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废丙酮溶媒回收过程填料精馏塔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废丙酮溶媒回收过程填料精馏塔设计
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成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废丙酮溶媒回收过程填料精馏塔设计
本设计项目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的
二、设计任务及条件
1、原料液组成
组分组成(质量%)
丙酮75
水25
2、分离要求
产品中水分含量≤0.2%(质量%)
残液中丙酮含量≤0.5%(质量%)
3、处理能力
废丙酮溶媒处理量______11_____吨/天(每天按24小时计)
4、设计条件
操作方式:连续精馏
操作压力:常压
进料状态:饱和液体进料
回流比:根据设计经验自行确定
塔填料:金属环聚鞍填料,填料规格自选
塔顶冷凝器:全凝器
三、设计计算内容
1、物料衡算
2、填料精馏塔计算
⑴操作条件的确定⑵塔径的确定⑶填料层高度的确定
⑷填料层压降的计算⑸液体分布器设计计算⑹接管管径的计算
3、冷凝器和再沸器的计算与选型
4、填料精馏塔设计图
5、废丙酮溶媒回收过程工艺流程图
目录
第1章前言 (5)
1.1课题的来源及背景 (5)
1.2课题的意义 (5)
1.3精馏塔的选择依据 (5)
1.3.1选择填料塔的依据 (5)
1.3.2选择金属环矩鞍填料的依据 (6)
第2章工艺设计要求 (7)
2.1进料要求 (7)
2.2分离要求 (7)
2.3塔顶冷凝设计要求 (7)
2.4塔釜再沸器设计要求 (7)
2.5接管管径设计要求 (7)
2.6液体分布器设计要求 (7)
第3章工艺过程设计计算 (8)
3.1物料恒算 (8)
3.1.1原料液及塔顶、塔釜产品的摩尔分率 (8)
3.1.2原料液及塔顶、塔釜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8)
3.1.3物料恒算 (8)
3.1.4原料液及塔顶、塔釜产品的质量流率 (8)
3.1.5物料恒算表 (8)
3.2操作条件 (9)
3.2.1操作压力 (9)
3.2.2操作温度 (9)
3.3塔径计算 (10)
3.3.1计算最小回流比及理论板数 (10)
3.3.2计算精馏段和提馏段的物性参数 (11)
3.3.3采用埃克特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及塔径 (12)
3.3.4圆整塔径后验算 (14)
3.4塔高计算 (14)
3.4.1填料层高度 (14)
3.4.2填料层高度校核 (15)
3.5压降计算 (15)
3.5.1精馏段填料层压降 (15)
3.5.2提馏段填料层压降 (15)
3.5.3填料层高度和压降汇总 (15)
3.6液体分布器计算 (16)
3.6.1液体分布器的选型 (16)
3.6.2分布点密度计算 (16)
3.6.3孔流速计算 (16)
3.6.4布液计算 (16)
3.6.5布液器设计 (16)
3.7接管管径计算 (16)
3.7.1进料管管径的计算 (16)
3.7.2 进气管管径的计算 (17)
3.7.3出气管管径的计算 (17)
3.7.4 回流管管径的计算 (17)
3.7.5 出液管管径的计算 (17)
3.7.6接管管径计算结果 (17)
3.8冷凝器与再沸器计算与选型 (18)
3.81冷凝器 (18)
3.8.2再沸器 (18)
3.9设计结果汇总 (18)
第4章问题讨论 (20)
第5章参考文献 (21)
第6章附录 (22)
第1章 前 言
1.1课题的来源及背景
废丙酮溶媒来自于抗生素类药物“盐酸四环素”的生产过程。

1.2 课题的意义
1.3精馏塔的选择依据 1.3.1选择填料塔的依据
塔设备按其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板式塔和填料塔。

板式塔为逐板接触式汽液传质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压降低,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

同时也有投资费用较高,填料易堵塞等缺点。

本设计目的是分离丙酮-水混合液,采用筛板式精馏
废丙酮 溶媒
丙酮 溶媒
丙酮 99.8% 水 0.2%
降低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减少环境污染
社会效益
塔。

