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学名词解释
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对土地的认识:土地是综合体土地是自然和经济的产物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可分为三层:地下层{地球风化壳和地下水为主} 地表层(生物圈和地貌为主)地上层(近地面气候为主)土地性质随即时间不断变化
土地不同于土壤土地与国土不是同一概念
3、从生态学观点看,土地是一个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
4、按照土地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工作内容,土地是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某种综合体。
它包括土地占有、使用、收益、
处分等经济关系,也包括一系列在土地调查、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建设等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5、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的能力
6、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7、国土西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既受益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
湖波、内海、领海和他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8、土地具有生产力,这是土地的本质特征之一。
包括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
前者是土地资源本身的性质;后者及
人类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对土地限制因素的克服、改造能力和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9、土地的自然要素组成与综合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改良要因地制宜。
10、土地的再生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某一阈值时,土地的
再生性就会丧失
11、土地资产的交易实际上是土地资产产权的交易
12、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13、租赁是土地资产市场流通的主要形式
14、土地的工程特性主要由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地形、水文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
15、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权籍
16、土地的权籍属性包括:地权和地籍
17、地权及土地权属,主要指土地的所有权及使用权
18、现代地籍包括:征税对象的清册、土地产权登记、土地分类面积统计、土地等级、地价等
19、地籍的核心是权属
20、土地资源的固有特征:具有生产能力和恒定不变的空间位置
21、土地资源的固有特征决定土地资源学是以土地资源类型与结构分析为基础,土地资源评价为核心,土地资源
合理利用与规划为目的,土地资源生态和功能,即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为理论依据,剖析土地综合性的学科
22、研究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对应变换分析理论地价理论
23、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分类法、评价法、规划法、决策法
24、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气候、地学、水文、植被、土壤
25、气候:光照(强度、长度、质量)热量降水风力
26、地学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和地表岩性,它是区域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导致区域能量和物
质重新分配的主要原因
27、水文条件对农用土地资源的影响:水分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水源条件是实现农业集约生产的保证
水分状况影响土地开发利用水力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作用
28、水文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地表水、地下水
29、植被要素是土地资源质量的代表,是其综合特征的反映,并
可指示出土地演替的方向。
30、土壤的基本物质构成:固相(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
气)
31、土壤的功能:生产力功能自净功能生物多样性功能支撑功能原材料功能景观文化功能
32、环境感知过程:对环境的感应和环境认识
33、土地资源配置可分为技术性配置和制度性配置
34、土地产权的基本特征是排他性,分为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国有产权
35、土地资源价值:天然价值、人工价值、稀缺价值
36、土地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一般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因素
(交通条件、环境质量、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条件)个别因素
37、土地垦殖、放牧、森林采伐、采矿
38、土地类型的概念:
狭义: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广义:除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即除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上的土地类群归并外,还包括研究土地类型的结构、动态演替机制等研究内容
39、土地分级系统:土地系统、土地单元、土地点
40、土地分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
41、土地分类的步骤:确定分类的对象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
42、土地分类的方法:发生法景观法(顺序法、两类指标网格法、线路考察法)参数法
43、土地结构主要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的数量结构和空间组合结构
44、空间组合结构分为条带状递变组合和重复式组合
45、土地类型演替的类别:时间演替与空间演替自然演替与人为
演替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
46、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性质或质量相对均一或利用现状、潜力和适宜性相对一致,并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土地资源单元
47、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等
48、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调查:土地的位置调查气候要素调查地形与地貌要素的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资源调查植被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社会经济资料调查
49、土地评价的方法:一般方法(外业调查与内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技术方法(归类法数值法统计模型分析法)
50、土地开发: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发挥土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的过程
51、土地开发的类型:宜农荒地闲散地农业地利用率土地沿海滩涂城市新区城市土地的再开发
52、土地复垦: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