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2-06-06T06:44:12.8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月1期作者:赵兴乐
[导读]
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分析
赵兴乐
(陇川县人民医院;云南德宏6787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窦冲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鼻通气总阻力治疗前后变化及治疗6个月后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鼻通气总阻力均有所下降,但治疗后观察组鼻通气总阻力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鼻腔的通气功能,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窦开放术;疗效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上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闭塞及头痛,常由于感染及过敏等因素引起反复发作,容易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

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鼻窦炎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局部冲洗及手术治疗等,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上的逐步应用,鼻窦开放术及鼻窦填塞术等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本组研究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窦冲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鼻通气总阻力治疗前后变化及治疗6个月后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发布的《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7-58岁,平均年龄(40.9±9.0)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4±3.1)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鼻腔检查,在鼻内镜下取出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检查,然后给予抗炎及抗过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窦冲洗治疗,患者先取端坐位,在鼻孔内滴入呋麻滴鼻液2滴,5分钟后改为仰卧位,用注射器链接一条龙输液管进入鼻腔,然后用干棉球填塞冲洗侧鼻孔空隙,另一鼻孔用手指按压,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清洁,然后使用冲洗液反复冲洗4次,冲洗液配方为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冲洗完毕后患者取仰卧位1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评估患者的窦口位置,手术过程中在鼻窦镜监视下使用吸引器头暴露患者的窦口,在鼻窦镜下切除窦口周围的炎性组织,切除过程中注意保护骨质及黏膜,保持窦口通畅,然后使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使用与对照组同样的冲洗液反复冲洗5次,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3天。

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6个月后复发情况,采用Mastr PE210型前鼻压测压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鼻气道总阻力,观察鼻通气总阻力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1.3 评价标准
治愈:头痛及流鼻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在鼻内镜下检查可见鼻窦黏膜光滑,粘性分泌物及炎性组织均消失,窦口均通畅。

有效:头痛及流鼻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在鼻内镜下检查可见鼻窦黏膜有水肿或者炎性增生,窦口尚通畅。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可见窦口堵塞或闭锁。

总有效=治愈+有效[3]。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百分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
观察组治愈2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5.0%,复发2例,复发率5%,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2.5%,复发9例,复发率2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对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主要是在感染及免疫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引发的,因感染所引发的慢性炎症会引发炎细胞浸润和局部组织炎性增生,导致鼻窦口狭窄,因此在治疗慢性鼻窦炎过程中,恢复鼻窦窦口的通畅及消除鼻窦黏膜炎症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关键[4]。

以往临床上采用抗感染、抗炎症治疗效果多数不理想,见效慢,且不能彻底解决鼻窦黏膜炎性组织增生、窦口炎性闭塞及闭锁等问题,导致治愈率较低,且复发率较高。

而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定位准确、简单易行及症状改善明显等优点,可以在镜下对鼻窦内的炎性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同时可清除造成窦口堵塞的组织,通畅窦口引流,促进鼻窦功能可恢复正常,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少且窦口开放大引流通畅,同时可进行中鼻甲切除、鼻中隔偏曲矫正术[5]。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鼻窦冲洗治疗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鼻通气总阻力均有所下降,但治疗后观察组鼻通气总阻力明显小于对照组,充分肯定了实施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多数患者可能出现窦口引流不畅、窦腔积脓以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需要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发现上述并发症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可有效改善鼻腔的通气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彩波,李玲芳,张恩东.鼻窦中药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效果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9):1306-1308.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中国医刊,2013,48(11):103-105.
[3]李廷发,映芬,霍钻宜,等.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2):252-253.
[4]彭向东,褚玉敏,王金辉.鼻窦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效果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5,10(5):617-619.
[5]韦凤妍,黄金铸,覃汉林,等.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5(6):537-5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