1.3.2选择金属环矩鞍填料的依据
塔填料是填料塔中气液接触的基本构件,其性能的优劣是决定填料塔操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填料塔的选择是填料塔设计的重要环节。

填料类型有很多,根据装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

散装填料根据特点不同,又可分为拉西环填料、鲍尔环填料、阶梯环填料及弧鞍填料、矩鞍填料、环矩鞍填料等。

这次设计使用的是金属环矩鞍填料。

第2 章 工艺设计要求
2.1 进料要求
进料采用饱和液体进料,废丙酮溶媒的处理量为每天_11_吨(每天按24小时计)。

其中原料液的组成为:
组分 组成(质量%)
丙酮 75 水
25
2.2 分离要求
产品中水分含量≤0.2%(质量%) 残液中丙酮含量≤0.5%(质量%) 2.3 塔顶冷凝器设计要求
冷凝器采用冷却水作为冷流体,冷却水进口温度25℃,冷却水温升8~10℃,总传热系数600W/( m 2·℃) 2 .4 塔釜再沸器设计要求
再沸器采用0.3 MPa 的饱和水蒸气为加热介质来使塔釜釜液汽化,同时蒸汽冷凝放出汽化热,总传热系数400W/( m 2·℃),热损失为20%~30% 2.5 接管管径设计要求
要求气速流量控制在10~15 m/s ,液体流量控制在0.5~1.0 m/s ,计算完管径后要圆整为标准管。

2.6 液体分布器设计要求
管式液体分布器
液位高度取 分布点密度取220~260 点/m2塔截面 小孔孔径取3mm
~200mm 120=∆H
第3章 工艺过程设计计算
3.1物料恒算
3.1.1原料液及塔顶、塔釜产品的摩尔分率
丙酮的摩尔分率:
0.998/58.03
=
0.998/58.030.02/18.02
D x +≈0.9936
0.005/58.03
0.005/58.030.995/18.02
W x =+≈0.0016
0.75/58.03
=0.75/58.030.25/18.02F x +≈0.4823
3.1.2原料液及塔顶、塔釜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精馏段:
M D 0.993658.08(10.9936)18.02=⨯+-⨯=57.82 g/mol
进料:
M F ()0.482358.0310.482318.02=⨯+-⨯=37.33 g/mol
提馏段:
M W 0.001658.08(10.0016)18.02=⨯+-⨯=18.08 g/mol
3.1.3物料恒算
F 331110/241110/24
37.3168F M ⨯⨯===12.29 kmol/h
由物料恒算得:F=D+W
FX F =DX D +WX W
解得:D=5.937 kmol/h W=6.353 kmol/h
3.1.4原料液及塔顶、塔釜产品的质量流率
5.93757.82343.28D D D M ω=⨯=⨯= kg/h
6.35318.08114.86W W W M ω=⨯=⨯= kg/h
3
1110458.3324
F ⨯ω== kg/h
3.1.5物料衡算表
见表3.9.1 3.2操作条件
3.2.1操作压力
操作压力选为常压 3.2.2操作温度
a. 塔顶温度的计算:
假设T=330.34K ,根据安托尼方程:0
ln /()i i i i P A B T C =--
其中安托尼常数:
丙酮 A=16.6513 B=2940.46 C=35.93 水 A=18.3036 B=3816.44 C=46.13
可得:0
i ln 16.65132940.46/(33035.93)P =--丙酮=6.6613 则:0i 774.42
P =丙酮 mmHg 由于0/i i k P P = 则:0i /=1.028
i k P P =丙酮丙酮 =/x y k 丙酮丙酮丙酮 其中y 丙酮=xD=0.9936 =0.9936/1.0280.967x =丙酮
同理,=0.035x 水
则1--=0.0020.0005x x ≥丙酮水 假设不成立。

假设T=330.33K ,方法同上可得,=0.965x 丙酮 =0.035x 水 则1--=00.0005x x ≤丙酮水 假设成立
所以,塔顶温度t D =57.33 0C
b.进料温度的计算
假设T=360.928K ,
i ln 16.65132940.46/(360.92835.93)
P =--丙酮=7.6037 则:0
i 2005.553
P =丙酮 mmHg 由于0
/i i k P P = 则:0
i /=2.6389
i k P P =丙酮丙酮 =/x y k 丙酮丙酮丙酮 其中y 丙酮=xD=0.9936 =0.9936/2.63890.1826x =丙酮
同理,=0.81497x 水
则1--=0.002430.0005x x ≥丙酮水 假设不成立。

