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专项训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专项训练题
单选题
1、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可以不变,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不为零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是因为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3、如图是内燃机某冲程的工作示意图,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
A.瓶塞冲出
B.搓手取暖
C.压缩气体
D.钻木取火
4、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
A.比热容大B.密度大C.体积大D.内能大
5、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6、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0℃冰熔化成0℃水,温度、内能都不变
C.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D.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同
C.铁水很热具有内能,冰块很冷没有内能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多选题
8、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9、关于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B.乙图: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C.丙图:抽出玻璃板,两瓶内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说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D.丁图: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10、将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两个金属块a和b,分别投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a投入甲杯,b 投入乙杯,且水温低于金属块温度),当水和金属块之间热传递终止时,甲杯水温度低于乙杯水温度,不计热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a降低的温度比金属块b大
B.金属块a放出热量比金属块b多
C.甲、乙两杯水吸收热量相同
D.金属块比热容ca<cb
综合题
11、(1)如图为冬季家庭取暖常用的电油汀,为了使它通电后能快速升温,在电油汀内部应充入比热容较______的液体:为了防止发生爆裂,该液体还应该具有沸点______的特点,用电油汀取暖是利用______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
(2)最近朋友圈一篇文章《这些食物吃1口胖1斤!想减肥的人少碰!》中写道:“6片巧克力饼干=30千卡=半年胖14斤”,“一包方便面=400千卡…”这里的“卡”是“卡路里”简称是能量的另一个单位,1千卡=1000卡。
1卡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克水温度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那么1千卡=________J。
12、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与伟大同行
这是一个著名物理学家发现一个伟大定律的实验装置!仔细观察后回答:
(1)装置中的两个配重的重量不等,释放后大配重下降,小配重上升;通过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配重,会使动叶轮不停地转动,从而导致热量计中水的温度 _____(填变化情况),原因是 _____;
(2)实验中科学家某次测得了的数据如下:小配重G小=100N,大配重G大=520N,每升降一次配重各自移动的距离h=1m,热量计中水的质量m=500g,表格中为升降次数与水温变化的关系:通过分析数据,科学家得出了结论:在上述现象中能量是守恒的!
请你试计算:该装置配重器升降一次对水所做的功是 _____J;该装置升降一次水吸收热量是 _____J;[水的比热容4.2×103J/(kg•℃)]
(3)本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于 _____。
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_00E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指的是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只能说传递了多少热量,不能说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物体的凝固,故B正确;
C.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物体的熔化和液化的沸腾,故C错误;D.热传递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要具有温度差,故热量是从高温度物体传递给低温度物体,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A
解析: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一定不为零,内能与机械能无关,故A正确;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虽然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故B错误;
C、反复弯折铁丝时,人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C错误;
D、在压缩冲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因此该冲程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试管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符合题意;
B.搓手取暖,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不符合题意;
C.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
会燃烧,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D.钻木取火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A
解析: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人们用冷水冷却
发动机。
故选A。
5、答案:B
解析:
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符
合题意;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A.同一物体的质量和状态均相同,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故A正确;
B.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该过程中冰吸收热量,其内能会增加,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用力搓手,由于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手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故C错误;
D.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D
解析:
A.热气腾腾的汤具有较大的内能,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描述,故A错误;
B.内能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当其它因素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不能确定,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铁水和冰块都具有内能,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BC
解析: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有,并且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有,只是主要体现为斥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有,只是主要体现为引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当分子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就会产生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如果距离太大,引力和斥力会同时消失,所以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9、答案:ACD
解析:
A.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A正确;
B.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
C.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正确。
故选ACD。
10、答案:AD
解析:
A.达到热平衡后,金属块的末温等于水的末温,因为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所以金属块a末温比
金属块b的末温低,两个金属块初温相同,金属块降低的温度等于初温和末温之差,所以金属块a降低的温度比金属块b大,故A正确;
BC.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而初温相同,甲的温度变化小,而甲、乙两杯水的质量相同,由公式Q
=cmΔt可知甲杯里的水比乙杯里的水吸收的热量少,不计热量损失,由于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金属块放出的热吸
量,则a放出的热量少,故BC错误;
D.两个金属块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由公式Q放=cmΔt可知,a放出的热量少,a降低的温度大,所以a的比热容较小,即
ca<cb
故D正确。
故选AD。
11、答案:小高热传递 4200
解析:
(1)[1]由Q=cmΔ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快,所以,为了使电油汀通电后能快速升温,应在电油汀内部应充入比热容较小的液体。
[2]为了防止电油汀发生爆裂,其内部应充入沸点高的液体,还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取暖效果好。
[3]电油汀工作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温度较高,用电油汀取暖利用了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人体的内能。
(2)[4]1千卡等于1000卡,1克水温度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
Q
=cmΔt=4.2×103J/(kg·°C)×0.001kg×1°C=4.2J
吸
因为1卡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克水温度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所以1卡等于4.2J,则1千卡4200J。
12、答案:升高动叶轮不停转动,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被水吸收 420 420 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一部分能量;装置本身吸收一部分能量
解析:
(1)[1][2]通过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配重,会使动叶轮不停地转动,从而导致热量计中水的温度升高;因为对水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的内能增加。
(2)[3]小配重的重力G小=100N,大配重的重力G大=520N,合力为420N,每升降一次配重各自移动的距离
h=1m,即绳子一端移动的距离是1m。
则该装置配重器升降一次对水做的功为
W=Gℎ=420N×1m=420J
[4]由表格知,升降一次水温升高0.2℃,水吸收的热量是
Q=cmΔt=4.2×103J/(kg·℃)×0.5kg×0.2℃=420J
所以W=Q。
(3)[5]本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一部分能量,装置本身吸收一部分能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