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灌注桩施工顺序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基础施工技术,它具有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顺序。
一、施工准备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桩的类型、数量、长度等设计要求。
然后,平整场地,确保施工场地坚实、平整,便于桩机的移动和施工操作。
接着,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桩位的准确位置,并设置好控制桩和水准点。
同时,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钢筋、混凝土、钻机、泥浆泵等,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
此外,还要设置泥浆池和沉淀池,用于储存和处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泥浆。
泥浆的作用是护壁、排渣和冷却钻头。
二、护筒埋设
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位、保护孔口、防止地面水流入孔内和保持孔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护筒一般采用钢板制作,其内径应比桩径大 200 400mm 。
埋设护筒时,先在桩位处挖出比护筒外径大 80 100cm 的圆坑,然
后将护筒放入坑内,调整护筒的中心位置和垂直度,使其与桩位中心
重合,偏差不超过 50mm ,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1% 。
最后,在护筒周
围分层回填黏土并夯实,以固定护筒。
三、钻机就位
将钻机移动到桩位处,调整钻机的位置和水平度,使钻头对准桩位
中心。
同时,连接好泥浆循环系统和水电供应线路。
四、泥浆制备
根据地质情况和钻孔要求,制备合适的泥浆。
泥浆的性能指标包括
比重、黏度、含砂率等,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钻孔过程
中的护壁效果和排渣能力。
五、钻孔
启动钻机,开始钻孔。
在钻孔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情况控制钻进速
度和钻进压力,避免过快或过慢钻进导致孔壁坍塌或钻进困难。
同时,要不断向孔内注入泥浆,保持孔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以起到护
壁作用。
当钻至设计深度后,进行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清除孔底的沉渣,保
证灌注桩的承载能力。
清孔的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和掏渣法等。
六、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在钻孔的同时,可以进行钢筋笼的制作。
钢筋笼一般在钢筋加工场地分段制作,然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主筋间距、箍筋间距、钢筋笼直径和长度等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主筋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应错开布置,以保证钢筋笼的受力性能。
安装钢筋笼时,用吊车将钢筋笼吊起,缓慢放入孔内。
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其垂直度和位置准确,避免碰撞孔壁。
当钢筋笼下放至设计位置后,在孔口固定好,防止其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上浮或下沉。
七、导管安装
导管是灌注混凝土的通道,一般采用钢管制作。
导管的内径应根据桩径和灌注速度确定,一般为 200 350mm 。
安装导管时,先将导管连接好,然后用吊车将导管吊起,缓慢放入孔内。
导管的底部距离孔底一般为 300 500mm 。
导管在使用前要进行水密试验,确保其密封性良好。
八、二次清孔
在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成后,进行二次清孔。
二次清孔的目的是进一步清除孔底的沉渣,使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采用泵吸反循环或气举反循环的方法进行清孔。
九、灌注混凝土
二次清孔完成后,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确定,其坍落度一般为 180 220mm 。
灌注混凝土时,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
先将混凝土搅拌车开到桩位附近,将混凝土倒入漏斗中,然后通过导管将混凝土灌入孔内。
在灌注过程中,要不断测量混凝土面的高度,及时调整导管的埋深,导管的埋深一般控制在 2 6m 。
当混凝土灌注至设计标高后,停止灌注,拔出导管。
十、桩头处理
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桩顶会有部分浮浆和混凝土强度较低的部分,需要进行桩头处理。
一般采用人工凿除或机械破除的方法,将桩顶浮浆和强度较低的混凝土凿除至设计标高。
十一、质量检测
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的方法包括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和钻芯法等。
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桩身完整性、桩身混凝土强度和桩的承载力等。
总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顺序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灌注桩的质量和承载能力。
只有在施工过程中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