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局域网交换技术-3
计算机网络教案(第6章)

6.3.3 数字数据网DDN
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 Data Network)是利用数字信 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 它的传输媒介主要是光缆,辅助于数字微波、 卫星信道 以及用户端可用的普通电缆和双绞线。 在现有的电信网(电话网或分组交换网)中,都有模拟成分 存在,需要许多模数转换及调制解调设备。而DDN则以 全数字、高速率及灵活的交叉连接复用功能为用户提供 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数字电路专线(出租)业务,为用户构 建了一个大容量的数据通信平台。数字信道与传统的模 拟信道相比,具有传输质量高、速度快、带宽利用率高 等一系列优点。
基于 ADSL 的接入网 端局或远端站 ATU-C PS 电话 分路器 用户线 PS ATU-R
区域宽带网
ATU-C ATU-C DSLAM
图3-32
至本地电话局
居民家庭
基于ADSL的接入网的组成
§6.4
异步传输方式ATM
1 ATM概述
1972年ITU-T提出了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概 念。特别是80年代初制定的一整套关于ISDN的系列建 议,奠定了ISDN发展的基础。鉴于当时技术能力和业 务需求的限制,首先提出的只能是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N-ISDN)。
2.7~3.6 km
1.4 km 0.9 km 0.3 km 4.ADSL中的“D(数字)”应理解为“使 用数字技术”。ADSL的用户线上传送 的仍然是模拟信号而不是数字信号。 ADSL在现成的用户线(铜线)的两端 各安装一个ADSL调制解调器。我国目 前采用的方案是离散多音调DMT (Discrete Multi-Tone) 调制技术。
计算机网络习题第6章 局域网

第6章简答1:某公司准备建立一个无线局域网,网络拓扑如附图所示。
(1)请从工作频段、数据传输速率、优缺点以及兼容性等方面对802.11a 、802.11b 和802.11g 进行比较。
(2)请写出附图中①处的设备名称(包括中文名和英文名)。
(3)该无线局域网内的计算机的IP 地址有哪几种分配方式?在安装①时,如何配置这几种方式?(4)配置完成后,用什么命令测试该无线网是否连通?2:一个802.11b 无线局域网在无线信道上连续地传输多个64字节帧,已知信道的位错率为10-7。
平均每秒有多少个帧被破坏?3:为增加跨距,IEEE 802.3z 规范将千兆以太网的时间片扩展到了4096位时间,即最小帧长度为512字节。
为了保证与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的64字节最小帧长度兼容,IEEE 802.3z 规范采用了载波扩展技术。
请简述载波扩展的基本思想。
4:考虑在一条1000米长的电缆(无中继器)上建立一个1Gb/s 速率的CSMA/CD 网络,假定信号在电缆中的速度为2×108米/秒。
请问最小帧长为多少?5:一个以太网卡经历4次连续冲突后,在下一次重发前最多要等待多少时间片?在10M 以太网中,其最大等待时间为多少?6:一个CSMA/CD 基带总线网长度为1500米,信号传播速度为2×108米/秒,假如位于总线两端的两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时发生了冲突,试问:(1)两台计算机间的信号传播延迟是多少?往返传播时间是多少?(2)每台计算机最多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检测到冲突?7:为什么IEEE 802标准中要把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8:局域网基本技术中有哪几种拓朴结构、传输媒体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填空9:在10BASE-T和100BASE-T以太网中,RJ-45连接器的引脚和用于发送,引脚和用于接收。
10: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计算重传前的退避时间,算法如下:(1)确定基本退避时间片T= 。
软考网络工程师笔记(中级1-3章)

2011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第一章第1章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交换2、分组交换3、帧中继交换4、信元交换一、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第6-9章

UNIX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UNIX操作系统分成三个主要部分: 操作系统分成三个主要部分: 操作系统分成三个主要部分
内核: 的系统核心。 内核:UNIX的系统核心。 的系统核心 Shell:是内核与用户之间的接口和交互界面,是UNIX命 :是内核与用户之间的接口和交互界面, 命 令的解释器。 令的解释器。 文件系统:对存储的文件进行组织和管理。 文件系统:对存储的文件进行组织和管理。
VLAN
虚拟局域网VLAN,跨接不同物理LAN网段的节点连接成逻辑 ,跨接不同物理 虚拟局域网 网段的节点连接成逻辑 LAN网段,处于不同物理网段的用户通过软件设置处于同一局 网段, 网段 域网中,形成逻辑的工作组 逻辑的工作组。 域网中,形成逻辑的工作组。在同一逻辑工作组中的节点可以 互发广播报文。 互发广播报文。 VLAN就是指在逻辑上可以通过网络管理来划分逻辑工作组的 就是指在逻辑上可以通过网络管理来划分逻辑工作组的 就是指在 物理网络。物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物理网络。物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用户在 网络中的物理位置来划分网络。 网络中的物理位置来划分网络。
网络环境软件 网络管理软件 工作中网络软件 网络服务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层结构
根据NOS和OSI模型的对应关系,从分层角度看, 和 模型的对应关系, 根据 模型的对应关系 从分层角度看, 主要有三个部分: 主要有三个部分:
网络驱动程序 网络协议软件 应用程序接口( 应用程序接口(API)软件 )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目前使用的NOS都是多用户多进程任务的操作系统, 都是多用户多进程任务的操作系统, 目前使用的 都是多用户多进程任务的操作系统 主要有: 主要有:
Windows NT系列:微软公司的 系列: 系列 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不仅在个 系统不仅在个 人操作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 人操作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它在网络操作系统中也具有 非常强劲的力量。 非常强劲的力量。 NetWare:早期的一种适用于局域网的网络操作系统。 :早期的一种适用于局域网的网络操作系统。 UNIX:目前常用的 系统版本主要有: :目前常用的Unix系统版本主要有:Unix SUR 4.0、 系统版本主要有 、 HP-UX 11.0,SUN的Solaris 8.0等。 , 的 等 Linux:一种新型的网络操作系统,它的最大的特点是源代 :一种新型的网络操作系统, 码开放,可以免费得到许多应用程序。 码开放,可以免费得到许多应用程序。
《计算机网络》第6章课后习题

