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术
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
护理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50例小儿先天性
心脏病患儿为对象,均采取心导管介入治疗,按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总有效率
为6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
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到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术
后患儿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干预效果。
关键词: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术;并发症观察;护理效果;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是指患者同时由一种或多种以上心脏畸形并存,目前
介入治疗得到了有效应用,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成功率高、创伤较等特点[1],为提高护理干预效果,还应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本文将对综合护理在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调查,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资料回顾分析,按护理方法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
对照组采取常
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
纳入标准:经诊断患儿
均符合疾病标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取复合畸形术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
手术治疗前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前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进行
药物过敏试验,保证充足的睡眠,术前叮嘱患儿禁水,禁食[2]。
定期组织健康
宣教活动,向患儿家属介绍治疗方法,提升配合度。
同时对患儿皮肤详细记录,
给予一定的营养支持,如:高纤维素、高蛋白食物,避免误吸的发生应适当放慢
喂养速度[3-4]。
术中应加强环境干预,做好体位护理,协助麻醉师做好麻醉诱导,对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尿量、心率、心律等标准密切观察[5]。
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需做好延伸护理工作,定期随访了解患儿的恢复情况,如若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引导其入院复查。
1.3统计方法
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计量资料则采用(±s)进行表示。
如果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如下:
表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对照组n=25
10
(40.00)
7
(28.00)
8
(32.00)
17(68.00)
观察组n=25
15
(60.00)
8
(32.00)
2
(8.00)
23(92.00)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6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如下:
表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例数
非常
满意
比较
满意
一般
满意
不满意
满意
度
对照组n=25
6
(24.00)
6
(24.00)
3
(12.00)
10
(40.00)
15
(60.00)
观察组n=25
15
(60.00)
9
(36.00)
(0.00)
(0.00)
24
(9600)
2.3两组患儿护理质量指标
表三: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指标
护理工作满意度组别例数平均住院天
数
观察组2514.11±2.3199.25±10.72
对照组2516.90±2.6070.32±3.26
P值<0.05<0.05 3讨论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采取复合畸形术治疗,可促进治疗成功率的提升,
改善患儿不良症状,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提升患儿生存
质量水平[6]。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善患
者的不良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水平[7]。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2.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儿护
理质量指标,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更短;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
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术后患儿
中,可提升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海林,梁勇升,唐培佳,刘瑞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麻醉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经胸介入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J].中国临床研
究,2021,34(04):482-485.
[2]李文霞,张磊,张瑾,孙红格,张文霞,王玮.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对患儿术后疼痛和满意度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7):1225-1228.
[3]傅毓萍,颜惠娜,潘俊蓉.强化手术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05):62-64.
[4]裴晓兰,李琏.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20(11):156.
[5]张欣,肖向莉,李鑫,佘兴红,马芳芳.循证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5,37(12):1901-1903.
[6]李艳梅,孙义兰,陈新梅.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03):237-238.
[7]孙义兰,陈新梅,李艳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04):3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