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巩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拼音基础】
1. 看拼音,写词语。
là bājì mòpǔ sùpái huái qīn qi
jiǎo bàn yuán dàn kuài zi kòng zhìwén zhāng
2. 看拼音,写词语。
què bān cōng míng zhàng ài mǔ zhǐyān hóu
jiù mìng qín shòu shú xi jīng xīn màn yóu
3. 看拼音写词语
mínɡ mèi bàn dǎo dānɡe zhàn fànɡjīnɡ huánɡchóu chàng yī wēi xiāo shìyuán liànɡniàn dao
4. 看拼音,写词语。
rán fàng zhǎn lǎn wū yāwén zhāng gēng xīn biān pào áo zhōu guàn gài
5. 看拼音写词语
gé mìng chè dǐbō xuētài shān yā pò
pī píng jì tuōmù biāo xī shēng xīng wàng
【形近字词】
6. 形近字组词。
瞪(_________)泰(_________)鞋(_________)刑(_________)橙(_________)秦(_________)靴(_________)刊(_________)
7. 比一比,再组词。
蜡(_________)烟(_________)历(_________)辨(_________)腊(_________)咽(_________)厉(_________)辩(_________)
8. 辨字组词。
辉(_________)缀(_________)愁(_________)段(_________)浑(_________)辍(_________)秋(_________)断(_________)
9. 辨字组词。
蹄(______)陈(______)微(______)虹(______)稍(______)啼(______)阵(______)徽(______)红(______)梢(______)
10. 比一比,再组词。
咆(______)沮(______)揭(______)班(______)燥(______)泡(______)祖(______)竭(______)斑(______)躁(______)
【选词填空】
11. 选词填空。
激流急流
1.第二天,警察在(______)东侧发现他们仍未漏气的皮划艇。
2.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______)中。
明显鲜明
3.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______)。
4.经过矫正,她的视力(______)好转了。
12. 选词填空。
漫游环游
1.一艘英国船已经(___)了印度洋,肆无忌惮地劫掠了葡萄牙人的商业。
2.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___)全世界;假如我有一对鱼绪,我要探索海底世界。
磨蹭磨灭
3.小华起床后老是(___),所以经常迟到。
4.鲁滨孙在遇到困难时,总是能够勇于面对,仿佛所有一切都不能(___)他坚强的意志。
13. 读一读,选词填空。
憎恶厌恶讨厌
1.玛琪一向(____)学校,可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____)它。
骄傲傲慢高傲
2.托米非常(____)地瞧了她一眼:“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傻瓜。
”
3.他待人很(____),让人无法容忍。
14. 选词填空。
瞻仰注视环视遥望眺望
1.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______)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2.他们在天际遨游时(______)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
3.他走了进来,迅速地(______)了一下整个屋子。
4.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______)这鲜红的国旗。
5.他久久地(______)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15. 选词填空。
精美精彩精练精密
1.我国(_____)的陶瓷工艺品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2.春节文艺晚会的节目很(_____)。
3.这篇文章语言(_____),立意新奇,是难得的佳作。
4.这是一种十分(_____)的仪器。
【修改病句】
16. 下列语句中,有些地方不恰当,请你修改一下。
(1)某公司开业广告说:免费赠送小礼品,赠完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家新开张的商店在广告里表示: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修改病句。
1.由于她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班主任王老师的赞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使小明学会了骑自行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让小明的数学成绩有了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各年级师生和行政人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尽管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1个错别字,4处语法错误,1处标点错误。
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感触很多。
谁能相信一个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作为身体建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人生呢?
