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齿轮失效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速机齿轮失效原因分析
摘要:齿轮在机械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往往处在机械设施中的关键部位,所以,齿轮的磨损失效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损失,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轮体失效的情况极为少见,齿轮失效往往是由于轮齿失效引起的。
想要对齿
轮失效的原因进行充分的把握应该先了解齿轮的传动类型和特点。
关键词:减速机;齿轮传动;失效
引言
齿轮材料一般选用合金渗碳钢,如20CrMo、20CrMnTi、20CrMnMo、35CrMo、40Cr等,齿轮毛坯一般经过下料→加热→锻造→预先热处理→粗车端面和外圆→
铣齿和键槽→最终热处理等多道冷热加工工序,以获得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良好的
心部韧性,使齿轮具有高耐磨,耐疲劳等综合性能。
预先热处理通常采用正火以
细化晶粒,降低硬度以获得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为后序最终热处理做好金相组
织准备。
最终热处理主要采用渗碳、渗氮、氮碳共渗及感应淬火,以获得高硬度
和耐磨性,提高其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
1大型减速机齿轮失效原因分析
1.1疲劳断齿
这是减速机齿轮断齿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也是最影响生产效益与安全的。
齿
轮是减速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和
性能发挥。
一般减速机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根据机械系统的运行原理以及内部机构进行分析,可知直齿轮在运行过
程中使用交流电,在运行中容易受到电流的影响,一般沿齿长方向从根部折断,
如果齿宽就会从齿端部折断,在荷载比较大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倾斜断裂,不仅
影响交流电的传输效率,还影响着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我们就断裂
面形态观察,一般都呈现下凹的台阶形状。
机械内部构件里重要的部件就是控制
系统,由于DCS软件与硬件故障经常引起制动,通常在传输过程中会发出不均匀
的响声,长期以往很容易使齿轮的一端齿顶部折断。
引起疲劳断齿的根本原因就
是由于齿轮承受着超出其限度的循环载荷,因为设备频繁使用,超过了自身承受
的负荷,当齿根处的弯曲应力超过齿轮材料的耐久限度时,就会出现内在的疲劳
损伤,导致机械振动冲击所引起的机械疲劳。
1.2齿面磨损无法传动
在减速机齿轮传动过程中,对于齿面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齿面磨损还包括
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擦伤、腐蚀磨损和烧伤。
对于粘着磨损来说主要是指润滑,如果润滑油层完整且厚度相当厚那么金属之间的接触就会减小,也就不会发生磨损。
如果油膜温度和压力相同,那么油的粘度越高,磨损越小,在低速、重载、
极端温度等情况下,油膜可能会发生破坏情况,这种情况下,磨损发生在除了节
圆的大部分轮齿面上。
可以通过提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粗糙度,增加油的粘度
来改善这种磨损。
磨粒磨损和擦伤主要是指润滑剂不干净存在杂质或者是指在运
行过程中金属之间的接触产生磨屑,导致减速机的齿轮发生磨损,使得传动工作
失效。
如果齿轮的对中好,擦伤不是由于池面上鼓励的微凸体造成的,那么整个
齿轮的磨损会扩展到大部分区域。
腐蚀磨损是指润滑剂中的一些物质与齿面的金
属发生化学反应,造成金属腐蚀。
1.3偏载断齿
偏载断齿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大部分断齿故障都是因为载荷不能与接触线
均匀分布,造成主机和辅机保护误动。
