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4课 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前预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yán
延安
kàng
土炕
xī
昔日
dàn
一旦
sǔn máo
春笋 茅屋
( . )。 A. 戎. 马(róng)
C. 诸多(zhù)
. B. 多. 子折枝(zhé)
D. 唯一(wéi)
二、读拼音写字,组成词。
( 戎 )装 ( 竟 )然 ( 荣 )誉 ( )竞争 (
( 尝 )试 )识 常
三、给“隹”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恰当的字,填入句中 的括号里。
1. 困( 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2. 一有实践活动,大家就积极参加,( 唯)恐自己落后。 3. 弟弟用沙子在门口( 堆)了一座大城堡。 4. 我爸爸善于画画,他画的马儿( 惟)妙( 惟)肖。
四、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尝. 与诸小儿游( B )
A. 经历;体验B. 曾经 C. 辨别滋味
2. 取之,信. 然( C )
A. 听凭;随意 B. 相信 C. 的确
3. 诸儿竞. 走. 取之( C )
A. 径赛项目之一 B. 快走 C. 争着跑过去
五 、 下 列 朗 读 停 顿 不 正 确 的 一 项C是 ( )。 A. 王戎/不取/道旁李 B. 尝/与诸小儿/游 C.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D. 树/在道边/而多子
祁念曾,出生于1946年12月,汉族,河 南洛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共产党 员。在学生时代,曾以《《春天的歌》《站立 的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艺术家的 脚步》。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延安已经有了初步 的了解,那么在作者的笔下,延安又是怎样的 呢?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王戎不动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5. 给下面加点的“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人问之.
A. 代王戎
( C)
(2)取之. ,信然 ( B )
B. 代李子
C. 代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6. 王戎不动是因为__树__在__道__边__而___多__子__,__此__必__苦__李___。(用文 中原句回答)从“____信__然__”一词可知王戎说的是正确的。
六、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__王__戎__七__岁__的__时__候__,__曾__经__与__几__个__小__孩__子__一__起__游__玩__。___ 2.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树__长__在__大__路__边__,__还__有___这__么__多__李__子__,__这__一__定__是__苦__李__子。
7. 王戎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依据是(B ) A. 李子树长在路边,环境很不好,不利于李子的生长,
导致李子的味道是苦的。 B. 李子树长在路边,经常有人经过。如果李子是甜的,
那么树上的李子早就被人摘完了。现在还有这么 多的李子,说明李子肯定是苦的。
8. 王戎相比诸儿的过人之处是(A B 选) A. 能够仔细观察 B. 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C. 先人后己,懂得谦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4课 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前预习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 中央的所在地,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 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 灯。尤其是1939 年至1943 年期间,日军的大举 “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 自然灾害的侵袭,都使延安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 面。但同时,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 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 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mèi
明媚
小熊钓鱼,鱼儿吓跑了!
笋
炕
媚
昔
旦
延
茅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竹笋(sǔn shǔn) 延安(yán yáng) √ √ 土炕(kàn kàng ) 明媚(mèn mèi )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满目琳琅】 【昔日】 【灿烂辉煌】 【明媚】 【顶天立地】
以前,往日。 鲜明可爱;明亮美好。
) (多
9.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C ) A. 路边的李子都是苦的。 B. 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耍,要懂得礼貌,不论树上的果
子多么多,都不能随意摘。 C.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
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小练笔
10.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王戎是东汉人,是“竹林七贤”之一。
3. “诸儿竞走”的原因是_____看__道__边__李__树__多__子__折__枝__。 (用文中原句回答)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看__见__路__边__的__李__子__树__上__结__了__很__多__李__子__,__枝__条__都__被__
_压__弯__了__,__许__多__小__朋__友__都__争__着__跑__过__去__摘__李__子__。_______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七、主题积累。
古代聪颖机智、具有美好品质的儿童还有很多,
请把人物和对应的事件连一连。
曹冲
灌水浮球
司马光 称象
孔融 让梨
文彦博 砸缸救人
诸儿取之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1. “折枝”的意思是( B ) A. 折断了树枝。 B. 压弯了树枝。
2. 从“_____多__子___”和“_______折__枝_”两个词可以看出树上 结的李子很多。
第四步:查资料
在___抗__日__战___争__和__解___放__战__争___时_ 期 ,延安曾经是 __党__中___央__ 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
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但是,
_全__国__人___民___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__进__步___青__年____纷纷 奔向延安,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_艰___苦__奋__斗____的
( ×)
(2)课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
√ 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的文言志人小说集。 ( )
11. 下面哪个成语出自本篇课文?( C )
A. 投桃报李
B. 瓜田李下
C. 道边苦李
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著,十 分引人注目。
第三步:知内容
再读课文,填一填。 追寻你,_延__河__/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_枣__园___/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_南__泥_湾___/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_杨__家__岭___/讲话的/会场。
革命精神。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重点习题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后练习
一 、 下 列 加 点 字 的 读 音 不 正 确 的 一 项C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