19. 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看了电影《生死抉择》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高兴得坐立不安。
3.妈妈烙的饼和馒头很好吃。
4.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而热情地帮助我。
5.河南省的名胜古迹有开封的相国寺,登封的少林寺,郑州的黄河公路大桥。
6.这次到会的有六十八人左右。
7.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
20. 修改下文(共有3处标点、4处字词错误)。
有人以为鱼不会发出声音,真是这样吗?虽然你来到海边,戴上一幅特制的耳机,把耳机的一头接到水中,便能听到稀奇古怪的声音:“呼噜呼噜”,这是鲅鱼的声音。
“吧嗒吧嗒”,这是气鼓鱼再说话。
成群沙丁鱼喧闹起来就象是夜间的海浪冲击着海岸。
水中歌手……赛音鱼发出的声响,如同柔和悦耳的歌声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
2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习题。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2]词中的“玉盘”指的是______,你积累的哪首古诗词中也用了这个比喻?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
22. 阅读鲁迅的《自嘲》,完成练习。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①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①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
②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
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
[1]根据意思写诗句。
(1)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运气。
B.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
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
C.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包含着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
[3]对待敌人时,我们应该“_________”;对待人民时,我们应该
“_______________”。
(选择诗句填空)
2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①,闻说②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③遮望眼④,自缘⑤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正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亲眼看到的景象。
(______)
②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诗的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
③本诗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______)
[3]“浮云遮望眼”运用了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浮云”在这里指__________。
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24.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①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
②烈:猛烈,强劲。
③长空辽阔的天空。
④碎:细碎。
⑤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⑥漫道:莫道。
⑦迈步:跨步、大踏步。
⑧从头越:从头再开始。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雁群、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____的气氛。
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
[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精神。
[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说青山起伏,宛如______________;夕阳鲜红,艳若__________。
我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景物,比如残月如
__________、绿草如_________等。
[4]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A.喜悦
B.壮烈
C.悲凉
D.哀怨
25. 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①向日金鳞开②。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③易水,霜重鼓寒④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②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③临:逼近,到,临近。
④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⑤玉龙:宝剑的代称。
[1]解释加点字。
(1)黑云压城城欲摧。
(_____)
(2)甲光向日金鳞开。
(_____)
(3)霜重鼓寒声不起。
(_____)
[2]用原句填空。
(1)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
(2)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______________的《易水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
B.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阅读理解】
26. 阅读文章。
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
①出发前,我将班里56名十六七岁的学生分成了28组。
我告诉他们,这次外出游玩,只能有28人参加,剩下的一半必须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自习。
②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
他们觉得我的安排严重不公,因为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主动放弃这次机会,甘愿待在闷热的教室里。
③他们决定用沉默来抵抗我的不公,想用这种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范。
④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台下开始窃窃私语。
我严肃地说:“我绝不可
能改变主意,你们是同学,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
你真就如此吝啬?连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给你的同件?”
⑤这番话,再度使他们陷入沉默。
在他们未出结果之前,我转身离开了教室。
⑥清早,旅行社的大巴开进了校园,班长将最后的名单递给了我,不多不少,整整28人。
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
他们的谦让,令我肃然起敬——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家庭拮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强者让给了弱者,男生让给了女生。
⑦名单上有多处涂改的痕迹,不难看出,他们曾发生过激烈的争执。
⑧临行前,我要求外出游玩的学生主动握一握那些让出机会、甘愿留在教室里的同学。
于是,感人的一幕出现了,56只十六七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
起。
他们相互寒暄,微笑叮咛,那么和谐,那么温暖,那么友爱
..............。
⑨旅行途中,我建议他们写一篇简单的游记,送给这28组里的另外一个人,让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你的快乐以及这沿途的美景。
⑩回程后,不管多么顽劣、多么厌学的孩子,他们都极其认真地完成了这次作业。
当他们把游记主动送给那位留在教室里的同学时,阳光忽然灿烂起来。
我让他们再次握手感谢那位心地善良的同学让你有了一段开心的旅程感谢那位胸怀宽广的同学让你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他们的右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没有谁因错失了良机而沮丧,也没有谁后悔当初的抉择。
⑪其实,我想让他们见识的,并不是一次短途旅行中的见闻,而是让他们在如此不公的条件下学会把最宝贵的财富装进自己的人生行囊中。
1.给第⑩段画“﹏﹏﹏”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2.第②段中写到“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透过行为可见人物内心。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学生,听到“我”宣布这个消息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不用“说”来表达,第④段画“”部分你想换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声音的延长B.特殊含义C.解释说明
5.当“我”宣布只能有28人外出游玩后,同学们的表现有哪些变化?