假设T=360.926K ,方法同上可得,=0.1836x 丙酮 =0.81603x 水 则1--=0.000370.0005x x ≤丙酮水 假设成立
所以,进料温度t F =87.926 0C
C 塔釜温度的计算
假设T=329.2K ,0
i ln 16.65132940.46/(329.235.93)P =--丙酮=6.6248 则:0i 753.5834
P =丙酮 mmHg 由于0/i i k P P = 则:0i /=0.99156
i k P P =丙酮丙酮 =/x y k 丙酮丙酮丙酮 其中y 丙酮=xD=0.9936 =0.9936/0.991560.00157x =丙酮
同理,=6.113x 水
则1--=5.1150.0005x x ≥丙酮水 假设不成立。

假设T=373.123K ,方法同上可得,=0.0004248x 丙酮 =0.9995x 水 则1--=0.00007520.0005x x ≤丙酮水 假设成立
所以,塔釜温度t W =100.123 0C
3.3塔径计算
3.3.1计算最小回流比及理论板数
由上表数据绘制的常压下丙酮-水气液平衡曲线,见附图1
在y=x 上取点(x D ,x D )即点(0.9936,0.9936),过该点作丙酮-水气液平衡曲线的切线,得到切点坐标为(0.9483,0.9600),即x q =0.9483,y q =0.9600 最小回流比min 0.99360.9600
2.870.96000.9483
D q q q
x y R y x --=
=
=--
经小组商量,取最小回流比min R =2.88 操作回流比min 1.3 1.3 2.88 3.744R R ==⨯= 精馏段操作曲线:10.78920.209411
D n n n x R
y x x R R +=
+=+++ q 线:进料方式为饱和液体进料,所以q=1,则作过(x F ,x F ) 即(0.4821,0.4821)的竖直线可
得到q 线
提馏段操作曲线:1W m m Wx L y x L W L W
'
+'
'=--- 其中
L L F RD F '=+=+
3.744 5.93712.293
4.52=⨯+= 则提馏段操作曲线的方程为:134.52 6.3530.0016
34.52 6.35334.52 6.353
m m y x +⨯=
---
=1.2255-0.000361m x
见附图1
由作图法得:
理论塔板数:23 精馏20 提馏:3
第21块为加料板,第24块为再沸器
塔顶的物性参数: 温度:57.33 0C
气相流量: 1 3.744 5.937 5.93728.17V L D RD D =+=+=⨯+= kmol/h 液相流量: 1 3.744 5.93722.23L L RD ===⨯= kmol/h 气相组成: 10.9936D y x == 液相组成: 10.9904x = 气相质量分率:10.993658.08
0.99800.993658.08(10.9936)18.02
y W ⨯=
=⨯+-⨯
液相质量分率:20.990458.08
0.99700.990458.08(10.9904)18.02
y W ⨯=
=⨯+-⨯
气相平均摩尔质量:10.993658.08(10.9936)18.0257.82V M =⨯+-⨯= g/mol 液相平均摩尔质量:20.990458.08(10.9904)18.0257.70V M =⨯+-⨯= g/mol 气相密度:157.7057.33273
3.1222.4273
V +ρ=⨯= kg/m 3 液相密度:
10.99700.003
748.1984.57
L =+
ρ 则748.639L ρ= kg/m 3 液相粘度:1
(0.48910.2106)0.3502
μ=+= mPa.s
进料、塔底的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同塔顶相似。

