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尖椒新品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黄县尖椒新品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尖辣椒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实现大
面积连续生产的国家。
内黄县作为中国优质尖椒之乡,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丰
富的品种资源、良好的种植技术。
近年来,内黄县不断引进优良品种,积极推广
标准化栽培,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使全县尖椒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为农民增
收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
关键词:内黄县;尖椒新品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尖椒是河南省内黄县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由于内黄县气候特点适宜尖椒种植,近年发展迅速。
内黄县辣椒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
到2000 千克左右,经济效益可观。
内黄县通过多年的发展,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质、高产的辣椒新品种,如朝天椒系列、绿珍珠系列等。
朝天椒系列品种主要包
括“辣丰3号”“辣丰5号”“辣丰6号”等;绿珍珠系列主要包括“绿珍珠2号”“绿珍珠5号”等。
其中,“辣丰4号”和“辣丰5号”已通过省级审定,
目前已推广至豫北地区种植。
本文主要介绍这两个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
点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一、选用品种
尖椒品种很多,可根据消费习惯和当地气候特点进行选择。
内黄县种植尖椒
的品种主要有:新乡青皮尖椒:该品种植株高大,果实直而长,果长25厘米左右,单果重150克左右,果实深绿色,有光泽,味辣,果面光滑,商品性好。
河
南早尖椒:该品种植株高大、株型开张、长势旺,连续坐果能力强。
果实长牛角形,果肉厚而细腻、味辣、品质好、商品性好。
南阳大椒2号:该品种植株高大,株幅65厘米左右,株高90厘米左右。
果实长牛角形,平均单果重100克以上,
果面光滑,肉厚厚1.2厘米以上。
抗病毒病和疫病能力强,耐雨水和高温能力强。
豫尖椒5号:该品种植株高大、株型开张、长势旺,果实长牛角形(长约25厘米),单果重110克左右。
果肉厚1.3厘米以上,单果重250克以上。
二、培育壮苗
营养土配制:采用无菌土或营养基质。
无菌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消毒土壤。
营养基质配制比例为:炉渣40%、腐熟的鸡粪30%、细沙40%。
种子处理:选择晴天上午用55℃温水浸种,待水温降至30℃时,继续浸种3-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冷水浸种3-4小时,捞出晾干表
面水分,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分钟,捞出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即可
进行播种。
播种:播前应准备好苗床。
苗床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
好的地块。
先用水浇湿畦面,待水渗下后播种。
先在畦面上平铺一层有机肥(一
般为豆饼或花生饼),然后再在上面覆盖一层细沙或细土,厚度为0.5-1厘米。
三、整地施肥
整地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结合深耕、起垄、做畦,施足底肥。
一般亩
施优质有机肥3-5方,复合肥5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
结合深耕作畦,每畦
宽1.3-1.5米,高2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30厘米。
定植:一般在2月下
旬至3月上旬定植。
采用高畦定植的,畦面宽80厘米左右;采用平畦定植的,
畦面宽60-70厘米。
定植前每亩撒施腐熟圈肥100公斤、三元复合肥25公斤、
尿素5公斤,然后将肥料均匀撒施在畦面上,将肥与土壤拌匀。
然后整平后做畦,畦高15-20厘米。
按株距30-40厘米株行距开穴或开沟条栽定植。
为方便排水和
灌水管理,沟内应浇足底水后再填土。
栽苗前3-5天浇一次透水,以提高成活率。
四、定植
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2吨,复合肥50千克,深翻30厘米,整平后做畦。
定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行情确定。
定植方法:采用起垄定植,垄宽100厘米,沟宽40厘米。
株距30-40厘米,每
亩保苗4000-4500株。
按行距开沟,沟深20-3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畦栽
两行,每公顷保苗65000-75000株。
定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种植4000株
左右。
定植方法:按照株距和行距在畦面开沟栽苗。
定植时用细土覆盖地膜,以
利保湿保温。
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并封膜保墒。
五、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定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根系下扎,防止杂草与幼苗争水、
争阳光。
定植后10-15天,结合中耕除草培土。
门椒和对椒的管理。
第一级门椒
在果实长到鸡蛋大时开始坐果,要及时坐果并防止碰伤果实,以防裂果。
对椒期
的主要管理措施是:一是及时浇水;二是要经常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
系生长;三是及时整枝打杈;四是要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
适时采收。
当果实长到鸡蛋大时即可采收。
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晚会因着色不良而影响质
量和商品价值。
肥水管理。
在一般情况下,每收获1-2次要追施一次肥。
由于辣
椒需水较多,应适当浇水。
在每次施肥后,应及时浇水。
六、病虫害防治
病毒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出现褪绿斑驳,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5-1cm,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粒点,严重时整株枯死。
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500倍稀释液或5%植病灵乳油1000倍稀释液喷施,连用2-3次。
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初现水浸状不规则大斑,以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至不定形,颜色
由浅红到深红不等,边缘不明显,后期叶背产生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
子盘。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600倍稀释液喷施,连用3-4次。
疫病:该病
害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为害果实,受害果面形成暗褐色圆斑,稍凹陷,湿度大
时易腐烂,干燥则形成龟裂,果肉变硬,味苦。
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溶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稀释溶液,或80%代森锰锌400-500倍
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次。
青枯病的防治:此病害主要是由于低温高湿,植株徒长,抗病性下降,导致病菌侵入而感染。
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气温高于25°C,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80%时即可发生,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病情发展。
因此,要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摘除老黄叶,避免田间过密,降低田间湿度,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疮痂病的预防:该病症主要发生在苗期,幼苗子叶刚露
出地面,嫩茎尚未木质化,此时如遇到低温高湿,极易造成伤口,引起病菌侵染。
虫害:主要有蚜虫、茶黄螨、白粉虱、斑潜蝇、斜纹夜蛾等,可用5%氯氰微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尖椒的采收要根据品种特性,按市场要求,适时采收。
辣椒采收过早,植株生长衰弱,产量低;过晚,会影响品质。
一般情况下,要随
熟随收。
采收时要选择晴天进行。
先选无雨、无露水的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摘,以
免损伤花蒂和幼果。
在果实未变软、尚未变红之前,先采摘上部4-5个果实,以
便集中养分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
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采摘1次,共可采3-4次。
一般第一次采摘时间不少于6天;第二次采摘时间不少于5天;第三次采摘
时间不少于7天。
如果种植的是早熟品种,可在第1果周围留2-3个果实后立即
采果;如果种植的是中晚熟品种,可在第2果周围留2-3个果实后立即采果。
采
收时要轻摘轻放,以防损伤花蒂和幼果。
要尽量避免碰撞果实。
在采收过程中要
注意防治蚜虫、叶霉病、炭疽病、疫病和病毒病等病虫害。
如果辣椒采收过迟或
不及时造成青果变红时,就会降低商品性和商品价值,还会影响下茬作物的正常
生长。
结束语:在辣椒种植中,由于内黄县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该地区出
产的辣椒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而内黄县的尖椒作为当地特色
产品之一,“辣而不烈、香而微甜”的口感更是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与好评。
参考文献:
[1]申文兵,史苏颖.朝天椒新品种艳红888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8(16):52.
[2]袁跃均.高产线椒新品种长虹362a[J].长江蔬菜,2012(17):20-21.
[3]黄洋.高产优质高效洛椒新品种[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