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大《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残疾儿童。后来,教育对象逐步扩展到脑性麻痹(脑瘫)、自闭症谱系、学习障碍、行为情绪障 碍儿童。 (2 分)
(2) 随班就读数量的发展: 1994 年以后,随班就读不断推进,人数逐步增加,根据最新的数
据,随班就读儿童在我国全部接受的特殊教育的儿童数量中占了 60% 以上。 (2 分) (3) 服务年限的扩展:中国的随班就读年限从基础教育向两端发展,前端扩展到幼儿园的练过程中,能注一步一步由易到难。1145
例:能连续单腿站立 1 分钟而不歪,完成期限一个月。
第一周:能够双腿贴墙站立 3 分钟。
融合教育,后端扩展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招收随班就读的学生
进行职业教育。 (2 分)
(4) 教学模式的发展:
分层教学:随班就读初期的经验是将随班就读的学生与常态的学生分为若干层,教师针对 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 (2 分)
群点教学:为随班就读的学生编制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在普通班级中进
用支持策略,建立支持系统,协助学生过常态生活的课程。
4.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
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
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传播学理论为基础。
5. 支持系统:指将社会支持、自然支持和专业支持有机配置而组合形成的操作系统。
化教育案例的优点与不足,并说出如何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案例:
(1) 基本情况:
李 xx, 男, 2002 年 12 月 10 日出生,于 2011 年 9 月入学前班。该生出生时难产(产钳),
他 18 个月会走, 24 个月会叫爸爸妈妈,孩子的特殊性格是好动,调皮,能安静坐一会的时间很
1144
目标进行工序分解。
例:能辨别大小实物,完成期限一个月。
第一周:大小实物比较,看大的实物学说“大”。
第二周:大小实物比较,看小的实物学说“小”。 第三周:按要求指出大或小。 第四周:看实物或图片说出大和小。
孩子的动作不灵活,攀、爬、钻、跳都不行,因此在制定感觉统合训练目标时,注意培养孩子
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和反应能力及协调平衡能力。如能连续骑羊角球跳跃时而不下落,在训
较差。
学习方面:接受知识能力较差,记忆不持久,遗忘快,不能认真书写作业。
(2) 个别计划的制定
根据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缺陷情况,特制定孩子以下一学期的训练目标。目标: 学习方面: O 能分辨实物的多和少。 @能分辨实物的大和小。 @能做实物与图片的配对。 @能会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能正确背诵 1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表。 动作方面: O 能连续连续单腿站立 1 分钟而不歪。
2019 年 1 月
一、解释下列概念题,并举例说明(本题总分 25 分,每小题 5 分)
1. 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为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学生提供的教育。
2. 安置诊断:安置诊断是确认一个儿童是否属千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以及相应的身心
特征,据此为他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安置。
3. 支持性课程:支持性课程是以生活质量成果导向的,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决定能力的,运
练过程中,能注意一步一步由易到难。
例:能连续单腿站立 1 分钟而不歪,完成期限一个月。 第一周:能够双腿贴墙站立 3 分钟。 第二周:能双腿离墙站立 3 分钟。
第三周:能单腿贴墙站立 1 分钟。
第四周:能单腿离墙站立 1 分钟。 第五周:能单腿离墙站立 2 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常常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把老师的教学活动当做被感知的对象,常
行“群点“教学,并对学生进行个别补救教学。
合作学习:随班就读的合作学习体现为小组合作学习与组间的竞争,让小组中的其他同学
协助随班就读学生共同学习;也有采用小伙伴助学的形势,由比较优秀的学生为随班就读的学
1143
生互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差异教学:根据随班就读学生在个性特征、认知水平存在着显著个别差异,为他们提供 15
二、简述题(任选一题 15 分,多做不计分)
6. 请说明我国随班就读在盐城会议以后有了哪些基本的发展,并对其中一点说出自己的
实际体会。 答:自盐城会议以后,中国随班就读从试点进入正式实施。随班就读进入发展期。随班就
读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随班就读对象的发展:最初,随班就读的学生主要是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和智力障碍三
试卷代号:
1373
座位号亡二]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特殊教育概论试题
2019 年 1 月

得分 1 评卷人

四三
一、解释下列概念题,井举例说明(本题总分 25 分,每小题 5 分)
1. 特殊教育
2. 安置诊断
3. 支持性课程 4. 教学设计 5. 支持系统
少,但他在看画册时,能安静坐长一段时间,特别爱好劳动。李 XX 在生活、动作、学习等方面
的情况如下:
生活方面:该生的家庭条件一般,在生活上由爸爸妈妈共同照顾,孩子会自己吃饭,食欲
好,但浪费比较多,孩子会自己脱衣,自己穿衣。 动作方面:动作不灵活,钻、爬、跳、攀都不行,走路姿势歪斜,广播操不会做,动作协调能力
目标进行工序分解。
例:能辨别大小实物,完成期限一个月。 第一周:大小实物比较,看大的实物学说“大”。
第二周:大小实物比较,看小的实物学说“小”。
第三周:按要求指出大或小。 第四周:看实物或图片说出大和小。 孩子的动作不灵活,攀、爬、钻、跳都不行,因此在制定感觉统合训练目标时,注意培养孩子
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和反应能力及协调平衡能力。如能连续骑羊角球跳跃时而不下落,在训
历了以课题研究为特征的探索期,逐步进入规范期,各省市开始制定文件、提供经费、确定人员
编制、建立运作和评估机制,逐步形成了以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学区和区县(市)一级的资源中
心的服务传递系统的建设。 (2 分)
7.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谈谈特殊教育中的教学互动策略。
答:教学互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属性。在教学活动中实现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影响低一级
意,注意力不稳定的缺点。如:训练孩子能辨别大小,多少等认知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实物来 发展孩子的认知过程。如大盆子小盆子,大苹果小苹果,大桶小桶,大筐小筐等各种实物来辨 别大小,通过和孩子边玩边比较,使孩子逐步对大小多少在头脑中形成影象,为取得有效的训
练效果,将目标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地教,按孩子的特点和速度进行训练,将孩子的有关训练