精馏段的物性参数取塔顶和进料的物性参数的算术平均即得。

提馏段的物性参数取塔釜和进料的物性参数的算术平均即得。

计算结果见表3.9.3
3.3.3采用埃克特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及塔径
对于散装填料,其泛点率的经验值为85.0~5.0/=F u u 精馏段:
28.37539.410.3113600L W ⨯== kg/s
28.1751.310.4023600V W ⨯== kg/s
埃克特通用关联图中的横坐标
0.50.5
0.311 2.174()()0.03960.402830.108
V L V L W W ρ==ρ 由图中读出,纵坐标值约为0.19
则20.2()0.19V
L L
u g ρΦϕμ=ρ
将g=9.81 m/s2 Φ=150 m-1 977.8
830.04
L
ρϕ=
=
ρ水=1.178
0.9904lg0.3500.0760lg0.314100.3237L +μ== 代入纵坐标中计算,可得 2.247F u = m/s 取0.8 1.798F u u == m/s 提馏段:
34.5219.790.18983600L W ⨯== kg/s
28.1731.460.24623600V W ⨯== kg/s
埃克特通用关联图中的横坐标
0.50.5
0.1898 1.187()()0.02760.2462928.826
V L V L W W ρ==ρ 由图中读出,纵坐标值约为0.21
则20.2()0.21V
L L
u g ρΦϕμ=ρ
将g=9.81 m/s2 Φ=150 m-1 965.3
928.826
L
ρϕ=
=
ρ水=1.0393
0.0110lg0.22990.0760lg0.314100.9010L +μ== 代入纵坐标中计算,可得 3.249F u = m/s 取0.8 2.5992F u u == m/s
3.3.4圆整塔径后验算
精馏段: 28.1757.8228.1744.80
0.184723600 2.174
s V ⨯+⨯=
=⨯⨯
0.344D =
= 提馏段:28.1718.1228.1744.80
0.207423600 1.187
s V ⨯+⨯=
=⨯⨯
0.319D =
== 圆整塔径,取400D = mm
圆整后验算: 1.泛点率
精馏段:22
440.1847
1.4710.4
s V u D ⨯===ππ⨯ 1.4712.2470.655F u u == 提馏段:22
440.2074
1.6510.4s V u D ⨯=
==ππ⨯ 1.6510.5082F u u ==
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泛点率均在0.5~0.8
2.D / d 核算 D=0.4 m d=0.038
0.40.03810.538D d ==>
3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2222.2357.70748.64
13.640.7850.7850.4h L U D ⨯===⨯
最小喷淋密度min min ()W t U L =α
其中最小润湿速率min ()0.08W L = m3/(mh) 112t α= m2/m3
min min ()0.081128.96W t U L U =α=⨯=<
3.4塔高计算
3.4.1填料层高度
等板高度给定为0.431
精馏段:200.4318.62T Z N HETP =⋅=⨯= m
1.25 1.258.6210.77511Z Z '==⨯=≈ m
提馏段:30.431 1.293T Z N HETP =⋅=⨯= m
1.251.251.2931.Z Z '==⨯=≈ m
3.4.2填料层高度校核 精馏段:
8D=8×0.4=3.2 m < 13 m
需要分段,13/3.2=4.0625≈5
∴精馏段分为5段,提馏段不需要分段。

3.5压降计算
压降计算用埃克特通用关联图,不同的是先计算出横坐标和纵坐标,查/P Z ∆,算提馏段、精馏段填料层压降
提馏段、精馏段分别算,最后由 算总压降。

3.5.1精馏段填料层压降
横坐标:
0.50.5
0.311 2.174()()0.03960.402830.108
V L V L W W ρ==ρ 将u=1.471 m/s 93.4Φ= m-1代入纵坐标:
220.20.2
1.47193.4997.80.3237()=0.02389.81830.108830.108
V L L u g ρΦϕ⨯⨯⨯μ=ρ⨯⨯ 由埃克特通用关联图可得:
=159.81P
Z
∆⨯ Pa/m 159.81131912.95P ∆=⨯⨯=精馏 Pa
3.5.2提馏段填料层压降 横坐标:
0.50.5
0.1898 1.187()()0.02760.2462928.826
V L V L W W ρ==ρ 将u=1.651 m/s 93.4Φ= m-1代入纵坐标:
220.20.2 1.65193.4965.30.9010()=0.02849.81928.826928.826
V L L u g ρΦϕ⨯⨯⨯μ=ρ⨯⨯ 由埃克特通用关联图可得:
=309.81P
Z
∆⨯ Pa/m 309.812=588.6P ∆=⨯⨯提馏 Pa
3.5.3填料层高度和压降汇总
2211Z Z P Z Z P P ⨯∆+⨯∆=∆
1912.95588.62501.55P P P ∆=∆+∆=+=提馏精馏
Pa
3.6液体分布器计算
3.6.1液体分布器的选型 管式,排管式 3.6.2分布点密度计算
分布点密度在(220~260 点/m2塔截面)范围内选取,计算分布器布液点数。

