件的发生发展、新闻报道与新闻播出做到高度同步,时效性得到了保证。

(三)互动性强
体育赛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育赛事的现场报道内容可以根据赛事的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记者在比赛现场开展现场报道,相当于与赛事直播的电视观众以相同的时间节点来看待体育赛事。

观众有任何的问题或感受,都可以通过电话热线或微信、微博等方式与现场记者取得联系,由现场记者通过现场的观察和采访来给予解答或传达。

这种灵活且有效的互动特征,不仅增
强了场外观众的参与感,也丰富了现场报道的内容。

(四)关注度高
记者在体育比赛现场发回的报道,将观众感兴趣的比赛或者是近期重点宣传的赛事作为选择话题,并着力放大,容易成功地引发社会观众的关注,赢得强烈的社会反响,实现提升收视率、塑造新形象、扩大知名度、增强新闻影响力等多重功效。

二、当前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举办的国际性体育赛事不断增多,各电视台积极整合资源,推动赛事报道工作开展,体育赛事的现场报道整体水平大有改观,然而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现场报道的辐射面不够大。

现阶段的体育赛事现场报道还更多关注国内某些项目与运动员。

近年来,凡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各国优秀运动员齐聚,为电视新闻媒体贡献着新闻点与流量话题,但国内大多主流媒体却依然将目光盯紧在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项目上,其他各国运动员用只言片语带过。

往小了看,国内地方台报道全国综合性运动会时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方面,地方电视台在人力、财力上的投入有限,无法全面采访报道所有运动员与所有项目;另一方面,缺乏对于全国性赛事现场报道的宏观把握能力以及挖掘新闻点的能力。

笔者也曾出现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笔者多年从事现场报道工作,近年来广泛参与马拉松直播赛事报道,通常是在起终点做氛围报道,并且及时跟踪采访参赛运动员及赛场上富有个性的运动员。

虽然在现场报道中制作了不少反映马拉松运动健儿坚韧拼搏的纪实新闻,但对赛场上其他群体的关注不够,错失了不少新闻素材。

其次,现场报道的谈论视角不够独特。

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出镜记者就新闻事件作现场述评时,需要保持问题分析的前瞻性,也要具备赛后点评的专业性,这些都是电视观众需要了解的信息,但就目前国内的赛事现场报道看,这方面工作还有待改进。

不少记者对采访项目或运动员不熟悉,没有在采访前做好必要的功课,提问时难以抓准重点,谈论视角把握不到位,导致不少现场报道质量偏低,影响了观众的收视欲望。

最后,现场报道的同期声效果不理想。

在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工作中,常常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场同期声,安全稳定、高效合理地使用同期声,是保证现场报道现场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现场报道工作的重视程度,是新闻报道强化主题的必要手段。

当前,不少现场报道的同期声系统较差,选择采访的地理位置不理想,导致录音效果相当混乱嘈杂,严重影响观众的视听感受。

136
媒介观察
三、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出镜记者角色的担当要领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质量效果如何,一方面看体育赛事的精彩程度,另一方面就在于担任报道工作的出镜记者的能力。

出镜记者的表现将直接影响观众对现场氛围、比赛精彩度的判断,简单地讲,出镜记者是最能用各类信息快速激发观众收看欲望的重要因素。

因此,体育赛事报道的出镜记者应具备一名优秀记者的基本素质,同时具备绝佳的口头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另外,出镜记者必须重视形象气质,要始终保持优雅阳光,要对现场报道中出现的任何突发情况有强大的应变能力。

除了这些,体育赛事报道的出镜记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充分了解比赛项目,熟悉比赛运动员,这样才能给观众提供有效、准确、精彩的现场报道。

四、结语
现场报道能够体现电视媒体对新闻工作的负责任态度,力求将最真实的新闻事件呈现在观众面前。


育赛事的现场报道是传播体育新闻报道的理想选择,因此出镜记者要认真提升自我素质,同时客观面对和纠正当前的体育赛事现场报道存在的不足,从根本上提升现场报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盼.浅谈体育赛事边线出镜记者的现状与问题[J].
新闻传播,2017(12):96-97.[2] 乔小纳.浅析出镜记者的合理定位[J].大众文艺,2013
(4):172-173.[3] 李玢.大型体育赛事的电视现场报道浅析——以CBA
赛事为例[J].东南传播,2012(10):183-184.作者简介:王蕴洁(1985—),女,重庆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

(上接第37页)
(一)灾难新闻图片中的恐怖、暴力因素会影响大众的心理健康
在灾难新闻摄影中,除了必要的论述社会事实的文字说明之外,与之相关的图片和影像也必不可少,进而清晰明了地描述和反馈相关情况。

这些包含恐怖、暴力元素的图片和影像虽然是对新闻事实的直观反映,但也会对人们的视觉印象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再加上新闻摄影的传递范围很广,大众对相关灾难图片的关注度越高,其心理结构受到的损害和影响也越大,对大众的正面认知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公益照片在唤醒人类良知的同时也在逐渐泯灭人类的良知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灾难新闻摄影可以为很多专业人员和机构研究灾难事件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很多社会公益部门也对灾难新闻摄影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其基于一定的模式设置相关灾难图片并配以专门的文字介绍,使其更加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触动人们的心灵,唤醒人类的良知。

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公益照片的流传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人们接触这种新闻图片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其所描述事件的熟悉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逐渐对很多灾难性事件习以为常,有些人甚至认为这只是几
张照片而已,不足以说明什么,最终导致人们对灾难性事件感到麻木。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灾难新闻摄影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通过分析灾难新闻摄影的正面价值与负面效应我们可以发现,灾难新闻摄影在当今社会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灾难新闻摄影的意义和功能,既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又不能夸大事实,要合理、正确地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灾难事件。

参考文献:
[1] 刘敏.灾难中的儿童——对灾难摄影伦理的思考[J].
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06):24-26.[2] 李明.灾难性新闻摄影伦理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13.[3] 杨力.战争图片背后的理想、价值、人性——简析战地
摄影记者对新闻摄影发展的贡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04):298.[4] 杨鸿雁.灾难性题材新闻摄影传播的价值分析与伦理
思考[D].浙江大学,2008.
(上接第114页)的她却早早地进入了青春期,她不再是父母心中那个曾经的乖乖女,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都成为她厌倦的因素。

从纪录片中我们发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十分在意,并且注重将孩子的兴趣、意愿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作为基础。

这类家长是开明的,子女有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权利,可以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和父母的亲子关系更加灵活、和谐。

所以,虽然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上是在叩问孩子的家长,怎么做才是合格的父母。

三、儿童视角纪录片未来发展空间展望综合以上几部影片,笔者认为,儿童视角纪录片应该在细节上寻找更大的空间。

首先,将视点对准儿童,必须有更加详尽的观察和
刻画。

对于纪录片来讲,真实的细节是整个叙事结构
的基本单元,其不仅能够充实和丰富画面内容,使影片更吸引人,还能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其次,应更加注重情节性。

具体的情节总能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戏剧化的冲突又能带来更好的观赏效果。

纪录片既然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就应该在具体形象上与艺术接壤,故事与情节无疑是体现其价值的最佳载体。

最后,应当严格恪守真实性的原则。

纪录片体现的是真实的力量,如果不能把好这道关,纪录片的生命力也就丧失了,这是每个纪录片创作者应当谨记的。

很多大型的国际电影节中,纪录片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高品位视听文化产品之所以能够虏获越来越多的受众,就在于其具有巨大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