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复习测试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弊在赂秦()
2、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3、不赂者以赂者丧()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7、举以予人()8、然后得一夕安寝()9、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1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11、理固宜然()12、此言得之()
13、终继五国迁灭()()1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5、始速祸焉()16、后秦击赵者再()17、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18、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9、诚不得已()2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1、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2、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4、日削月割( )
25、苟以天下之大()2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
2、举以予人()
3、其势弱于秦()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苟以天下之大()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四、名句默写
1.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 ______”,
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结尾借古讽今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
训的主旨。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武力抗秦到底的句子是:
————,———————,———————。
3、“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浓缩为
“————————————————“11个字。
参考答案:四: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暴霜露,斩荆
棘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惜其用武而不忠也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忠也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