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线损管理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线损管理浅析
摘要: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线损率的高低综合反映
了供电企业的系统设计、设备运行、经营管理水平。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后,
经本人多年来的工作总结,发现农村配电网损的大部分损耗电量都是损耗在低压
线路上,因此,如何降低低压台区线损,搞好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低压线损;管理
1 低压线损的组成
线损分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
管理线损通过管理和组织上的措施来降低;技
术线损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降低。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
电力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
以
下就供电企业如何降低线损谈几点主要措施。
目前,农村台区低压线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1 抄表差错,估抄、漏抄、错抄造成供售电量差异,人为形成电能损耗;
1.2人为窃电,使电力企业少计售电量;
1.3 线路或接户线接头处接触不良,形成损耗;
1.4 电能表或互感器的误差造成计量失真;
1.5 绝缘子被击穿或绝缘子表面污秽等原因,导致低压线路漏电或放电;
1.6 树木、攀藤植物等对线路攀触,致使线路对地放电;
1.7 台区导线、电缆线径偏小发热造成电能损耗;
1.8 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加;
1.9 对台区临时用电虚报、瞒报,少计售电量;
1.10 线路中一些未装表计量的有线电视放大器;
1.11 电能表自身的损耗。
2 降低低压线损的措施
通过对农村低压线损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线损管理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
多种手段,因地制宜。
本人在从事乡村供用电管理工作多年,就以往的工作经验
来看,降低线损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
2.1 降低低压线损的措施
因管理原因造成的电能损失在整个线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农村电网改造虽
已全部结束,户表也已安装。
但由于对农村供用电管理上的相对滞后,农村无表
临时用电,窃电现象依然存在,是造成网改后农村台区线损偏高的主要原因。
2.1.1 改革农村用电管理体制,电力企业不定期地进行用电检查,开通举报电话。
实行抄表轮片制,杜绝人为因数,降低管理线损。
2.1.2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职工的
企业主人翁精神,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
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
企业利益与自身密不可分,降损工作就有了实施的基础。
2.1.3完善线损指标管理,实行线损管理动态考核,对降低线损率起到至关重
要的作用。
为使低压线损指标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应对台区低压线损进行理论
计算。
依据上年线损完成情况与理论线损计算结果,预测今年台区负荷发展情况,科学地制定本年度低压线损指标。
并在实施过程中,每一季度进行修正,使线损
指标更加合理,更加便于操作考核。
2.1.4结合标准化台区建设,完善各项用电指标管理。
供电所指标管理应包括
低压线路的理论线损指标,管理线损指标及综合损失指标;低压电压合格率以及
电能表的校验轮换率指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指标;电能表实抄率,电费核算差
错率等。
这些指标制定要科学,并层层分解落实,确保线损率的降低。
2.1.5同时加大线损考核力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改革绩效考核模式,低压
线损考核办法,把工作成绩与奖金挂钩,重奖重罚,严格兑现,促使其加强管理,降低线损。
2.1.6 开展线损分析,通过每月分级统计低压线损,对线损完成情况进行综合
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降损活动,以控制线损的升高或波动。
线损分析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电能平衡分析。
就是对供电量与售电量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电能偏差,使计量装置保持正常运行。
b.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能看出管理上差距和可能存在
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c.与历史同期比较分析。
用电负荷与季节变化有较紧密的关系,与历史同期
的线损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
d.与平均水平(累计线损率)比较分析。
一个连续较长时间的线损平均水平,能够反映线损的实际情况。
通过与这个水平比较,就能发现当时的线损是否正常。
2.1.7全面加强营销精细化管理。
加强营销精细化管理,规范农村用电秩序,
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
因此,加强农村营销精细化管理,实现营销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杜绝各种人为管理漏洞,对降损起到关键作用。
a.规范抄表时间。
实行统一的抄表时间,可以减少因抄表时间差造成的线损
波动,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月线损。
b.严格抄表管理。
严格抄表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坚决杜绝估、漏、错抄。
实行轮抄制度,抄表员每一季度或半年进行换台区抄表,减少人为抄表误差。
c.加强计量管理。
对农村用电计量装置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台账,按时进行
校验。
推广使用电子式电能表,不定期进行用电计量装置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表计,减少计量误差引起的电能损耗。
d.加强用电检查。
制定详细的用电检查计划,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用电普查和
用电稽查。
重点打击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并采用技术手段强化防窃电管理。
加
大用电宣传力度,使依法用电深入人心,形成依法用电的良好氛围。
e.以营销精细化管理为标准,强化基础资料建设与收集。
加强线路和台区各
参数的收集整理,确保数据准确及时,为制定台区线损指标提供可靠保证。
f.规范低压用电管理。
制定临时用电制度,严格业扩管理流程,以及用电变更手续。
不断完善农村用电管理,使农村用电规范化。
g.做好需求侧分析。
对临时和季节性用电的设备进行统计,合理地进行负荷
调整,保证配电变压器的经济高效运行。
2.2 降损的技术措施
针对电网电能损失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能以少的投资取得最大节
电效果,实现多供少损,提高电网经济效益的目的。
2.2.1改善电网结构。
由于农村特殊地理环境,超供电半径供电,线路迂回供电,在农网改造后并没有全部解决。
而电网结构对线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在电
网的规划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电源应设在负荷中心,线路
由电源向周围辐射。
农村由于住户分散,相隔较远,更要使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负
荷的中心位置。
合理布局,缩短供电半径,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
0.4kV线
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0.5km。
农村配电变压器设计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
的要求进行设置。
2.2.2科学选择导线截面。
增加导线截面会降低导线电阻,减少电能损耗和线
路压降。
但考虑到经济原因,在选择导线截面时,应按从线路首端到末端,从主
干线到分支线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阶梯型导线截面。
低压主干线按最大工作电流
选取导线截面,禁止使用单股、破股线。
2.2.3及时调整三相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加。
每月不定期、多时段对配变三相负荷进行测量,对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超过允许值
的配变,及时调整三相负荷。
2.2.4因地制宜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的高低对电能损失的影响非常大。
功
率因数低会增加输、配电线路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功率因数降低,还
使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加,结果在负载端的电压下降,会严重影响电动机及其他用
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特别在用电高峰期,功率因数太低,会出现大面积电压偏低,用电设备不能启动。
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主要有:
a.采用降低各变电、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改善其功率因数以提高自然
功率因数。
b.采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根据目前农村台区现有状况,在配电变压器
低压侧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在负荷大的线路上若干点并联补偿电容器进行补偿
和在容量大的电动机上进行随机补偿。
投资小,效果也较为明显。
2.2.5现在农村台区,机械式电能表还在继续使用,这相应增加了台区电能损耗。
更换新型电子式高精度电能表,减少电能表的电能损耗,是电力企业今后计
量的必选。
定期开展夜间巡视线路,检查绝缘子和导线接头有无发热打火现象;
定期登杆清扫,擦拭绝缘子上的污垢,防止绝缘子脏污、闪络,以减少不必要的
电能损耗。
3 结束语
农村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着手。
在农电改革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和改进,根据不同农村台区的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电业人的聪明才智,不畏艰苦,用自己的努力把线损降下来,为电力企
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