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面试试讲教案

【篇一:高中语文试讲教案《锦瑟》】

锦瑟

李商隐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说两句诗,大家看看是谁的作品?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谁的?没错,李商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锦瑟》。

二、目标

好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我们一

起读一下。那么带着这三个目标,我们一起来品读这首诗。首先来

认识一下作者,你来介绍一下,介绍的很全面,看来你预习的很好,请坐。

三、整体把握

接下来,我们来我们听一下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在听的时候,请大

家注意它的语气节奏。听完之后大家有什么感受?朦胧,不解。确

实不好理解。那好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再品味一下。有感觉了吗?嗯,感到一种哀婉。很好。那现在我们想请一位同学

们为大家配乐朗诵一下这首诗。谁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好的,后面

的男生,你的手举的最高,你来读。很好,请坐,谢谢你。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

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元好问就曾发出

这样的感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

为它作注。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如果把古今关于《锦瑟》一诗的诠释和争论收集在一起,足可以编

成一本厚厚的书。这里我们只看其中一部分的说法,请看大屏幕。

有这么多。

好,这首诗的立意究竟缘何?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现在我们来

细细的品读。待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

先看第一联。一起读一下。这句是起兴之笔。同学们,这句大家是

怎么理解的?好的,你来说,锦瑟清幽哀怨,牵出作者的情丝,令

作者回想起往事,一言难尽。说的太好了,请坐。好的,现在我们

来看一下“瑟”这种乐器,请看大屏幕,相传它有五十根弦,后因为

它的声音太悲,唐代的时候改为二十五弦。作者写五十弦,一方面

是暗示自己年过半百,一方面也道出了悲苦之深。

如果说首句是起兴,那么颔联和颈联则是对往昔的追忆。

好,现在来看诗的颔联,这里有两个典故,请同学们把他们找出来,看看这两个典故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来说,对,庄生梦蝶,千古一梦,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以及望帝化鸟,更转出一种

悲凉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理解的很透彻请坐。这是怎

样的悲哀啊!

接着,诗意又转,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看诗的颈联。“珠有泪”是

什么意思?看一下课文注释。鲛人泣泪,化而为珠,人们独爱珍珠

之美,却不曾体会鲛人之痛,这其中滋味,大家可以体味一番。“蓝

田日暖玉生烟”是什么意思?你来说,很好,请坐。蓝田美玉,才美

不外现,终将如轻烟散去,美好事物不能长在,寄寓了悲伤之情。

可见这一句透着作者对明珠、美玉的爱慕、执着,却又带着几分哀痛、无奈。

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往

事如烟,纵使千般美好,而今思之,也只不过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好的,现在请大家再自由的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作者的哀婉伤感。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尾联说“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到底是什么情?前面我们

说这首诗朦胧多解,它的主旨和情感到底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各抒

己见,畅所欲言。

好的,你先说,你觉得是政治诗,表达了他在官场上的失意。好的,请坐。谁有不同的观点,你来。嗯,这是作者的文人自伤。噢,你

也想说,噢,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对亡妻的悼念。请坐。你怎么

认为,噢,你也觉得这是一首爱情诗。

看来,大家都比较倾向认为《锦瑟》是爱情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

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那好,现在我们再一起读一下这首哀婉凄美的歌。

六、小结作业

同学们,一首《锦瑟》朦胧多解,我们不敢说李商隐开启了中国当

代朦胧诗的先河,也不敢说他影响了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派。但他确

实是一位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先锋派”。也许正是这种朦胧美,才吸

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课下的时候请同学们再细细的品味这首诗,然后搜集李商隐的其他作品加以赏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

锦瑟

李商隐

起兴用典

追忆哀婉伤感

悲叹

【篇二:教师证高中语文面试讲课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了解作者及本首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而了解毛泽东诗词的一半风格。

2、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和气氛,理解、感受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

3、体会词中的意象,理解和学习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艺术手法。

4、学习本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1、“看”和“忆”二字在词中的作用。

2、上阕和下阕中的两个问句有何作用?

3、鉴赏这首词优美的意象。

三、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的背景资料介绍。

2、反复朗读诗歌,品读其中的诗味,了解诗歌的大体内容,诗歌分为上下两阕,可以分别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和通过对往

事的回忆抒发革命豪情。

3、明确这首诗歌的结构,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为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以及中流击水图。

第二课时(讲课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幅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立”

字前面加了一个“独”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甲同学,你来回答。??嗯,他说,“独”字点明诗人一人独游,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好

铺垫,不错。那么,诗人“独立”在何时何地呢?这位同学,你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