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应用写作”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校“应用写作”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姚日晓
【摘要】职校“应用写作”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主要在课堂上实现,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一是以专业为基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二是构建师生同学同练、学练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创设模拟演绎情景,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四是加强语言技巧的整合,构建幽默课堂。
%Vocational practical writing is a highly professional and very practical cours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hich mainly reflects in class, needs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 The following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teaching effect. Ⅰ. to re-study the teaching materials based on the specialized subject;Ⅱ. To bui ld a teaching method that teachers study and practice with students; Ⅲ. To create simul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cenes to improve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Ⅳ.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skills and b uild hu morous classes.
【期刊名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5
【总页数】4页(P141-144)
【关键词】应用写作课程;职校;教学模式
【作者】姚日晓
【作者单位】增城区广播电视大学,广州 51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应用写作”课程在职业院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重点课程。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应用写作”课程虽然属于文科教学的范畴,但是,它与语文类偏重于感悟教学不一样,它更偏重于实践运用教学。
因此,在教学中,需采取特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目前有很多研究者对“应用写作”的课程教学进行了专门研究,如杨文丰在《“应用写作”课程的新认识及教学建议》[1]一文,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特色和课程应注重讲授预备知识以及考核分析等方面做了探析;张建在《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建构与实施》[2]一文中,对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内容构建以及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安燕在《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3]中,对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实践的刚性需求进行了必要性的阐释,并在分析当下“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设想提出了有价值的探索;还有刘中和的《论高职应用写作教材的改革》[4],对“应用写作”教材的改革提出了有价值的思考;等等。
综观研究者们对“应用写作”课程的研究,从理论的角度作了较为全面的探索,然而,从课堂实际教学的角度,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研究的还相对较少。
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笔者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职校“应用写作”课程有效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出一些见解。
教材的二次开发非常重要,因为就教材本身来说,不能适合职校所有的专业以及学生的实际。
例如现在很多职校用的“应用写作”课程教材,内容上都较全面,包括行政公文和事务性公文等等文种;教材的编写结构也很清晰,有写作方法的归纳,还有案例的分析等,确实是理想的教学教材。
然而,遗憾的是,教材中的很多案例,
离我们学生学习的实际情景相去甚远。
例如,就《请示》这一内容,有些教材的案例是《xx区政府关于解决西瓜生产基地资金的请示》,这相对于还没有踏进社会
的职校学生来说,这内容离他们有距离,他们很难理解请示拨款建设西瓜生产基地需要怎么写,怎么申请。
换句话说,学生接触到的是学校,对校园外的情况,了解甚少。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自己开发教学内容,编写教学案例,把教学案例限定在学生能理解,能接受的内容上。
这就是教材的二次开发。
具体而言就是要抛开教材的局限,多找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案例,在教学内容上找到与学生理解能力相切合的契合点,用学生熟悉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
只有“契合点”找到了,学生才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请示》上,可以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出学生容易理解的《xx学校关于解决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资金的请示》,或《xx学校关于建设书香校园的请示》等等案例,用学校的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
讲解。
这样,不仅能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同时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案例的编写也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要切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例如,文秘和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应该尽量举出机关事业单位方面的案例;而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尽可能地举出公司事务的案例了。
可以说,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上好课的关键,是推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应用写作”不像文学创作那样洋洋洒洒,纵情创作,它有严格的格式限制,以及特定的写作“套路”,还有就是篇幅上也要求精炼、简洁。
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像讲授文学作品那样,偏重于感悟性的教学。
相对而言,它更偏重于实践性(或者说是学练性)的教学,重在写作技能和写作方法的掌握,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文的写作思路清晰,每一步怎么写都会有固定的“套路”,因此在教学策略上,要贯彻落实到两个要点:一是要把写作方法讲透,二是要在课堂及时地把写作方法运用于写作实践,巩固写作知识。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写作方法的讲授分
