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疆葡萄的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林牧渔
28 农家科技探讨新疆葡萄的栽培技术
樊文廷
(新疆乌苏市林业局 新疆乌苏 833000)
摘 要:新疆地处西北高寒地带,作为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之一,葡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近年来酿酒葡萄产业重心开始西移,国内著名酿酒葡萄企业纷纷在新疆建立生产基地和酿酒厂,这是新疆葡萄产业大发展的机遇。

也对新疆建立科学的葡萄栽培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就新疆葡萄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疆;葡萄;栽培技术
1.地址选择
设施栽培选择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酸碱度中性的沙质壤土上。

2.育苗技术
2.1插条的采集和贮藏
一般结合冬季休眠进行插条采集,为培育良种良苗,从丰产优质,无病虫害健壮的母树上采集,所采插条选一年生成熟、粗壮饱满、节间短的枝,插条可分品种绑成捆,挂上标签,分别贮藏,第二年春季扦插,插条贮藏宜于11月中下旬,地面开始解冻时,将插条放进贮藏沟或贮藏窖内,如采集早可先放在冷凉通风地方进行预贮。

贮藏方法根据插条多少,选背阴的地方挖贮藏沟,宽1.2米,深1米,长任意,放一层插条覆一层湿土,最上面覆15厘米湿土(捆入沟内,其间要填充湿沙或湿土隔离),每2-3平方米立一束玉米秆使插条能通气散热,天冷时覆草防冻,贮藏期适温00C 到40C。

贮藏的前后期要适时检查防热,防干,防霉。

2.2插条的扦插和苗期管理
2.2.1插前苗圃地要选土质肥沃,灌水方便的地块,扦插前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每亩4000-5000公斤,深翻土壤,平地起垄,覆膜时要密紧。

2.2.2插条准备与扦插
插条在插前要剪成20-25厘米长,留芽2-3个,插条顶端距芽1厘米处平剪,基部斜剪呈马蹄形,浸水24小时,扦插时在垄上分两行,将插条向内斜插入膜中,膜上封土压实。

2.2.3苗期管理:
插条扦插后,除在前期保持土壤温度外,关键是促地温的迅速升高,使插条基部尽快形成愈合组织,张出新根,上部新芽萌动生长待苗成活后,要及时追肥、浇水、中耕、锄草、抹侧芽、摘心、促苗木健壮成熟。

3.苗木定植
3.1定植前的土地准备选择土壤肥沃、酸碱度中性的沙质壤土。

对粘重或沙性较强的土壤,通过掺沙或掺粘进行改良;对板结、粘重的土壤,进行深翻,打破不透水层。

按行距1.5m开南北向定植沟,沟深80cm,沟宽60cm,挖沟时表土与底土分开放置。

在沟底先填入厚为10~20cm的有机质混合土(切碎的玉米秆与表土按1∶2拌匀),再将垄背表土与优质腐熟厩肥10m3/667m2充分混合后填入沟内,最后填入底土至距地面25cm处覆膜,浇透水沉实。

3.2定植前的苗木准备
苗木选择是定植成活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1]。

选择根系发达的2年生优质大苗,为保证翌年产量,建议选用定植于田间的苗木平岔带土坨移栽。

3.3定植时间与定植方法定植时期为4月上旬,按株距1.0m,行距1.5m 挖栽植穴,将苗木按上1年的方向和斜度顺行向放入穴内,使根系舒展开,逐层培土踩实,根颈部与沟底地面取平,栽后灌透水。

3.4架式与株行距
采用倾斜式双蔓双臂水平结果模式,前墙架高1.0m,后墙架高1.8m,叶幕高度依棚高确定,株行距1.0m×1.5m,栽植密度350株/667m2。

钢柱上1.0m位置拉设2根铁丝,用于固定2条主蔓,结果母枝采用单枝更新,其上每隔50cm左右拉1道铁丝用于固定新梢。

4.树形培养
苗木萌芽后,每株选留位置靠上的健壮新梢2个,其余芽一律抹除,所留健壮新梢长至30cm、不易被碰断时开始绑缚新梢,新梢的绑缚要求均匀分布和固定,并留出加粗空间;新梢长至1.6~1.8m时摘心。

第2年,将预留新梢作为主蔓,将主蔓从南向北引缚于第1道铁丝上,呈水平状,基部与地面成45°夹角。

水平蔓上每隔10cm留1个芽,形成结果枝。

第2年冬剪时,每株留10个结果母枝,每个结果母枝留2个芽短截,以达到早期丰产的目的。

5.温、湿度调控
5.1温度
为使发芽整齐,花穗孕育良好,萌芽期升温时不易过快,升温初期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间10~15℃,之后白天逐渐升温到20~25℃,夜间15℃,直到萌芽为止;花期葡萄新梢生长迅速,花芽继续分化,温度可适当提高,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15~20℃,以满足开花、坐果对温度的需要;果实膨大期,为促进幼果迅速膨大,白天温度以28~30℃为宜,夜间18℃左右,当白天温度高于35℃时,及时通风降温,防止日灼现象;成熟期为增加糖分积累,可加大昼夜温差,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温度为15℃左右;休眠期要盖好草帘,地温不应低于-5℃,室温不能低于-9℃,否则葡萄应采取简易防寒措施。

5.2湿度
发芽至花序抽出期,温室内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0%左右,花序伸出后控制在70%,开花至坐果期控制在65%~70%,坐果后至浆果着色期应为70%,浆果着色及成熟期应控制在65%左右。

为了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可在灌催芽水后覆盖地膜,既可减少水分蒸发,又能提高地温;或通过放顶风等措施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5.3光照
葡萄是喜光植物,光照不足时,葡萄叶片薄、落花重、着色差、产量低,通常温室内光照只有室外日照量的70%~80%。

由于采用双蔓双臂小棚架,行间距相对较小,为增加光照和减少病害发生,待棚架枝条过于密闭时,可在行间打50cm左右通风带进行通风。

6.水肥管理
大棚采用滴管灌水,配备小型自动化施肥机,根据葡萄的不同生育期配制葡萄专用肥,根据少量多次的原则,将追肥通过滴灌的方式施入。

保护地内由于光照不足,新梢易徒长,应适当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采果后,在扣膜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m3/667m2。

萌芽期灌透水,开花期为防止大量落花落果,暂时停止灌水,果实膨大期可灌2~3次透水,促进果实迅速生长。

果实开始成熟至采收期,可根据土壤墒情减少灌水,以提高果实品质。

落叶后要灌透水,防止冻害和抽条。

另外,结合喷药喷施叶面肥,喷铁肥、硼肥、锌肥各1次,磷酸二氢钾3次。

7.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施用的农药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资料通用性准则。

棚内温湿度高,易造成病害发展迅速和爆发。

如有病害发生迹象,可有针对性地喷施杀菌剂,霜霉病可用霉多克、安泰生、烯酰吗啉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锈宁、好力克、杜邦福星防治。

冬季修剪后,要彻底清洁田园,全园喷施石硫合剂1次,以杀灭越冬病原,霜霉病发生较重的园片可选用波尔多液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