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及西安联络线静态报告-定稿[1]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及西安联络线静态报告-定稿[1]分解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及西安联络线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下行K950+800-K952+850)(上下行K1038+945-K1054+463)西安铁路局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目录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 (1)
郑西客专西安联络线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 (10)
附表:
1、华山北站静态验收问题汇总表 (35)
2、西安联络线静态验收问题汇总表 (42)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
(下行K950+800-K952+850)
一、郑武客专引入荥阳线路所(荥阳南站下行平行渡线)工程建设概况
郑武客专引入荥阳线路所(荥阳南站下行平行渡线)工程自2012年8月6日启动以来,完成了下行平行渡线DK22+241.35-DK23+470.00范围内有碴线路及道岔的施工,共计完成荥阳南站东岔区5#1组1/41高速道岔、19#1组有碴道岔的铺设和下行平行渡线950m有碴线路的铺设,工程于2012年9月15日结束,历时41天。

二、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
荥阳南站下行平行渡线设计为单线有碴联络线线,与正线线间距5m,站内最大纵坡为3.19‰,长度为904.45m,其余为平坡。

通过5#1/41高速道岔直股联通郑西联络线,曲股与正线7#1/41高速道岔联通,7#1/41高速道岔曲股设计时速160KM/H。

三、静态验收依据
(一)施工设计文件
1、经批复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初步设计文件(修改初步设计)
3、审核合格的施工图(变更设计文件)
(二)设计规范
1、《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
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3、《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
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
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7、《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8、《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9、《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11、《关于发布《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十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8)147号)
(三)验收标准
1、《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
[2005]160号)
6、《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
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6]189号)
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9、《时速200公里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
(四)施工指南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2、《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5)
6、《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7、《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8、《关于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曲线超高设定的指导意见》
(五)技术条件、其他标准
1、《关于印发“客运专线300-350km/h轨道不平顺管理值
审查意见”的通知》(科技基[2008]65号)
2、《客运专线道岔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5]135号)
3、《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
4、《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
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
6、《350km/h客运专线60km/h钢轨暂行技术条件》
7、《350km/h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
8、《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暂行技术条件》
9、《WJ-8型扣件组装暂行技术条件》
10、《350km/h客运专线特级碎石道砟暂行技术条件》
11、《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2008)
12、《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
13、《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
1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四、静态验收机构组成
根据《郑西客运专线(西安局管内)工务工程静态验收实施方案》(西铁建函[2009]455号)和《郑西客专工务工程专业静态验收实施细则》(西铁工函〔2009〕562 号)文件精神,西安铁路局和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郑西公司)联合成立了静态验收组织机构。

郑西客专(西安局管段)工务工程静态验收机构由领导小组、验收工作组和专业组组成。

1、领导小组。

组长:西安铁路局副局长张西民
副组长: 郑西公司郝东周
成员:西安局:张平福、邓苏、刘惠军;郑西公司:孟飞彪、李兵选、李本;铁一院:尹春发;中铁二十三局:白毅平;中铁一局:马海民;中铁电化局:李同茂;中铁十七局:孙中林;第三监理站:刘梦然;客北环监理站:宋玉库。

2、验收工作组。

组长:西安铁路局张凤林
副组长:郑西公司孟飞彪
成员:西安局:宿星、程振安;郑西公司:李兵选、李本;铁一院:尹春发、钱耀峰、白存仓;中铁二十三局:白毅平、刑兆伟、谢书渊;中铁一局:马海民、赵忠保、窦忠孝;中铁电化局:李同茂、董长生、田潘厚;中铁十七局:孙中林、毛承祖、王宇;第三监理站:刘梦然、闵绍德、孙宝林、邓凯、武建军;客北环监理站:宋玉库、张伶、葛超。

3、专业验收组。

结合郑西客专西安局管段工程实际,工务工程静态验收分设轨道、
路基、桥涵、精测网四个专业组。

五、静态验收情况
(一)验收范围
本次华山北站工务工程静态验收范围为下行线K950+800-K952+850段轨道、路基工程,轨道工程主要包括5组高速道岔和华山北站站内下行正线。

(二)验收过程
按照部统一安排和部署,本工程采取随工验收的方式,即完
成一道工序,验收一道工序,施工与静态验收密贴结合起来,静态验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当中。

2009年12月27日,西安局轨道、路基专业组组织西安工务段及相关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了收尾验收。

1、轨道专业:
2009年11月17日-12月26日安排专门人员参与施工全过程,进行随工验收,2009年12月27日路局组织进行了收尾验收。

2、路基专业:
2009年11月17日-12月26日安排专门人员参与施工全过程,进行随工验收,2009年12月27日路局组织进行了收尾验收。

3、桥涵专业:
上次已验收。

4、精测网专业:
上次已验收。

(三)存在问题
1、轨道专业
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影响联调联试,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内业: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5组高速道岔锁定轨温未进行整理。

