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饮加味薰洗与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外涂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对比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皮肤病,是内外因共同作用引起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描述肛周湿疹为“风湿客于谷道,形如风癣作痒,破流黄水浸淫,遍体微痛”的症状,并载:“此症初如粟米,而痒兼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

由脾胃湿热、外受风邪,相搏而成。

”[1]表明肛周湿疹的发病与风、湿、热邪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肛周常见皮肤病,与自身体质有很大关系。

该发病部位较为特殊,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效果常不理想,且易复发。

结合经验积累,笔者发现对慢性肛周湿疹患者进行地黄饮加味薰洗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笔者通过分组研究,探究地黄饮加味薰洗的方法和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外涂疗法在慢性肛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见下。

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本科被确诊为慢性肛周湿疹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为20-50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大都在2个月以上。

以肛周皮肤增厚、色素缺失、呈灰白色、苔藓样变、皲裂、抓破流血水为主要临床症状。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地黄饮加味薰洗的方法治疗。

药物组成为:生地20g、丹皮15g、玄参15g、熟地20g、当归30g、炙甘草10g、僵蚕12g、白蒺藜12g、红花6g、苦参15g、白鲜皮30g、何首乌20g,将上述中药加水1500-2000ml,先浸泡30min,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煎20min,过滤取汁,趁热先熏10min,待药物温度降至25℃-30℃后,坐浴15min,2次/日,早、晚各1次。

对照组采用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外涂的方法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为:温开水(水温为25℃-30℃,不宜过高)清洁肛周后,在病变区域均匀涂抹适量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2次/日,早、晚各1次,2周后观察疗效。

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烟、酒、鱼腥发物,保持肛周局部清洁、干燥。

3 疗效标准
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痊愈:阳性症状、体征消失,可留有色素沉着;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偶有瘙痒,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统计学分析
利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两组患者的每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随后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值进行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明显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患者中29例治愈,有效率96.7%,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试验。

对照组30例患者中20例治愈,有效率66.7%,9例无效,1例未完成试验(因外用药膏后发生过敏反应,停用药膏)。

由此说明,两组方法对于慢性肛周湿疹都有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论
肛周湿疹病变多局限于肛周皮肤,也可延及会阴及外生殖器等部位[2]。

以局部皮肤潮红、丘疹、渗液、糜烂、剧烈瘙痒或皮肤表面粗糙、肥厚、苔藓样变、色素脱失、皲裂为主要临床表现[3]。

肛周湿疹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期以红斑、丘疹、丘疱疹、灼热瘙痒、抓破滋水淋漓,浸淫成片为主要临床表现[4]。

亚急性期以瘙痒、糜烂、渗出为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期以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皲裂为主要临床表现[5]。

肛周湿疹中医称之为“肛门湿疡病”、“肛周风”,与风、湿、热邪有关。

慢性肛周湿疹主要为血虚风燥,主因久病伤阴、伤血,血虚风动,导致皮肤肥厚,瘙痒剧烈,甚至皲裂。

中药外洗可使局部和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和吞噬功能增强,可减轻疼痛,促使局部炎症消退[6]。

地黄饮出自《医宗金鉴》,其主要功效是凉血润燥,祛风止痒。

地黄饮加味中生地、丹皮、玄参清热凉血、滋阴活血,熟地、当归、何首乌养血补血,僵蚕、白蒺藜、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止痒。

全方共奏养血活血,清热止痒的功效。

通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得出结果:两组方法对于慢性肛周湿疹都有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地黄饮加味薰洗的方法应用于慢性肛周湿疹的治疗中取得的效果更佳,更具有在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森,侯勇.肛周湿疹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7):
96-98.
地黄饮加味薰洗与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
外涂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对比观察
孟晓霞
(山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 太原)
摘要:目的通过地黄饮加味薰洗与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外涂两种方法对慢性肛周湿疹的治疗,对其疗效及治愈后复发情况进行对
比观察。

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慢性肛周湿疹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地黄饮加味薰洗。

对照组30例,予以顺峰康
王酮康他索乳膏外涂。

疗程2周,2周后进行疗效评估,并对治愈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了解其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
临床治愈29例,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试验,6个月后无复发。