(______)——沉默——(______)——(______)
6.第⑧段加点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可以从中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两次写到“紧紧握在了一起”,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文章内容来看,最后一段中“最宝贵的财富”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文中“我”的做法,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2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巡道工的故事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
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
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
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
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
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
”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次要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出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苦瓜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种些花草和蔬菜。
这些活儿,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
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
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儿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瓢和籽儿是红的!”我喜欢苦瓜,()它里边的瓤和籽儿格外吸引我。
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
越老,它里边的瓤和籽儿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当我掰开苦瓜,
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盘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儿时,母亲总是眯缝着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很好吃。
()做汤,还是炒肉,()有一种清苦味。
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给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我喜欢上了苦瓜这种食材。
每到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珠的苦瓜,给我炒上一盘苦瓜青椒肉丝。
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
除了头几次,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
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
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上一盘。
“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有删改)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下列词请的意思。
经久不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围绕着苦瓜,写了关于母亲的三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老,它里边的瓢和籽儿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为什么要以“苦瓜”为题?作者想以此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短文阅读,完成练习。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踩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①(hòng hǒ
ng)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②(依然显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不消说,③(废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情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或词语,依次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①咋咋呼呼 _______、_______ ②眼巴巴 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虎视眈眈:______________
②大步流星: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屏风”指①__________,“一切”指②_____________。
5.短文有两处写竹节人玩得入迷,把相关句子抄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短文写玩竹节人玩得入迷的写法,用两三句话写一写“看书看得认真”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阅读理解。
___________
①皮影戏在家乡又称灯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专家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②家乡人无论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戏。
夜幕降临,皮影戏班子一行人马就带着简单的行李到公社的场房里准备晚上的演出了。
我们小孩子跟在戏班子后面像一窝蜂似的,东跑西窜,吵着闹着,那种高兴劲比过年还兴奋。
③皮影戏班不大,六七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班子。
演戏的行头和道具很简单,最多两只小箱子就可全部盛下。
箱子里自然包括表演时用的板胡、二胡,锣鼓等乐器,两根木棍撑起一张白纱布,就是演戏时的屏幕,一盏1瓦的昏黄灯泡,一张桌子、几条凳子,这样皮影戏的舞台就搭好了。
俗话说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就是皮影戏最真的写照。
④白发苍苍的老爷子、老太太早已提着小板凳占据了戏场中间的最佳位置,相互间谈论着即将开演的戏名,演员的唱功,也有乘此机会拉家常者,神吹海侃者,谈到高兴之处,他们开怀大笑,却满嘴看不到一颗牙齿,那种情景仍记忆犹新。
我们小孩或追逐嬉戏或__________,或 _______。
这个时候,屋子里人声鼎沸,笑声、打闹声此起彼伏。
⑤皮影演唱的戏曲都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老戏《杨门女将》、《三娘教子》、《周仁回府》小小皮影在老师傅的擅熟操纵下使得武打场面紧锣密鼓,伴随着合拍的乐音,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⑥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拾黄金》那场戏,只要那位诙谐幽默的懒汉一出场,伴奏便欢快起来。
懒汉拾到一块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以为是黄金,结果一层又一层地拆开,发现才是一块石头时,惹得全场人捧腹大笑,特别是我们小孩子异常活泼,笑声荡漾在整个戏场。
⑦有次,看武斗的一场戏,演到最精彩处,我忍不住和几个伙伴挤到前面想看个究竟,想知道这么热闹的场面是怎么表演出来的。
跑到后台,让我诧异
的是那么多人的打斗戏竟然是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表演着,只见他们一人控制着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累得师傅们满脸汗水。
多年后,每每想起这一幕,我不由感叹皮影艺人绝妙高超的功夫,敬畏起他们不辞辛劳的精神。
皮影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陪伴我们走过那些生活贫瘠的年代。
⑧社会发展很快,皮影戏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当我们茶余饭后打开电视,看着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电视节目,或是轻点鼠标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影时,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什么。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记忆犹新: _____________
2.耳熟能详: 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入文中)。
3.阅读段文,家乡人搭台唱戏的原因不可能是()
A.男女成婚B.宴请宾客C.添丁祝寿D.喜过新年
4.联系语境,展开想象,将第④自然段的横线补充完整。
5.作者在文末说道:“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
6.现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皮影戏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保护这项艺术,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
【作文】
31. 习作。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亲人的爱护,有师长的呵护,有朋友的陪伴,有欢声笑语,也有哭泣伤心,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成长。
请你以“在____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注意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习作天地。
人生的道路上,酸甜苦辣我们都得经历。
请把题目“我真”补充完整,可以填高兴、难过、烦恼、后悔……围绕题目选择一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语句通顺,字迹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两题任选一题
1.小学生活中,写作业几乎是同学们天天必做的事,因而,围绕着“作业”
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
请你以“作业”为线索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情感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②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不少于400字。
2.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通过一件事来写。
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
前后连贯。
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习作平台。
一年里,我们会度过美好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你最喜欢哪一个传统节日呢?这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度过的呢?请结合家乡的节日风俗写一写。
要求:1、题目自拟。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3、5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习作。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正确地认识自己会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请以“这就是我”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用具体的事例写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要求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