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补肾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补肾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补肾活血化瘀法多用于中医内科临床治疗,目前已报道补肾活血化瘀法
在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性痴呆症、代谢综合征等内科疾
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补肾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进行阐述。

关键词:补肾;活血化瘀;中医;疗效
引言
肾气亏虚是血瘀的重要原因。

血瘀多见于中老年人,而肾气虚亦随年龄加重。

补肾活血化瘀法多用于中医内科临床的治疗。

气为血之帅,补肾活血化瘀法在瘀
血证相关疾病中降低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从而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目前已报
道补肾活血化瘀法在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性痴呆症、代
谢综合征等内科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补肾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
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

1 补肾活血化瘀法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
研究表明,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瘀血证的机制包括: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内皮
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 的活性与表达、舒张血管平滑肌、保护血管平滑肌、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凝集、血管再生与重塑等。

这些分子机制,使补肾活血化瘀
法在多种疾病中发挥抗血小板、抗动脉粥样硬化、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近年来补肾活血化瘀法应用于多种内科疾病并取得良好疗效。

2 补肾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补肾活血方药组成主要为熟地黄、肉苁蓉、山茱萸、制何首乌、巴戟天等补
肾填精药,远志、茯苓、荷叶、石菖蒲等具有化痰醒脾功效的药物,地龙、川芎、丹参、红花、山楂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药物以及甘草等调和药物。

目前已报道补
肾活血化瘀法在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性痴呆症、代谢综
合征等内科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1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 是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心脑血
管疾病的基础,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高脂血症为本虚标实之证, 虚为脏腑虚损, 其中以脾、肾为主, 实则为痰瘀胶结。

人到中年以后,肾气逐渐虚衰,故临床
上常于中年后出现高脂血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

因此, 脾肾两虚
是高脂血症的本质, 瘀血、痰浊则是脾肾两虚的病理产物。

治疗高脂血症的处方为:黄芪、茯苓、炒白术、何首乌、枸杞子、黄精、菟丝子健脾补肾, 昆布、泽泻、炒决明子利湿降浊化痰, 当归、丹参、赤芍、山楂活血祛瘀, 全方配伍, 标本同治, 从而起到降脂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药方中多味中药具有改善脂质代谢, 抑制外源性脂质吸收,
抑制胆固醇、甘油三酯内源性合成, 促进体内胆固醇的排泄, 抑制血小板聚集, 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例如:黄芪可提高肌体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含量的活力;泽泻、昆布有明显的降 TC 和 TG 的作用, 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山楂能降低低密度
脂蛋白( LDL)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等。

因此,上述药方通过扶正增强
脾肾功能,改善脂质代谢。

2.2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 (DN) 是糖尿病 (DM) 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
病人生活治疗以及预后。

因此,临床上及时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肾病尤为重要。

西
医对 DN 的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调脂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摄取优质低蛋白饮食等综合方法。

然而,上述药品有发生干咳、肌无力、肌
肉疼痛等不良反应的概率,因此限制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髓,DN 是糖尿病的最终结局,是诸病穷及肾脏的最佳例证,病位要在肾,同时涉及全身各个脏器。

DN 属中医学“腰痛证”、“消渴证”
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多发人群为老年人,且多为气血两虚或肾虚。


期DN 是由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造成的。

气血亏虚,阴虚血行艰涩,气虚血运无力,血液运行不畅造成的瘀血阻络。

故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

以现代药理来分析,补肾活血化瘀法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纠正糖尿
病患者肾脏病变微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损伤,进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研究发现,对于早期 DN,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的方法治疗,治疗有效率达 88%。

因此,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无毒副作用、疗效高、疗程短等显
著特点。

2.3 老年性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产发病率逐渐上升。

老年痴呆
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弱,伴随着语言、认知、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出现功能
性障碍,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西医治疗中,虽然患者接受了脑循环
代谢改善剂、多种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肽类的药物,但其治疗效果确不理想。

中医学认为血管性痴呆是中风后痴呆的一种形式,脑是其主要的病变部位。

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学者们指出老年痴呆大
多因为老年机体虚衰,脏腑功能虚弱,阴阳平衡失调而引起肾虚,因此治疗中应
尽量补肾活血化瘀。

方剂中何首乌、菟丝子、山茱萸、黄精、补肾填精益髓;远志、泽泻、菖蒲、茯苓泻肾浊,消毒化痰;桃仁、川芎活血化瘀,缓解气息郁;
黄芪补益肺脾之气,气行则血旺。

因此,补肾活血化瘀法保证了血脉畅通,改善
患者精神状态,机体虚衰得到明显的改善。

2.4 老年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MS )是集肥胖、血压升高、糖脂代谢紊乱为一体的综合征,近年
来由于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MS发病率逐年升高。

MS涉及多器官多系
统病变,目前治疗以各种化验指标异常的对症治疗为主。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内科临床治疗的特点,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对MS
多种途径综合干预的原则。

中医学认为,肾虚血疲是老年MS疾病病机,应用构
祀子、冤丝子、杜仲补肾固本培元; 黄茂大补元气以助气行血; 三棱、羲术破血逐疲; 山碴既可行血中之滞, 配以获等又能健脾行气消积;当归、川芍、赤芍、泽兰
活血化疲。

现代研究证实山碴、水蛙均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研究表明,应用了
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后,老年M S 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均有不
同程度的改善,具有良好的疗效。

2.5其他疾病
补肾活血化瘀法还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用秦芜二姜黄、威灵仙、伸筋草等, 活血化寮主要用丹参、赤芍等。

在临床上采用补肾强骨、活血化寮通络之法, 达
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在血管性痴呆中通过应用补肾活血化瘀方药联合尼莫地平对
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血脂代谢水平,同时治疗后痴呆病
情(MMSE、ADL 评分)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补肾活血化瘀法还在肝硬化患者
中具有调节免疫力的作用。

结语
综上,补肾活血化瘀疗法通过降低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抗血小板、保护血管内皮等机制,在上述多种疾病中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这些机制的研究为其应用于更多的内科疾病提供了可能,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同时,补肾活血化瘀疗法可为减缓衰老,养生保健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黄立刚.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11)
[2] 李明伟,李同军.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0)
[3] 赵延龙.活血化瘀法治疗疼痛性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10)
[4] 张晓红.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17(S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