分布点密度取230 点/m2塔截面 布液点数为
20.7850.423028.8929
n =⨯
⨯=≈点点 按分布点几何均匀与流量均匀的原则,进行布点设计。

设计结果为:主管直径253φ⨯,支管直径183φ⨯,采用5根支管,支管中心距为95mm,实际分布点数n=31,
3.6.3孔流速计算 注意取值范围:6.0~5.0=φ mm H 200~120=∆ 取=0.53φ =130m m
H ∆
则:00.8464u ===
3.6.4布液计算
取mm d o 3=,计算N u d L 0024
π
=
,换算成质量流量W ,与最小布液量对照,大
于最小布液量即可。

()2
0.0030.846431
0.0001854
4
L π
=
⨯⨯⨯= 748.640.00018540.1388W =⨯= kg/s
3.6.5布液器设计 分布器的示意图。

3.7接管管径计算
3.7.1进料管管径的计算
34.5221.12=0.00022223600911.577V ⨯=⨯
取液体流速为
0.8 m/s
0u =
0.0188d =
== m 圆整后直径取20 mm
3.7.2 进气管管径的计算
28.1718.120.12593600 1.126
V ⨯==⨯
取气体流速为12 m/s
0.1156d =
== m 圆整后直径取125mm
3.7.3出气管管径的计算
28.1757.820.1453600 3.12
V ⨯==⨯
取气体流速为12 m/s
0.124d =
== m 圆整后直径取125 mm
3.7.4 回流管管径的计算
22.2357.70
0.0004763600748.639V ⨯=
=⨯
取液体流速为0.8 m/s
0.028d =
== m 圆整后直径取32 mm
3.7.5 出液管管径的计算 3
4.5218.460.00018703600946.074V ⨯==⨯
取液体流速为0.8 m/s
0.0173d =
== m 圆整后直径取20 mm
3.7.6接管管径计算结果
见表3.9.3
3.8冷凝器与再沸器计算与选型 3.81冷凝器
h h Q W R =⨯=
401.351745.597
194.463600
⨯=KJ/S △15.38m t =℃
194.61100021.0960015.38
m Q S K t ⨯===⨯∆⨯m ⒉
查表选S=22 m 2
总传热系数的核算
'575.16m Q K S t =
=∆ 1.04'
K
K = 冷凝器的选型:G400Ⅱ-16-22
冷凝水用量计算:
Q Wc Cp t =⨯⨯∆ 194.46
4.664.17410
Wc =
=⨯kg/s
3.8.2再沸器
842.36523
122.383600
h h Q W R ⨯=⨯=
=KJ/s
'0.897.9KJ /s
'
30.66
'97.910007.98
40030.66
m m Q Q Q t KS Q S K t ==∆==⨯===∆⨯ ℃ 再沸器的选型:
查表得S=8 m 2
选型为GCH400-16-8
总传热系数的核算:
'97.91000'319.311030.66m Q K S t ⨯=
==∆⨯ 1.25'
K
K = 蒸汽用量计算:
'97.9
0.872kg /s 4.20426.7
Q Wc Cp t =
==∆⨯ 3.9设计结果汇总
表3.9.2接管管径计算结果
第4章问题讨论
塔型的选择因素很多。

主要有物料性质、操作条件、塔设备的制造安装和维修等。

1、与物性有关的因素
(1)本设计任务为分离丙酮-水混合物,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该使用连续精馏。

(2)易起泡的物系在板式塔中有较严重的雾沫夹带现象或引起液泛,应选填料塔。

本设计为丙酮和水,可选用板式塔。

(3)对于有悬浮物或容易聚合物系的分离,为防止堵塞,宜选用板式塔。

2、与操作条件有关的因素
(1)对于有侧线进料和出料的工艺过程,选用板式塔为适宜;
(2)对于液体喷淋密度极小的工艺过程,若采用填料塔,填料层得不到充分润湿,使其分离效率明显下降,故宜选用板式塔。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设计的精馏塔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满足工艺要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潜力。

