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的常见问
题及措施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河道是尤为重要的,它主宰着水环境污染,
防洪等等职责。
但是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河道淤积现象越来越严重,致
使河床升高,持续缩减水面积和调蓄水量,弱化防洪排涝能力等。
所以,河道清
淤疏浚势在必行。
下文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现状与原则,分析了河道清淤疏浚施工
技术,探究了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河道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环境优化、排涝行洪等作用,
同时海域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息息相关。
但是由于受到一些自身或者其他认为因
素的影响,就增加了河道清淤工作难度,出现了河道不顺畅的问题。
为了充分发
挥河道的作用和价值,保证沿岸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对其中存
在的问题展开系统化分析,科学选用清淤方法,提高清淤工作效率水平。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原则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
尊重自然,对自然有敬畏心,从呵护自然,爱护自然的角度出发,始终将生态环
境保护放在关键位置,能够进行统筹决策,合理应对。
第二就是要顺应自然,根
据不同河道的实际情况,比如水流,河道宽窄、河道位置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因
地制宜,合理施策,确定好具体河道应发挥的功能,比如防洪灌溉,跨区域调水,改善气候,补充水源,丰富地下水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
统一。
第三,要做到利用自然。
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利用
自然。
根据河道的自然属性,把人工设计修复的河道与天然河道融合,既能够做
到河道治理对城市人文因素的丰富,展现以水定城,以水兴城的魅力,又能够进
一步改善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增强河道自我调节的能力,在遇到一些小的改变
时能够实现自我修复。
要坚持持植物搭配到位与河道生态协调统一原则。
2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
在准备阶段,需要收集、整理和清淤疏浚工程有关的气候、天气、水文以及
地质信息等,深入、全面勘察施工现场,加深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
给予
清淤疏浚工程技术人员正确引导,积极展开系统化学习,深入研究施工图纸,第
一时间将技术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的地方找到,同时进行完善,以便于
更好地开展后期施工工作。
构建科学、健全的测量控制网络,高度重视防线测量
工作,在正式施工前4d左右,全面调查现场附近的环境。
运用水利冲挖技术,
主要是先进行填筑、抽水工作,然后再泵吸淤泥,开展清理工作,之后运输残土,最后再进行质量验收,施工长度应保持在150m以上,但≤250m。
堆叠装袋沙子,形成一个围堰,同时将编织布铺设在迎水面,之后借助袋装沙土进行覆盖,进而
促进防渗效果显著提高。
对于袋装砂土来讲,必须要保证严密整齐的叠筑排列,
之后确保,围堰的应比正常水位高0.5~1m。
结合清淤疏浚的相关要求,确定最佳
污水泵,且24h持续抽水,直到抽干围堰中的全部水即可。
水抽干后,利用吸污
泵将表面的淤泥吸入到罐车当中,之后堆放在指定地点;选择人工方式对下面的
渣土进行全面清理。
3改善水利河道治理问题的措施
3.1重视生态护岸建设
相关人员需要进行系统谋划,全方位细致调查了解河道当前的污染情况,确
保在生态护岸工程建设之前,全面掌握河道污染资料,防止河道污染进一步往恶
化方向发展。
要根据河道污染的前期调查,系统科学地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规划,包括优化调整城市内河流的水流、河道状况,使得河道的水流更加平顺,汛期和
非汛期水流更加合理,更好地提升河道的整体观赏性和实用性,更好发挥河道的
效用。
同时在河道的护岸、护底等部位利用就具有较强渗透性的鹅卵石等材料进
项铺筑,实现内部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要综合评估河流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把
花草树木等植被种植在两侧,提升河岸两侧环境的整体功能。
要结合植被特点和
河流的水文特征,综合建设人工生态湿地系统,利用湿地的生态调节功能,更好
地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此外,要发挥好荷花、水葫芦等具有较强吸收河道污染物
能力的水生植物的作用,通过这类植物对河水的净化,提高河水的质量。
现阶段,社会上整体的生态环境意识还不高,许多工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被排放到河道内,水质因此进一步恶化,也大大提高了河道的治理难度。
3.2增强河道废物排放的管理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高度重视河道治理过程中的
生态化境保护工作。
从河道治理的材料入手,尽量选择质量较好,有害物质较少,环保系数较高的绿色健康环保材料,把好材料关,避免材料对河道形成污染。
第二,政府要负起责任,采取科学合理的废物排放举措。
要召集专家进行系统分析
论证,听取群众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政策,推进日生生活中产生
垃圾的分类处理,既能够有效合理利用垃圾,变废为宝,也能够减轻垃圾对环境
的危害程度,提高了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第三,监管部门要强化对企业污水排放的监管。
根据之前的监管经验来看,相关污水排
放企业熟悉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时间、频次和内容,能够进行事前准备,在检查
现场呈现出来的是质量达标的废水,给监管部门造成水质按标准排放的假象。
待
监管部门离开后,又往河道内排放不达标的废水,造成河流水质的降低。
针对该
类情况,要大力推进“四不两直”式的检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
直插现场,随机选择时间,在第一时间内精准掌握企业排放废水的质量等详细资料。
针对违规企业,要依法依规严格处理,责令企业停产整顿。
通过监督企业引
进先进的污水净化排放设施设备,加大对相关人员的警示教育力度,提高相关人
员的重视程度,也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废水排放操作侧规范性、科
学性和有效性。
3.3加大水文监测力度
在河道治理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水文监测是重难点,要加强重视,从多个方
面统筹,把水文监测作为河道治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
理方案,保证治理措施的可行性。
河道清淤工作具有很高的难度,操作性较差,
要成立清淤工作的水文监测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组。
另外,气象部门和环境部
门必须要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在人工现场观察的同时,科学使用在动在线监测以
及卫星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进项区域内水文情况的监测,严格开展数据的记录分析,据此及时调整前期制定的方案和措施,实现我们既定的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
污水治理的目的,发挥好水利工程的功用和价值。
结束语
河道治理是水利工程中工作难度高,工程施工复杂的一项工程,要综合分析
施工过程中的要素和各个环节,做好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注重使用
信息化手段,着力提高工作人员水平,综合施策,既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柏棉.中小河流河道护坡治理工程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22(09):359-360,363.
[2]莫启导.城市河道水体生态疏浚综合治理的实践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2(09):253-255,269.
[3]覃仁浩.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J].珠江水运,2021(23):72-73.
[4]刘春华.基于河道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评价——以辽宁大凌河流
域为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2):168-171.
[5]朱金平.雷诺护垫技术在河道护坡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1,
7(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