二是站内下行正线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未整理。

三是缺少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初始值记录,线间距测量值记录。

四是竣工资料未整理完成。

(2)外业:
①轨道几何尺寸:轨道几何尺寸没有超临修值处所,超验标处所66处,其中2#道岔13处,3#道岔9处,5#道岔11处,8#道岔9处,10#道岔14处,华山北站内下行正线线路超验标处所10处。

②扣件:扣件扭力矩不足或弹条不密贴平均比率为40%左右。

③焊缝:探伤质量达标,焊缝平直度在0-0.2mm之间,全部质量达标。

④轨下基础:满足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

⑤无缝线路和道岔:华山北站内下行正线无缝线路缺少位移观测桩和位移观测标尺,5组高速道岔缺少位移观测桩和位移观测标尺。

2、路基专业
下行线检查共发现问题8件,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影响联调联试,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K950+800-K952+850共计16处整体道床有0.5mm贯通缝,主要集中在087#-089#接触网杆间。

2、K951+120左侧路肩斜裂2处/1.5mm,最大宽度3mm。

3、093#接触网杆小里程端第12、14位双块式轨枕处道床贯通缝2条,最大宽度0.5mm。

4、K952+480前后左侧道床底部浇筑缺陷约10*10cm2。

5、K952+490左侧路肩斜裂2条,长度约1米,最大宽度2mm。

6、K952+650道床贯通缝1条,长度约1米,最大宽度2mm。

7、接触网杆069#-075#接触网杆间道床表面不平整,K952+700前后20m枕头处不平整,易造成积水。

8、华山北站下行与上行线间混凝土铺面裂损处所较多,雨水渗入影响路基稳定。

3、桥涵专业
上次验收存在问题已整改复验。

4、精测网专业
上次验收存在问题已整改复验。

六、静态验收结论
轨道结构和几何状态满足相关验收标准要求,总体质量合格,具
备联调联试和动态验收条件。

七、静态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意见
1、华山北站轨道几何尺寸超验标处所整改问题,设备管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参加,2010年1月1日前对轨道几何尺寸超验标精调到位。

2、华山北站新铺设5组正线高速道岔直尖轨第4连接杆至尖轨跟端内拱,轨距轨向超标问题,郑西公司协调责任施工单位加强工、电联调,邀请道岔生产厂家现场指导,2010年1月1日前
完成整改。

3、华山北站新铺设5组正线高速道岔,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在2010年5月1日前进行无缝道岔应力放散。

4、华山北站8#道岔叉心后曲股采用60mm宽焊缝技术,需做型检报告。

5、对道床板、路肩及线间封闭层裂纹问题,需及时进行处理。

6、郑西公司组织施工单位2009年1月5日前整理并移交工务工程竣工资料。

附表1:华山北站静态验收问题汇总表
主管局长:工务处处长: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郑西客专西安联络线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
(上下行K1038+945-K1054+463)
一、客专联络线设备基本概况
新建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西安局管内临潼东~窑村段联络线(中铁电化局段)K1038+945-K1054+463段全长15.518Km,其中新建特大桥上下行各1座。

郑西客专临潼东~窑村段联络线轨道结构类型采用有碴轨道,钢轨采用60kg/m、U71Mn无螺栓孔热轧新钢轨,按照轨条长度铺设分区段锁定无缝线路,工地钢轨焊接采用铝热焊,轨道扣件采用国产Ⅱ型弹条扣件,与临潼东站内5、6道连接铺设1/41可动心道岔(有碴道床)。

二、客专联络线设备主要技术标准
联络线设计为双线,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1600m,正线最小线间距5m,最大坡度12‰,区段最大速度:200km/h。

三、静态验收依据
(一)施工设计文件
4、经批复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5、初步设计文件(修改初步设计)
6、审核合格的施工图(变更设计文件)
(二)设计规范
12、《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
1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
14、《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1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16、《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17、《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18、《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19、《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20、《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3]205号)
(三)静态验收标准
10、《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
14、《郑西客专工务工程专业静态验收实施细则》西铁工函
[2009]562号
15、《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2007)
四、静态验收机构组成
根据《郑西客运专线(西安局管内)工务工程静态验收实施方案》(西铁建函〔2009〕455号和《郑西客专工务工程专业静态验收实施细则》(西铁工函〔2009〕562号)文件精神,西安铁路局和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郑西公司)
联合成立工务专业静态验收组织机构。

1、验收领导小组。

组长:西安铁路局副局长张西民
副组长: 郑西公司郝东周
成员:西安铁路局、郑西公司、铁一院、中铁一局、中铁电化局、天佑监理站相关人员。

2、验收工作组。

组长:西安铁路局张凤林
副组长:郑西公司孟飞彪
成员:西安铁路局、郑西公司、铁一院、中铁一局、中铁电化局、天佑监理站相关人员。

3、专业验收组。

工务工程静态验收分设轨道、路基、桥涵三个专业组。

五、静态验收情况
(一)验收范围
郑西客专西安局管内临潼东~窑村段联络线K1038+945-K1054+463段轨道、路基、桥涵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