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初中化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的科学。

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种。

2.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3.近代化学:英国科学家提出了,意大利科学家提出了,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

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了,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的方向发展。

5.纳米铜具有性;用的高分子薄膜做鸟笼;单晶硅为
和提供了基础材料;用制成的船体,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表现为、、等。

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
、等。

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例如:点燃蜡烛时,是物理变化,而
是化学变化
2.重点实验
(1)水的沸腾:左图仪器名称
实验现象:
此变化是变化
(2)胆矾的研碎:
右图仪器的名称:、
硫酸铜晶体:俗称和颜色和状态:
实验现象:
(3)胆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操作)
现象是:
向硫酸铜溶液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
(4)如图:颗粒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整个实验中产生的
现象:
文字表达式:
试管中:
烧杯中:
从理化角度解释烧杯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3.物理性质:
性质包括:
化学性质:
性质包括:
物理性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4.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5.记住下列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氢氧化钠溶液色液体盐酸色液体
胆矾溶液(硫酸铜溶液)色液体氢氧化铜色固体溶于水
氧气是一种、的体;水是一种的体;铁和铝色体
6.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
7.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利用其性质乙醇可做燃料,利用乙醇的性,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白色,硬度,有气味,溶于水,密度;
2.燃着时:
(黑烟是)火焰分为、、三层;温度最高;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的,另一个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
3.熄灭后:冒,点燃白烟,蜡烛。

白烟是。

二、验证蜡烛燃烧的生成物
(1)在进行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验证燃烧后生成了水的方法是
(2)验证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3)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三.证明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的方法:
四、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五、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资料:(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2.右图用法收集呼出的气体,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
片一般是,使用时应将
3.检验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不同的方法
步骤:将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现象:
结论:
结论的判断依据:。

4.检验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不同的方法
步骤: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的气体的样品中各

现象:
结论:
判断依据:。

5.检验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的不同,
步骤:取两块,对着其中一块,
对比观察两块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现象:
结论:
结论的判断依据:。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写出下列仪器用途及注意事项(按教材P150-151教材内容写):
1.试管:注意事项:
2.烧杯:
注意事项:
3.量筒:注意事项:
4.集气瓶:注意事项:
5.酒精灯:
注意事项:①绝对禁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②绝对禁止
用;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嘴去吹;④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扑盖;⑤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⑥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加热物体。

6.胶头滴管、滴瓶:①胶头滴管用于。

②滴瓶用于。

注意事项:①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不要或,防止
②不要把胶头滴管放在或其他地方,以免;
③用过的胶头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用水冲洗),以备再用,严禁用滴管再吸取其他试剂。

7.铁架台:用于,一般常用于
8.试管夹:注意事项:①从往上套,夹在
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②不要把大拇指按在试管夹柄上。

③防止烧损和腐蚀。

二、有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1.不能药品,不要把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量(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即可。

3.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要随意,更不要实验室,要放入。

4.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见教材):补充:酒精是易燃液体,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二)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中)
(1)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仪器:
操作:先把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以后,再把
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仪器:或
操作:为避免药品,可先使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钥匙小心的
然后使试管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
§、右图是往试管里
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中)
(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取用,首先要胶头内的空气,吸取药品,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

步骤:①瓶塞放在实验台(防止)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手心
(防)
③瓶口紧靠试管口,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防止)
④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

(防止某些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与空气中的某些
成分反应或挥发到空气中,同时打开多个试剂瓶后还容易盖错瓶塞)放回处
(便于下次使用)
(3)一定量的液体可用和。

步骤:选合适规格的量筒、慢注、滴加。

注意事项:①接近刻度时改用滴加;
②读数时,量筒必须,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
③若仰视则读数比真实值,量取的液体体积
偏,俯视则读数比真实值,量取的液体体积偏。

(三)物质的加热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1)仪器:、试管夹、
(2)注意事顶:①试管壁应
该,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

②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然后
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③试管口不要对着;
④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或用冲洗。

(3)试管炸裂原因:①②
③④
2.给试管中固体加热
(1)仪器:、铁架台、
(2)注意事项:用的试管,试管倾斜,用试管夹夹住离处,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先,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集中加热,加热后不能。

(四)连接仪器装置
1.把导管插入橡胶塞,应将导管从橡胶塞的头插入,在
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
容器放在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

2.检查装置气密性
①操作方法:装置,将浸
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手后,导管口有,稍停片刻,,说明装置不漏气。

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要找原因,如是否应
,直至不漏气才能进行实验。

②用理化知识解释烧杯中导管口产生现象的原因:
解释松手后导管内液面会上升形成一段液柱的原因:松手后,
管内温度,由于有气体逸出,气体量,压
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沿导
管上升。

(五)洗涤玻璃仪器
洗涤试管,可用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
动,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

洗过的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