节省能源,综合利用余热。

经济合理,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到冷却水用量。

另一方面影响到所需传热面积的大小。

即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影响,因此设计是否合理的利用热能R等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经济问题。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过程的物料衡算,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和校核。

第5章参考文献
[1]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 贾绍义,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 王国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 上海医药设计院.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5] 化工设备技术全书编辑委员会. 化工设备全书—塔设备设计.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会. 化学工程手册,第1篇化工基础数据;第13篇气液传质设备.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7] 上海医药设计院.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8] 李功祥,陈兰英,崔英德. 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9] 马沛生. 化工数据.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10] 靳士兰, 邢凤兰. 化工制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原文已完。

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本着“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工期、科学管理”来进行编制的。

编制时,我公司技术发展部、质检科以及项目部经过精心研究、合理组织、充分利用先进工艺,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西夏建材城生活区27#、30#住宅楼位于银川市新市区,橡胶厂对面。

本工程由宁夏燕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设计。

本工程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三级,地震防烈度为8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建筑面积:27#楼3824.75m2;30#楼3824.75 m2。

室内地坪±0.00以绝对标高1110.5 m为准,总长27#楼47.28m;30#楼47.28 m。

总宽27#楼14.26m;30#楼14.26 m。

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18.6 00m,呈长方形布置,东西向,三个单元。

本工程设计屋面为坡屋面防水采用防水涂料。

外墙水泥砂浆抹面,外刷浅灰色墙漆。

内墙面除卫生间200×300瓷砖,高到顶外,其余均水泥砂桨罩面,刮二遍腻子;楼梯间内墙采用50
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

地面除卫生间200×200防滑地砖,楼梯间50厚细石砼1:1水泥砂浆压光外,其余均采用50厚豆石砼毛地面。

楼梯间单元门采用楼宇对讲门,卧室门、卫生间门采用木门,进户门采用保温防盗门。

本工程窗均采用塑钢单框双玻窗,开启窗均加纱扇。

本工程设计为节能型住宅,外墙均贴保温板。

本工程设计为砖混结构,共六层。

基础采用C30钢筋砼条形基础,上砌MU30毛石基础,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浆。

一、二、三、四层墙体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MU15多孔砖;五层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MU15多孔砖。

本工程结构中使用主要材料:钢材:I级钢,II级钢;砼:基础垫层C10,基础底板、地圈梁、基础构造柱均采用C30,其余均C20。

本工程设计给水管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接;排水管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管,粘接;给水管道安装除立管及安装IC卡水表的管段明设计外,其余均暗设。

本工程设计采暖为钢制高频焊翅片管散热器。

本工程设计照明电源采用BV-2.5铜芯线,插座电源等采用BV-4铜芯线;除客厅为吸顶灯外,其余均采用座灯。

二、施工部署及进度计划
1、工期安排
本工程合同计划开工日期:2004年8月21日,竣工日期:2005年7月10日,合同工期315天。

计划2004年9月15日前
完成基础工程,2004年12月30日完成主体结构工程,2005年6月20日完成装修工种,安装工程穿插进行,于2005年7月1日前完成。

具体进度计划详见附图-1(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顺序
⑴基础工程
工程定位线(验线)→挖坑→钎探(验坑)→砂砾垫层的施工→基础砼垫层→刷环保沥青→基础放线(预检)→砼条形基础→刷环保沥青→毛石基础的砌筑→构造柱砼→地圈梁→地沟→回填工。

⑵结构工程
结构定位放线(预检)→构造柱钢筋绑扎、定位(隐检)→砖墙砌筑(+50cm线找平、预检)→柱梁、顶板支模(预检)→梁板钢筋绑扎(隐检、开盘申请)→砼浇筑→下一层结构定位放线→重复上述施工工序直至顶。

