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练习题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散布的影响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以下图为某地域自然景观散布表示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P处的地貌称号是(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腐蚀平原
2.依照〝地势平整、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树立聚落〞的原那么,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正确位置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某地域聚落散布表示图〞,回答3~4题:
3.最易开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山区公路普通都修成〝之〞字形,主要思索的自然要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构成城镇的是( )
A.a
B.b
C.c
D.d
6.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进程中,首先要思索的是( )
A.土地消费力大小
B.经济规模的想象
C.基础设备的树立
D.水资源的多少
山东省树立〝五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公路以济南为中心,已构成〝井〞字形网络格式,全省17个地市境内都通了高速公路,省会至各大中城市完成了快速中转、当日往复。
〝一日生活圈〞在山东半岛曾经构成。
据此回答7~8题:
7.山东省高速公路构成〝井〞字形网络格式,对其影响要素的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
A.遭到了山东地域中部山地的影响,为了避开山区
B.主要受政府的规划影响,为了平均散布路网
C.是为了经济开展的需求,同时思索到各大城市的散布
D.主要思索山东经济的开展,很少思索到全国的路网散布
8.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修建的要求应当是( )
A.以联络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为主
B.以中转为主,统筹沿线经济点
C.以行车高速为主,不思索地形要素
D.以联络多的经济点,促进经济开展为主
为促进新疆地域开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如图为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左近的线路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思索的主导要素是( )
A.聚落
B.河流
C.地形
D.耕地
10.有人以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最能够的理由是( )
A.途经峡谷地域位于板块接壤,地质灾祸频发
B.穿越终年冻土地域,施工难度和工程量过大
C.地处山脉迎风坡,夏季多暴雨,易受洪水要挟
D.距离城镇过远,难以惹起聚落空间形状的改动
聚落的构成和开展,不但受自然天文要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要素的影响。
在上述两大要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生长,有的聚落在衰落。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能够开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12.影响该城市构成的主要区位要素是( )
①旅游②自然资源丰厚③地形开阔平整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以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段表示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以下效果:(20分)
(1)以下属沿①②连线所作的河流断面图是(2分)( )
(2)图中标有数字序号的四处,哪一处受流水腐蚀最剧烈?并说明缘由。
(8分)
(3)图中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多为聚落散布地带。
试剖析聚落散布在这里的不利要素和有利条件。
(10分)
14.阅读以下图表,回答以下效果:(20分)
资料一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资料二交通线表示图。
(1)与平原比拟,山地相对高度比拟大,地形坎坷,对交通运输
的选择、交通运输的散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拟大。
(4分) (2)普通来说,在山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缘由是。
(10分) (3)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缘由是。
(6分)
参考答案:
解析:山区地形坎坷复杂,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线路的散布
影响较大,普通来说,人们通常在山区优先修建公路,由于公路树立投资少、树立本钱低、难度小。
修建交通线路的目的是调动沿线经济的开展,等级较低的交通线应尽量联络居民点,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答案:(1)方式线路(4分)
(2)公路地势相对缓和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树立本钱低、难度小(10分)
(3)添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提高经济效益。
(6分)
解析:1.B 2.B 此题组考察河流地貌、聚落选址与等高线图剖析。
第1题,河流处构成的腐蚀地貌主要有瀑布、峡谷、河谷,堆积作用构成的地貌主要有冲积扇(出山口)、冲积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
P处为河流出山口,应为冲积扇,B对。
第2题,甲处地势清楚不平, A错;乙处等高线海拔高且稀疏,说明此处地势高且平整,离河谷近,取水方便且无水患洪灾,B对;丙地在河流下游易受洪涝灾祸影响, C错;丁位置于岛屿中,离河流太远,取水方便(海水不是水资源),
D错。
解析:3.A 4.B 第3题,①处是河流的交汇处,人流物流量最大,居
民点较多,最易开展成城市聚落,A对。
第4题,山区公路普通都修成〝之〞字形,延伸了线路的长度,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路途的平安水平。
所以主要思索的自然要素是地形,B对。
解析:5.B 6.D 第5题,从图示剖析b处地形平整,接近河流,水源充足,又有铁路经过,交通便捷,周边绿洲面积大,位置居中,在a、b、c、d四个位置中,其区位优势条件最为突出。
第6题,从外地自然天文条件看,城镇左近有大片沙漠散布,河流为内流河,因此制约城市开展的主导区位要素就是水源条件。
解析:11.A 12.B 第11题,城市的构成需求综合思索区域的各种条件,包括自然区位、社会要素等。
依据图示的地形、河流等区位比拟剖析,a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且平原面积较大,故最能够开展成城市。
第12题,结合上题剖析,影响该区域城市构成的要
素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交通条件好;平原面积较大,便于城市树立。
解析:7.C 8.B 第7题,易误选A项,错把自然要素当作影响交通线规划的主导要素。
目前的科技水平,人们可以在崇山峻岭中修建现代化的交通路途,所以制约如今交通运输线规划的主导要素应该是经济要素。
第8题,高速公路突出特点为〝快〞,所以其路途规划以中转运输为主,尽量延长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解析:9.C 10.D 第9题,铁路途的修建没有经过聚落,说明聚落不是修建铁路的主导要素;铁路途没有沿着河流规划;铁路途选择在地形相对平整的山麓地带修建,说明地形是主导要素,故C项正确。
第10题,兰新铁路所在区域地壳动摇,处于板块外部;外地夏季温度高,没有冻土散布;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铁路途没有经过聚落,对聚落的带举措用比拟弱,距离城镇过远,难以惹起聚落空间形状的改动,故D项正确。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②处位于河流凹岸,腐蚀作用剧烈,河岸较陡;①处位于河流凸岸,堆积作用清楚,多泥沙淤积,坡度较缓。
第(2)题,依据上题剖析,②位置于凹岸,且受地转倾向力影响,流水腐蚀作用最剧烈。
第(3)题,河漫滩平原位于河流两岸,地形平整,土壤肥美,水源充足,交通联络便利;但该处地势低洼,易受洪水要挟。
答案:(1)C(2分)
(2)②处②为凹岸,受流水的腐蚀作用大,且北半球地转倾向力向右偏,加大了流水的腐蚀作用。
(8分)
(3)不利要素:常受洪水要挟。
有利条件:提供充足的消费生活用水;方便对外联络和运输;地势平整,土壤肥美,利于耕作。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