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11醉翁亭记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醉翁之意• 不在酒 意:_____意__趣__,__情__趣_________________ (3)野芳• 发而幽香 芳:______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伛• 偻• 提携 伛偻:_______弯__腰__曲__背__,__这__里__指__老__人________ (5)山肴野蔌• 蔌:_________菜__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秀丽 茂盛 (2)聚拢 回去 归依 (3)乐趣 欢乐、 高兴 意动用法,以……为乐 (4)结构助词,的 代词,
4
B
代指醉翁亭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
5
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2)树林 里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
处低处鸣叫,游人离开,禽
鸟就欢乐起来。
(1)欧阳修 永叔 六一居士 宋代
别指什么?
【甲】文的“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 【乙】文的“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
19.[中考•安徽滁州来安期中]学完《醉翁亭记》,滁州某校 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主 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烘托活动气氛请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8.阅读课文第三段,按要求回答。 (1)本段具体描写了___滁__人__游___、太守宴、___众__宾__欢___ 和__太__守___醉___四个场景。(用原文中的短句回答)。 (2)选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 简要回答。 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 也是为了表现这个地方在作者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6
苏轼 柳宗元 王安石 (2)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3)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语言建构·能力练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综合实践·素养练
19
20
1.给加点字注音。
环滁• ( chú )
琅• 琊• ( lánɡ)( yá ) 饮少辄• ( zhé )醉
(4)之 山之• 僧智仙也( 结构助词,的 )
名之者谁( •
代词,代指醉)翁亭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
句子独立性
4.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
项是
B
表判断。
()
A.环之酒也。 表判断。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表。判断。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
守喝醉了。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
17.【乙】文第一段交代了醒心亭的___地__理__位__置_____。 18.【甲】文的“太守之乐”和【乙】文的“公之乐”分
12.翻译下列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
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胜景,全在洞庭一湖。
13.【甲】【乙】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 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 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 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的观点。
(6)宴酣• 之乐 酣:_______尽__兴__地__喝__酒___________________ (7)弈• 者胜 弈:__________下__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觥筹交错 觥:_________酒__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颓• 然• 乎其间者 颓然:_____倒__下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 (10)树林阴翳• 翳:________遮__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7页第11-14题。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日出而林霏• 开_________弥__漫__的__云__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归而岩穴暝•_________昏__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山横间无之际•• 朝涯• _暮__也_____________助__边__词__际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则岳阳楼之大• 观•也________壮__丽__景__象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 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 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 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 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 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 乐,将百姓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 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野__芳__发__而__幽__香_, _佳__木__秀__而__繁__阴___。作者用“日__出__而__林__霏__开___,云__归__而__岩__穴__暝_ ___”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示例:赞家乡,绘山水新貌。
(2)央视《朝闻天下》中有一则关于滁州的广告语: 山水醉城,亭好滁州。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这则广 告语的妙处。
示例:把名篇《醉翁亭记》与滁州巧妙地 结合在一起,加深观众对滁州的印象,有力地 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
(3)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
片段练笔
20.本文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 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描写了四季的景物变化。“野芳发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时也。”随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出现了 四幅画面,变化有致又互相映衬,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 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请你抓住 家乡的四季或某一名胜的四季的特征,写一个片段。
(3)《醉翁亭记》中“_醉__翁__之__意__不__在__酒____,在__乎__山__水__之__间__也___” 是作者寄情山水的句子。
一、精段品读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7.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课文第一段作者 是怎样安排写景顺序的?
第一段主要采用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作者先从 远山落笔,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 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接着利用移步换 景的手法,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环境。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 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醉翁之意”的理解。
醉翁之意不只在于山水之间,更在于乐人之乐 (或:与民同乐)。
10.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然, 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欧阳修却拥有如此 旷达的胸襟,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示例一:我更欣赏柳宗元。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 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 清澈幽静,别具一格。
示例二:我更欣赏范仲淹。因为他即使身处人生逆境, 也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如今国家的建 设更需要这样的人。
示例三:我更欣赏欧阳修。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 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
佳木秀而繁阴•(
茂) 盛
(2)归 云归• 而岩穴暝( 聚拢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 去
微斯人,吾谁与归(
• 归) 依
(3)乐 山水之乐( 乐趣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欢乐、高) 兴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意动用法,以……) 为乐
林霏( •
fēi
)开
岩穴暝(míng) •
晦( •
huì)明
酒洌( •
liè
)
伛偻( yǔ )( lǚ )提携 ••
弈( yì )者胜 •
山肴( •
yáo
)野蔌( •

)
觥筹(gōng)( chóu) ••
阴翳• ( yì )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_____茂__盛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 ••
D.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游
人离开,禽鸟就欢乐起来。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醉翁亭记》的作者____欧__阳__修__,字__永__叔____,号醉 翁,晚年又号_六__一__居__士___,____宋__代__(朝代)文学家, 和___苏__轼___、苏洵、苏辙、韩愈、_柳__宗__元___、 _王__安__石___、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11 醉翁亭记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新知积累·基础练
chú lánɡ yá zhé fēi
1 míng huì liè yǔ lǚ yì
yáo sù gōng chóu yì
(1)茂盛的样子 (2)意趣,情趣
2 (3)花 (4)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5)菜蔬 (6)尽兴地喝酒 (7)下棋 (8)酒杯 (9)倒下的样子 (10)遮盖
三、国学阅读 [中考·山东枣庄改编]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8页第15-18题。
1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 _•_____牵__扶__,__这__里__指__被__牵__扶__的__人__,__即__儿__童__。_ (2)泉香而酒洌_•________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 _______陈__列__,__摆__开__。________________ (4)则必即丰• 乐以饮______靠__近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