析非常重要,同时,学生的当堂练习也非常重要。
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共同练习,一起合作探究。
因此,需要构建师生合作,同学同练,学练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做法就是:
首先,运用课本的案例,分析所要学习的应用文文种的写作方法(也就是分析写作步骤);其次,当堂在课堂上练习,并且以教材二次开发出来的、学生能接受的身边的案例,作为写作情景,设置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待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简要点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点评完后,教师根据刚才的写作题目,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熟练在心中的参考范文,用口头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跟着自己逐句地写,完成完整的范文,并分析每个写作步骤。
这个策略,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巩固、到提升的一个过程。
简要而言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导入——结合课本案例分析写作方法——结合学生实
际创设写作情景要求学生写作——点评——教师根据自己事先准备的参考范文,
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逐句写,完成范文后分析每个写作步骤——小结——师生一
起再次练习实用性案例写作——总结及作业”
这个教学模式可以举例来说明。
例如,讲授《通知》这个文种,教学重点是掌握会议通知的写作方法。
针对教学重点,课堂教学可分几个步骤:第一步,讲授“通知”的概念等文体知识;第二步,利用课本的案例,板书(或者用多媒体投影)讲授“通知”的写作方法,即首先应该写标题,明确怎么写;其次应该写主送机关,明确怎么写;再次应该写正文,明确怎么写;最后应该写落款,明确怎么写等等。
讲授完后,叫学生结合案例,明确写作要点和写作方法;第三步,教师以教材二次开发出来的实际案例,创设写作情景,明确写作题目和写作要求。
例如要求写作
《xx学校关于召开2014级新生班主任工作会议的通知》等之类让学生能理解接
受的情景,让学生去当堂练习。
这样,学生能根据掌握的知识,结合理解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写作;第四步,待学生写完后,教师结合学生的例文,简要点评,让学生
明确自己写的哪里好,哪方面不足;第五步,也是最重要的,教师根据刚才的写作情景,把教师自己的参考范文,用口头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逐句地写,并叫学生现场动笔逐句记录下来,完成一篇完整的范文。
记录下来后,教师再结合“通知”的写作方法分析范文里每一个步骤的写作要点及写作方法。
(这个步骤很关键,如果教师能及时把参考范文叫学生记录后并重点分析好,学生在之前已有练习的基础上,就理解容易,对写作方法的运用也就更深刻,基本就可以在这个环节将所要掌握的“通知”的写作要点、写作方法掌握到了)。
最后第六步,待上述这些环节完成后,需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教师这就可以多创设一个实际生活中实用性强的案例写作情景,用相同的办法与学生共同写作多一篇范文,再及时评讲。
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理论结合实际,学练一体,真正把要学会的写作技能和写作方法掌握到了。
关于这个教学模式,这里需要把握两个要点:第一,老师在讲授完写作方法理论后,布置下去的写作练习,一定是需要经过教材二次开发后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情景,如果不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就不能理解,那么,将很难收到教学效果;第二,老师布置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练习,待学生练习完并简要点评后,如果老师不给出参考范文,没有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逐句写作,而且不及时分析的话,学生也是不能把握住写作要点的。
因此,这几个步骤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这也是学练一体,师生合作探究、同学同练的关键。
有效的教学模式,需结合课程实际适当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职校“应用写作”课程,是很注重实践的一门科目,有很多教学内容是可以创设模拟情景来进行教学的。
相对而言,创设模拟演绎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情景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的写作内容时,对于这两个内容相关的
文种,可以有效地创设模拟情景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编写好一个关于召开会议的实际情景剧本(剧本要有明确的会议内容和会议过程)。
接着,布置好场室,选好扮演的人物,课外提前演练(但先不正式表演);其次,课堂教学时,教师先讲授“会议记录”以及“会议纪要”的写作要点,让学生明确了写作方法;复次,紧接着教师就要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本中的人物,模拟开会。
此时,教师就要求不参加表演的同学,要边看表演边做好会议记录,并且要根据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纪要;最后,教师根据模拟会议的会议内容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点评分析。
这种情景演绎的教学方法,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学生对实践情景的模拟很有兴趣,并且,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他们参与热情很高。
在这里,老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自己编写剧本;或者,更好的做法是指导学生编写情景剧本,同时也把课本内容贯彻在所创设的情景当中。
这一种方法,让学生充当教学的主体,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有效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相当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艺术,知识拓展的教学风格,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也是构建幽默课堂的关键。
在方法上,幽默课堂的构建需要注意语言技巧的运用:一是可以化用幽默广告语;二是善用有趣比喻;三是善举风趣诙谐例子;四是巧妙自我调侃;等等。
在此,多种语言技巧整合运用的同时,也需要发挥教学行为表演艺术的有效整合,才能营造幽默的课堂。
在加强语言技巧的整合时,要避免语气语调的低沉,多根据实际内容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如多引入时事,激起学生的兴趣等等。
总之,构建幽默的课堂,对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效果是明显的。
我们在职业院校“应用写作”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这门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促使教学效果的实现。
笔者在此
提出粗浅见解藉以抛砖引玉,期望广大教学工作者作深一步的探究。
【相关文献】
[1]杨文丰.对应用写作课程的新认识及教学建议[J].长春:应用写作,2006,(5). [2]张建.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长沙: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3]安燕.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J].北京:首都教育学报,2012,(12). [4]刘中和.论高职应用写作教材的改革[J].南昌:职教论坛,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