在减速机运行时,机壳和轴的刚性越差,
偏载现象就会越严重,而且机械内部系统会带有温度计,其内部温度可见,可方
便观测机械设备是否是正常运行,如果发现其温度偏高或者偏低,说明齿轮在运
行中可能出现故障。
尤其是当齿轮在两轴之间的偏置时,受到受载变形或者安装
误差等影响,导致荷载不能与齿轮的接触线全长分布一致,当偏载最严重时,两
轴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弯曲,最终齿轮就会发生变形而引起折断。
偏载断齿是采矿
机械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比较常发生的现象,会对机械设备造成很大的损害,两
齿轮面可能出现分布均匀的现象,齿轮的右端变形量最大,齿端部的齿根弯曲力
要比不偏载时的承受力大出4~6倍,一旦机械设备发生偏载断齿,就会增加设
备烧毁的几率。
1.4断口宏观及微观分析
减速机齿轮是减速箱中间齿轮轴的输出端齿轮,齿轮齿数45个,5个断齿,
1个出现磨损和剥落。
从断口的宏观形貌来看,齿轮断裂处位于齿部齿根处,为
发生断裂的裂纹源;整个断口分为3个区域,裂纹萌生区和扩展区域面积较小,
断口无宏观塑性变形,无疲劳特征:最终瞬断区约占断口80%,说明发生断裂时
承受应力或外力过大,此区域表面较粗糙,呈灰色,断口呈现放射性条纹,属于
脆性断裂。
1.5综合分析
一般来说,齿轮加工的工艺路线为[8-11]:锻造→预备热处理(正火、退火
或调质等)→粗加工(齿形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校正花键孔
→精加工(磨齿)。
齿轮毛坯需锻造,锻造能够降低晶粒尺寸,改善毛坯组织性能;预备热处理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便于切削加工,细化晶粒,均
匀化成分与组织,为后续热处理做准备。
对于20CrMnTi材料,渗碳热处理工艺
规范一般是先进行920~950℃正火热处理,然后在920~940℃下渗碳处理,最
后830~870℃油淬及180~200℃低温回火。
失效齿轮心部的强度较低,达不到
标准要求,结合该位置的金相组织,发现组织中存在块状铁素体及偏析,导致了
材料强度降低。
偏析的存在与预备热处理不合适有关,可以增加预备热处理的时
间或提高温度。
失效齿轮侧面硬度低,耐磨性较差,这是导致失效的主要原因,
结合本文中的分析,表面硬度低,主要是由于在渗碳过程中,渗碳方法不当,渗
碳不均匀所致。
2分析与讨论
从断口宏观分析,整个断口裂纹萌生区和扩展区域面积较小,断口无宏观塑
性变形,无疲劳特征,最终瞬断区约占断口80%,说明断裂时承受应力或外力过大,此区域表面较粗糙,呈灰色,断口形态呈放射状,属于脆性断裂。
用扫描电
子显微镜进行微观分析,符合过载导致的脆性断裂特征。
从化学成分、低倍组织、
非金属夹杂物分析,原材料符合齿轮材料要求。
金相分析和硬度检测显示,零件
渗碳淬火表面金相组织、心部组织,表面硬度均符合要求;淬硬层区域经腐蚀后
显示各部位淬硬层深满足要求,并且淬硬层连续,齿根处无断续问题,说明渗碳
淬火工艺良好,满足其技术要求。
从金相分析中显示内孔表面出现明显表面硬化
和次层回火现象,说明该齿轮在与传动轴连接时因装配不当存在相对移动,导致
齿轮在运行过程中因摩擦过热,使表面出现表面硬化和二次回火现象。
结语
(1)该齿轮轴由于脆性夹杂物破坏了材料的连续性,在较大的残余应力下
发生的延时开裂。
(2)冶炼过程需严格把控,避免保护渣等外来夹杂物进入钢
水中。
参考文献
[1]刘文斌.12Cr2Ni4A传动齿轮的失效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J].失效分析
与预防,2015,32(1):31-35.
[2]胡建文.渗碳齿轮有效硬化层的碳浓度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9,
38(4):19-20.
[3]李学伟.关于渗碳齿轮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探讨[J].煤矿机械,2003(2):31-32.
[4]梁晓军,焦四海,王聪,等.回火工艺对直接淬火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6,35(16):47-50.
[5]季春生,王忠诚,刘剑辉.改善20CrMnTIH淬透性的研究[J].北京科技
大学学报,2007,29(增刊):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