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训练(三)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鲁教版必修1(2021学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鲁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鲁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鲁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三) 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B.②
C.③ﻩ D.④
解析:选A 黄赤交角为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从图中可看出为①.
图1为某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图1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3.图2中与图1日期最接近的公转位置是()
A.甲ﻩ B.乙
C.丙
D.丁
解析:2。
A 3。
B第2题,图1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处于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90°。
第3题,由图2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可知,乙处位置符合.
4.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23°26′N~90°N B.23°26′S~90°S
C.0°~23°26′N之间ﻩD.0°~23°26′S之间
解析:选D 该地12月22日前后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说明有两次太阳直射。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可以判定该地位于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
5.为了保证一定时间的光照,须根据日照情况合理配置楼房之间的间距。
在下列城市中,理论上楼间距要求最远的城市是( )
A.石家庄B.哈尔滨
C.邯郸 D.广州
解析:选B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前楼的影子越长,要求楼间距越大,故选哈尔滨。
6.读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杭州四季花事正确的是( )
A.桃花闹枝B.荷花盛开
C.桂花溢香 D.腊梅傲霜
解析:选D M为最快速度,位于近日点,时间是1月初,杭州为冬季,正值腊梅怒放。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甲)及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乙),回答7~8题。
7.下列节气中,昼长最接近的一组是( )
A.立春谷雨B.芒种白露
C.小雪大寒ﻩD.寒露清明
8.下列关于图乙中四点日期的判断,最有可能的是( )
A.①表示大雪B.②表示谷雨
C.③表示秋分ﻩD.④表示芒种
解析:7。
C 8。
D第7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对于北半球某点,从夏至到冬至,昼长从最长变化到最短,距离夏至或冬至等长时间的日期昼长最接近;由图甲可
知,小雪、大寒这一组符合条件。
第8题,图乙为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图乙中点的纬度是互余的关系,可以推出③为夏至或冬至,②为立夏或立冬,①为小寒或小暑,④为大雪或芒种。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10.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解析:9.C 10。
D 第9题,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或者常年在正南方,或者绝大部分在正南方(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从图中来看,①地位于赤道,②地位于南回归线,④地位于北极圈,③地符合要求。
第10题,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即直射南回归线,据此可判断正确答案为D。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春分B.夏至
C.秋分ﻩ
D.冬至
2.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A.黄赤交角变为25°26′
B.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C.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26′
D.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扩大两个纬度
解析:1.B 2.B 第1题,图中P点位于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
第2题,图中②角为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如果②角增大2°,则黄赤交角就减小2°,将变为21°26′,那么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纬21°26′之间运动,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变为南北纬68°34′~90°,范围缩小了4个纬度。
因此选B.
某日某时,家住淮北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
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3~4题.
3.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A.东B.南
C.西D.北
4.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可能会发现()
A.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雕像的影子向西转过了大约30°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
解析:3.C 4.D 第3题,读图,根据影长,此时影长与雕像高度相当,所以不可能是早晨或黄昏时间,只能是正午时间。
淮北正午日影朝北,该方向是此时王女士的车头的右转方向。
所以王女士车头应朝向西,C对.第4题,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太阳高度角已经减小,可能会发现雕像的影子变长了,A错。
此时太阳向西南天空移动,雕像的影子朝东北方向移动,向东转过了大约30°,B错.太阳位于西南天空,离地平线较高,C错。
原路返回时,车头朝向东,影子朝向东北方向,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
王女士左前方,D对。
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为“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5~6题。
5.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B.北京正午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面积较小
C.武汉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
6.从数九歌谣可以推断出,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西南 B.西北
C.华南ﻩD.华北
解析:5.C 6.D第5题,冬至日时在12月22日前后,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数九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与武汉的纬度差越来越小,武汉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南半球。
故选C.第6题,数九歌中“三九四九冰上走”可知,该地区应该有结冰期,西南、华南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没有结冰期,所以可以排除选项;由题中“五九、六九看杨柳”可知该地的代表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可知,在3月份该地已经开始农业生产活动,西北纬度较高,而且典型植被以荒漠为主。
故选D.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为活动式。
据此回答7~8题。
7.9月23日,为了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α为( )
A.25° B.35°
C.65°D.55°
8.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A.海口ﻩB.重庆
C.拉萨ﻩ
D.吐鲁番
解析:7。
B 8。
C第7题,当太阳光线与热水器的吸热面垂直时,热水器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
要想使太阳光线与热水器的吸热面垂直,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倾角与当地的正午太
阳高度应该是互余的关系。
9月23日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或“某地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洛阳(35°N,112°E)在9月23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5°,此时太阳能热水器的最佳倾角就应该是90°-55°=35°。
第8题,青藏高原因地势高,纬度低,晴天多,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十分强烈,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在海口、重庆、拉萨和吐鲁番四地中,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素有“日光城”之ﻩ称,是四地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地方.
二、综合题
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标出夜半球。
(2)甲图是________(日期)前后的地球光照图,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对应在乙图中的位置应该是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
(3)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B、C、D各地按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________。
(4)在图中__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快,在图中__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慢。
(5)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图甲中E地某中学正午旗杆影子长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晨昏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平分赤道.第(2)题,由甲图判断为冬至日,对应乙图中④位置,④为冬至日,①为春分日,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第(3)题,甲图中的A点位于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上,此时的太阳高度为0°,正午时A地的太阳高度应为90°-(23°26′-0°)=66°34′。
此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故D>B>C。
第(4)题,在④点(冬至日)附近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在②点(夏至日)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第(5)题,影子长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呈反比关系。
答案:(1)略.
(2)12月22日冬至日④
(3)0°66°34′ D>B>C
(4)④②
(5)先逐日变短,夏至日后逐日增长先逐日变大,夏至日后逐日变小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 book is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I hope you can make pro gress with thehelp of 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 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changethe way ofpeople's study and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 ment,but 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 such a small 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 comp lex world leads us to chase out, reading an articleord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 and return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 can activate 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 our pure spiritual worl d 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