⑶内装修工程
门窗框安装→室内墙面抹灰→楼地面→门窗安装、油漆→五金安装、内部清理→通水通电、竣工。

⑷外装修工程
外装修工程遵循先上后下原则,屋面工程(包括烟道、透气孔、压顶、找平层)结束后,进行大面积装饰,塑钢门窗在装修中逐步插入。

三、施工准备
1、现场道路
本工程北靠北京西路,南临规划道路,交通较为方便。

场内道路采用级配砂石铺垫,压路机压。

2、机械准备
⑴设2台搅拌机,2台水泵。

⑵现场设钢筋切断机1台,调直机1台,电焊机2台,1
台对焊机。

⑶现场设木工锯,木工刨各1台。

⑷回填期间设打夯机2台。

⑸现场设塔吊2台。

3、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已由建设单位引入现场;根据工程特点,设总配电箱1个,塔吊、搅抖站、搅拌机、切断机、调直机、对焊机、木工棚、楼层用电、生活区各配置配电箱1个;电源均采用三相五线制;各分支均采用钢管埋地;各种机械均设置接零、接地保护。

具体配电箱位置详见总施工平面图。

3、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深井水自来水,并砌筑一蓄水池进行蓄水。

楼层用水采用钢管焊接给水管,每层留一出水口;给水管不置蓄水池内,由潜水泵进行送水。

4、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

5、劳动力安排
⑴结构期间:
瓦工40人;钢筋工15人;木工15人;放线工2人;材料1人;机工4人;电工2人;水暖工2人;架子工8人;电焊工2人;壮工20人。

⑵装修期间
抹灰工60人;木工4人;油工8人;电工6人;水暖工10人。

四、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放线
⑴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A、西夏建材城生活区17#、30#住宅楼定位依据:西夏建材城生活区工程总体规划图,北京路、规划道路永久性定位
B、根据工程特点及<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I01-21-95,4、3、2条,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误差1/15000。

C、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控制测量工作进度,明确对工程服务,对工程进度负责的工作目的。

⑵工程定位
A、根据工程特点,平面布置和定位原则,设置一横一纵两条主控线即27#楼:(A)轴线和(1)轴线;30#楼:(A)轴线和(1)轴线。

根据主轴线设置两条次轴线即27#楼:(H)轴
线和(27)轴线;30#楼:(H)轴线和(27)轴线。

B、主、次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桩,引桩采用木桩,后砌一水泥砂浆砖墩;并将轴线标注在四周永久性建筑物或构造物上,施测完成后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确认后另以妥善保护。

C、控轴线沿结构逐层弹在墙上,用以控制楼层定位。

D、水准点:建设单位给定准点,建筑物±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10.500m。

⑶基础测量
A、在开挖前,基坑根据平面布置,轴线控制桩为基准定出基坑长、宽度,作为拉小线的依据;根据结构要求,条基外侧1100mm为砂砾垫层边,考虑放坡,撒上白灰线,进行开挖。

B、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直接投测各轴线。

C、标高由水准点引测至坑底。

⑷结构施工测量
A、首层放线验收后,主控轴一引至外墙立面上,作为以上务层主轴线竖身高以测的基准。

B、施工层放线时,应在结构平面上校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尺寸和边线。

C、标高竖向传递设置3个标高点,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折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内中心位置,进行测
设。

2、基坑开挖
本工种设计地基换工,夯填砂砾垫层1100mm;根据此特点,采用机械大开挖,留200mm厚进行挖工、铲平。

开挖时,根据现场实际土质,按规范要求1:0.33放坡,反铲挖掘机挖土。

开挖出的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留足需用的好土,多余土方挖出,避免二次搬运。

人工开挖时,由技术员抄平好水平控制小木桩,用方铲铲平。

挖掘机挖土应该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机械挖土,先发出信号,挖土的时候,挖掘机操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工作,装土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停留在装土车上。

3、砌筑工程
⑴材料
砖:MU15多孔砖,毛石基础采用MU30毛石。

砂浆:±0.00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一、二、三、四层采用M10混合砂浆,五层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浆。

