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体解剖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四)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变化
1、动作电位的时相 锋电位:动作电位的主要成分,刺激后立刻出现,
幅度最大。接着是后电位(持续时间较长)。 后电位: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RP水平以前,
一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过程。分负 后电位和正后电位。
编辑版ppt
22
动作电位的时相
极化,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或神 经冲动。
复极化:膜电位逐渐恢复到静息状态的过程,称~
编辑版ppt
16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AP产生的基本条件: ①膜内外存在[Na+] 差:[Na+]i< [Na+]o ≈ 1∶10;②膜在受到阈刺 激而兴奋时,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Na+增加500 倍)
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冲动 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编辑版ppt
10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引起兴奋的主要条件
⑴一定的刺激强度 阈强度、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⑵一定的作用持续时间 一定刺激条件下,刺激时间过短,则作用越弱;
刺激时间长,则反应相应较强
⑶一定的强度变化率 同样强度的刺激,如果刺激强度上升的速率很
约-50mV——-100mV
编辑版ppt
12
静息电位的测量
编辑版ppt
13
静 息 电 位 产 膜内 生 的 生 理 机 制
膜外
编辑版ppt
14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 静息状态下①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②细胞
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Cl->Na+>A-
③RP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即:当
K+ 的扩散造成膜两侧的电热梯度足以对抗由于浓 度梯度所引起的K+ 的进一步的扩散时,离子的移 动就达到平衡了。
∴RP≈K+的平衡电位
编辑版ppt
15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1.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去极化: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称为去极化 超极化:将膜极化状态变大的变化趋势称为起极化 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神经细胞兴奋时将产生去
Na+快 速内流
K+快速外流
(超射) 锋电位
负后电位 K+外流减慢
正后电位
Na+-K+泵活动增强
编辑版ppt
23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神经被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⑴绝对不应期: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兴奋
的期间。 ⑵相对不应期: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
奋期间。 ⑶超常期:小于原先的刺激强度便能再次兴奋的
期间,相当于负后电位时期。 ⑷低常期: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的
期间,相当于正后电位时期。
编辑版ppt
24
编辑版ppt
25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3.总和 当给予神经纤维单个阈下刺激时,不能引起神经
纤维的兴奋。但如果同时或相继给予神经纤维两 个或多个阈下刺激时,则可能引起组织的兴奋, 这种现象称为总和。 时间总和: 空间总和:
3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
大脑 意识中枢
小脑 平衡中枢
脑 间脑 情绪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 生命中枢
脊髓
脑神经 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31对
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编辑版ppt
4
神经系统
编辑版ppt
5
神经系统的进化
演化地位越高的动物,其神经系统越发达,复杂 程度也越高。
人体解剖生理学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编辑版ppt
1
第四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神经元间的联系及活动 神经系统解剖 神经系统的功能
编辑版ppt
2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神经系统的进化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17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AP的产生机制: ①AP的上升支由Na +内流形成,下降 支是K+外流形成的, 后电位是Na+-K+ 泵活动引起的。 ②AP的产生是不消 耗能量的,AP的恢 复是消耗能量的 (Na+-K+泵的活 动)。
编辑版ppt
③AP≈Na+的平衡电
位。
18
静息电位的恢复与Na+-K+泵的存在有关,需要消耗 能量。
编辑版ppt
6
3、大脑皮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 黑猩猩——脑重400g 大猩猩——脑重540g 猿人——脑重850——100g 人脑——1400——1500g
编辑版ppt
7
第二节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一、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编辑版ppt
8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生物体在生命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电 现象。
快,则容易引起组织的兴奋;反之,则不易引 起组织的兴奋。
编辑版ppt
11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二)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
静息状态下的细胞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
极化:对于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来说,只要处于 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其膜电位总是 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 这一现象称为极化。
神经系统分布经历从分散――辐射对称――双侧 对称过程,以及头部的集中和梯级原则。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由低级到高级): 1、神经系统整体形态的发展变化: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网状)、扁形动物(梯式)、环节动 物(链状)、节肢动物(形成脑)、脊椎动物 2、脑形态和结构的发展变化 越高级的动物脑的形态和结构也越复杂。
编辑版ppt
19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
大量的离子通道,这些通道对跨膜电位变化极其 敏感并能迅速对其作出反应,这种类型的离子通 道统称为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由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特异蛋白质构成。
编辑版ppt
20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编辑版ppt
(一)兴奋和兴奋性 1、刺激与兴奋 刺激:凡是能引起机体活的细胞、组织活动状态发
生改变的任何环境因子。
反应:由刺激而引起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称~
冲动:快速的、可传导的生物电的变化,即动作电 位
编辑版ppt
9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excitation):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冲动的反 应称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