较差。 学习方面:接受知识能力较差,记忆不待久,遗忘快,不能认真书写作业。
(2) 个别计划的制定
根据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缺陷情况,特制定孩子以下一学期的训练目标。目标:
学习方面:
CD 能分辨实物的多和少。
@能分辨实物的大和小。
@能做实物与图片的配对。
@能会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能正确背诵 1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表。
学校、家庭和社区成为新的学习环境。学生、家长在这种学习空间中日趋重要。教师不再
是唯一的教学主导因素,实现教师与家长的良性互动成为未来学习的重要方式,支持学生的成
长成为教育教学的最佳成果。 (5 分) 三、案例题(本题 25 分)
8. 根据本课程讲述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拟订与实施的基本知识,分析说明下面案例中个别
项系统的差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3 分) (5) 支持系统的发展 从随班就读开始,与之相关的支持系统就被提出来, 2000 年以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通过
实施国家教育规划课题,提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全国 200 个左右的区县在随班就读的基础上开始建立支待系统,为随班就读的学生提供适合其个 人期望的,适度的社会支持、专业支持和自然支持,增进他们的独立性、学习成效、社会参与和
够的活动和操作机会,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克服他的马虎,粗心大 意,注意力不稳定的缺点。如:训练孩子能辨别大小,多少等认知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实物来
发展孩子的认知过程。如大盆子小盆子,大苹果小苹果,大桶小桶,大筐小筐等各种实物来辨 别大小,通过和孩子边玩边比较,使孩子逐步对大小多少在头脑中形成影象,为取得有效的训 练效果,将目标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地教,按孩子的特点和速度进行训练,将孩子的有关训练
幸福感,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 (2 分) (6) 资源教室的发展 在随班就读的支持系统中,资源教室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核心问题。资源教室在中国是
随着普通学校开办特殊教育班级和随班就读应运而生的。资源教室建设与提高随班就读的教 学质量密切联系。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开始在有随班就读的学校尝试建设资源教室。经
(2) 学生之间的互动策略
学生之间的互动日益重要。当教师从教学转向学习指导,为学生互动留下了空间,学生之
间的互动成为学习的主要影响,增加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减少无效干扰是生生互动的关键,
教师的指导成为有效的因素,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自律性成为核心因素。 (5 分) (3) 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互动策略
@能站在平衡台上完成左右晃动。
生活方面: O 能自己照顾自己。 @克服丢三落四的现象。 @扩充对物体名称及动作的词汇。
(3) 实施
刚开始时,该孩子不能正常地进行训练和上课,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一会玩这,一会 玩那,结果做什么都不是,根据孩子好动、精力充沛旺盛的特点,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给他足
够的活动和操作机会,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克服他的马虎,粗心大
化教育案例的优点与不足,并说出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1139
案例:
(1) 基本情况
李 xx, 男, 2002 年 12 月 10 日出生,千 2011 年 9 月入学前班。该生出生时难产(产钳), 他 18 个月会走, 24 个月会叫爸爸妈妈,孩子的特殊性格是好动,调皮,能安静坐一会的时间很
常被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千扰所吸引,训练时注意力极不集中易分散,因此教学中为孩子
提供操作机会,让孩子多帮一帮,多与其他学生比一比。
通过一步步有计划,有系统,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训练,孩子已完成本学期各领
域的训练目标,感知方面学会了分辨实物的大小,多少。在动作方面,从不愿意单腿站立学会
了能单腿站立。 通过一学期的学校的学习和训练,孩子在以上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少,但他在看画册时,能安静坐长一段时间,特别爱好劳动。李 XX 在生活、动作、学习等方面
的情况如下:
生活方面:该生的家庭条件一般,在生活上由爸爸妈妈共同照顾,孩子会自己吃饭,食欲 好,但浪费比较多,孩子会自己脱衣,自己穿衣。
动作方面:动作不灵活,钻、爬、跳、攀都不行,走路姿势歪斜,广播操不会做,动作协调能力
1141
得分 1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题 35 分)
9. 试说明特殊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有哪些特点,比较普通教育的"备课”与特殊教育的教学
活动设计有哪些异同和特点。
1142
试卷代号:
1373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特殊教育概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心理活动向前发展,这让人们想起了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与实践。良性的教学互 动策略包括如下方面: (1) 师生之间的互动策略 师生间的互动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本质的活动。目前,教师权威性的、单向的引导式互动正
在让位于均衡、平等的教学活动,教师由原来的教学转向学习指导,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成为一个新的教学互动趋势。 (5 分)
动作方面: CD 能连续连续单腿站立 1 分钟而不歪。
@能站在平衡台上完成左右晃动。 生活方面: 心能自己照顾自己。
@克服丢三落四的现象。 @扩充对物体名称及动作的词汇。
(3) 实施
刚开始时,该孩子不能正常地进行训练和上课,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一会玩这,一会
1140
玩那,结果做什么都不是,根据孩子好动、精力充沛旺盛的特点,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给他足
得分 1 评卷人
二、简述题(任选一题 15 分,多做不计分)
6. 请说明我国随班就读在盐城会议以后有了哪些基本的发展 (4 点以上),并对其中一点
说出自己的实际体会。
7.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谈谈特殊教育中的教学互动策略。
得分 1 评卷人
三、案例题(本题 25 分)
8. 根据本课程讲述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拟订与实施的基本知识,分析说明下面案例中个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