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0例,9例无效,1例因发生过敏反应未
能完成试验。

说明两组方法对于慢性肛周湿疹都有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用地黄饮加味
薰洗的方法治疗慢性肛周湿疹优于对照组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外涂治疗。

关键词:慢性肛周湿疹;地黄饮加味;薰洗;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外抹;对比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70.129
·中医中药·
(下转第185页)
使副交感神经占优势,有利于吴茱萸药性、药味的发挥。

贴敷涌泉穴能明显缩短患者入睡时间,延长实际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可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6];同时可避免口服用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胃肠道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胡来.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贴敷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
杂志,2015,31(2):100-101.
[2] 马新梅,黄玉芬,黄雪屏.中药沐足加穴位按摩治疗住院患者睡眠障碍
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7B):66-68.
[3] 宗丽春,季向东.足浴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护理
研究,2010,24(2A):327-328.
[4] 张斌斌,李秀彬.中药足浴联合针刺治疗轻度失眠40例[J].世界最新医
学信息文摘,2015,15(42):107.
[5] 孙玉芝.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临床应用概述[J].中医外治杂
志,2009,18(2):53-54.
[6] 孟琴秋.吴茱萸粉涌泉穴贴敷对骨科患者术前睡眠的影响[J].上海针灸
杂志,2014,33(12):1127-1128.
[2] 邓文玲.自拟湿疹方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
息文摘,2015,15(10):105-106.
[3] 孙弋淇,杨向东,赵希忠.肛周皮下神经游离挂线术治疗肛周湿疹的临
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244-245.
[4] 李亚栋,梁秀秀.亚甲蓝局部封闭配合激光电灼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
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1):92-93.
[5] 陈双,赵兴涛,刘悦真.蓝科肤宁联合除湿止痒膏治疗儿童肛周湿疹的
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5):109-113.
[6] 潘志芸.芒硝外洗配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肛周湿疹60例[J].实用中
医药杂志,2008,24(6):35.
的是生命,为生命负责,同时面对的患有疾病的人群需要关心与同情,需要平等、需要尊重。

临床带教老师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注重培养实习护生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爱心、耐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位患者,为生命负责,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3.3 专业思想
带教老师应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临床带教老师的专业思想对实习护生产生直接影响,包括影响其实习效果、工作态度、今后专业思想,临床带教老师应引导实习护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认识护理专业的价值及社会作用与地位。

4 结论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首个实习科室对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影响尤为重要,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道德价值观导向,对护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整个职业生涯,所以培养提高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素质是培养优秀护理工作者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梁丽.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期望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旬刊,2013
(6):163-165.
[2] 田红艳.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影响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导
报,2010,16:99-100.
[3] 侯红.临床带教中要注重护生慎独精神的培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6,16(14):289-290.
实际劳动为薪酬发放的主要依据。

要让医生的劳动付出体现在薪酬收入上。

现有的公立医院都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因此在各个医院绩效过程当中要看每个科室的创收比例,科室对医院的贡献度,儿科恰恰最少,所以在医院里面儿科医生收入肯定低。

这样的利益分配机制难能谈得上合理,应该给予儿科等创收能力较弱的科室一些倾斜,提高基层儿科医生的待遇。

3.3 要建立社区儿科医师队伍,完善三级转诊体系
在这一制度下,社区医生看完后向上级医院转诊,专科儿童医院承接门诊预约,缓解儿童只能“扎堆”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的现状。

要鼓励儿童专科医院在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开设门诊部,或者向二级医院、社区医院输出品牌和管理,让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3.4 提高儿科医生的职业尊严,严惩医闹
严惩医闹是目前能快速缓解儿科医生紧缺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儿科医生虽然稀少但并不受保护,这不仅是因为儿科医生难招难留,更是因为在暴力袭医的事件中,儿科医生受到伤害的比例最大。

只有把儿科医生的地位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的医学生选择儿科专业。

总而言之,要重视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朱余德.浅析儿科医疗纠纷的成因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13,13(09):120-121.
(上接第180页) (上接第181页) (上接第18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