⑵砌筑要求
A、开工前由工长对所管辖班组下发技术交底。

B、砌筑前应提前浇水湿润砖块,水率保持在10%-15%。

C、砌筑采用满铺满挤“三一砌筑法“,要求灰浆饱满,
灰缝8-12mm。

D、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

E、隔墙与墙不同时砌筑又不留成斜槎时可于墙中引出阳槎或在墙的灰缝中预埋拉结筋,每道不少于2根。

F、接槎时必须将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G、砖墙按图纸要求每50mm设置2φ6钢筋与构造柱拉结,具体要求见结构总说明。

H、施工时需留置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少于500mm,顶部设边梁。

4、钢筋工程
⑴凡进场钢筋须具备材质证明,原材料须取样试验,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钢筋绑扎前应仔细对照图纸进行翻样,根据翻样配料,施工前由工长对所管辖班组下发技术交底,准备施工工具,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

⑶板中受力钢筋搭接,I级钢30d,II级钢40d,搭接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下部钢筋在支座1/3范围内。

⑷钢筋保护层:基础40mm,柱、梁30mm,板20mm。

保护层采用50mm×50mm的水泥砂浆块。

板上部钢筋用马凳按梅花状支起。

⑸所有钢筋绑扎,须填写隐检记录,质评资料及目检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砼工程
⑴水泥进场后须做复试,经复试合格后由试验室下达配合比。

施工中严格掌握各种材料的用量,并在搅拌机前进行标识,注明每立方米、每盘用量。

同时搅拌时,须车车进磅,做好记录。

⑵浇筑前,对模板内杂物及油污、泥土清理干净。

⑶投料顺序:石子→水泥→砂子。

⑷本工程均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一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砼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⑸砼浇筑后1昼夜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d,砼强度未达到1.2MP a之前不得上人作业。

6、模板工程
⑴本工程模板采用钢木混合模板。

模板支搭的标高、截面尺寸、平整度、垂直度应达到质量验收标准,以满足其钢度,稳定性要求。

⑵模板支撑应牢固可靠,安装进程中须有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⑶本工程选用851脱模剂,每拆除一次模板经清理后涂刷脱模剂,再重新组装,以保证砼的外观质量。

6、架子工程
⑴本工程采用双排架子防护,外设立杆距墙2m,里皮距墙50cm,立杆间距1.5m,顺水间距1.2m,间距不大于1m。

⑵架子底部夯实,垫木板,绑扫地杆。

⑶为加强架子的稳定性,每七根立杆间设十字盖,斜杆与地面夹角60o。

⑷为防止脚平架外倾,与结构采用钢性拉接,拉接点间距附和“垂四平六“的原则。

⑸外防护架用闭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两平网塔接和网下口必须绑孔紧密。

⑹结构架子高出作业层1m,每步架子满铺脚手板,要求严密牢固并严禁探头板。

7、装饰工程
装饰工程施工前,要组织质监部门、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四方参加的主体结构工程核验收,对已完全体分部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清除隐患,并做好装饰前材料、机具及技术准备工作。

1、根据预算所需材料数量,提出材料进场日期,在不影响施工用料的原则下,尽量减少施工用地,按照供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2、将墙面找方垂直线,清理基层,然后冲筋,按照图纸要求,分层找平垂直,阴阳角度方正,然后拉线作灰饼。

底子
灰应粘结牢固,并用刮杠刮平,木抹子抹平。

3、罩面应均匀一致,并应在终凝前刮平压光,上三遍灰抹子。

4、油漆、涂料施工:
油漆工程施工时,施工环境应清洁干净,待抹灰、楼地面工程全部完工后方可施工,油漆涂刷前被涂物的表面必须干燥、清洁,刷漆时要多刷多理不流坠,达到薄厚均匀,色调一致,表面光亮。

墙面涂料基层要求现整,对缝隙微小孔洞,要用腻子找平,并用砂纸磨平。

为了使颜色一致,应使用同一配合比的涂料,使用时涂料搅匀,方可涂刷,接槎外留在阴阳角外必须保证涂层均匀一致表面不显刷纹。

8、楼地面工程
楼地面工程只作50厚豆石砼垫层。

做垫层必须先冲筋后做垫层,其平整度要控制在4mm以内,加强养护4-5天后,才能进行上层施工。

10、层面工程
1、屋面保温层及找平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采用防水卷材。

2、做水泥砂浆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压光,屋面与女儿墙交接处抹成R≥150mm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