1.与广域网相比,局域网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较小的地域范围。
2)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
3)通常为一个单位所建,并自行管理和使用。
4)可使用的传输介质较丰富。
5)较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6)有限的站点数量。
2. 局域网的3个关键技术是什么?试分析10BASE-T以太网所采用的技术。
参考答案:局域网的三个关键技术是拓扑结构、数据传输形式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0BASE-T以太网的物理拓扑结构为星型(逻辑拓扑结构为总线型),采用基带传输,使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以太网与总线网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总线网是指拓扑结构为总线的网络,而以太网是指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局域网,早期以太网的物理拓扑结构采用了总线型拓扑,也属于总线型网络,但现在的以太网大多为星型拓扑。
4.以太网与IEEE802.3网络的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参考答案:二者都采用了总线型拓扑结构和基带传输方法,并且都使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不同之处主要有:1)帧结构有些细微的差别:帧首部的第13-14位的定义不同,IEEE802.3定义为数据字段的长度,而DIX Ethernet II定义为网络层协议类型;2)介质稍有不同,IEEE802.3标准定义了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三种介质,而DIX Ethernet II只使用同轴电缆。
5.IEEE 802标准规定了哪些层次?参考答案:IEEE 802标准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个层次。
其中又把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功能子层。
6.试分析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以太网中。
CSMA/CD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个站点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监听介质:①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②如果介质是忙的,则继续监听,一旦发现介质空闲,就立即发送;③站点在发送帧的同时需要继续监听是否发生冲突(碰撞),若在帧发送期间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介质发送一串阻塞信号以强化冲突,保证让总线上的其他站点都知道已发生了冲突;④发送了阻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返回步骤①重试。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3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一、选择题1、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_________。
A、LANB、W ANC、ISDND、MAN2、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________来划分的。
A、信息交换方式B、网络使用者C、网络连接距离D、传输控制方法3、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________。
A、传输层B、网络层C、物理层D、应用层4、开放互连(OSI)模型描述________层协议网络体系结构。
A、四B、五C、六D、七5、使用网络时,通信网络之间传输的介质,不可用_________。
A、双绞线B、无线电波C、光缆D、化纤6、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
A、降低成本B、打印文件C、资源共享D、文件调用7、下面四种答案中,哪一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________。
A、DOS操作系统B、Windows98操作系统C、WindowsNT操作系统D、数据库操作系统8、________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转换的设备。
A、网卡B、调制解调器C、网络线D、都不是9、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使计算机或终端之间能够正确传送信息,必须按照______来相互通信。
A、信息交换方式B、网卡C、传输装置D、网络协议10、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必须共同遵守________A、CPI/IP协议B、PCT/IP协议C、PTC/IP协议D、TCP/IP协议11、信息高速公路是指_______。
A、装备有通讯设备的高速公路B、电子邮政系统C、快速专用通道D、国家信息基础设施12、因特网中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如_________。
A、Wang@B、wang.Email. C、http://wang@ nit D、http://www.wang. 13、因特网中,利用浏览器查看web页面时,须输入网址,如下表示的网址不正确的是______。
A、B、C、D、http:@14、Internet称为_______。
计算机网络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局域网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 IEEE 802系统协议中描述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功能、特性和协议的是(C)。
A. IEEE802.5B. IEEE802.4C. IEEE802.2D. IEEE802.32.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B )。
A. 1倍B. 2倍C. 4倍D. 2.5倍3. 关于冲突域和广播域说法正确的是(C)。
A. 集线器和中继器连接不同的冲突域B. 网桥和二层交换机可以划分冲突域,也可以划分广播域C. 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可以划分冲突域,也可以划分广播域D. 通常来说一个局域网就是一个冲突域4. 在10Base5的以太网中,最大的网段长度是(B)。
A. 2000mB. 500mC. 185mD. 100m5.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C)。
A. 信息B. 分组C. 帧D. 比特流6. 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D )。
A. 双绞线B. 无线信道C. 同轴电缆D. 光纤7. 在虚电路方式中( B )。
A. 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但分组的顺序发生了变化B. 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且分组的顺序与原来的一样C. 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分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D. 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封达,而且有的分组会丢失8. 在数据报方式中,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数据报( C )。
A. 不需要建立虚电路,也不必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B. 需要建立虚电路,但不必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C. 不需要建立虚电路,但要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D. 要建立虚电路,也要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9. 下列关于局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是(D)。
A. 地理分布范围大B. 数据传输率低C. 误码率高D. 不包含OSI参考模型的所有层10.下面哪个不是广域网(C)。
A. PSTNB. X.25C. VLAND. A TM11.下面属于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的是(C)。
计算机网络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局域网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 IEEE 802系统协议中描述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功能、特性和协议的是(C)。
A. IEEE802.5B. IEEE802.4C. IEEE802.2D. IEEE802.32.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B )。
A. 1倍B. 2倍C. 4倍D. 2.5倍3. 关于冲突域和广播域说法正确的是(C)。
A. 集线器和中继器连接不同的冲突域B. 网桥和二层交换机可以划分冲突域,也可以划分广播域C. 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可以划分冲突域,也可以划分广播域D. 通常来说一个局域网就是一个冲突域4. 在10Base5的以太网中,最大的网段长度是(B)。
A. 2000mB. 500mC. 185mD. 100m5.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C)。
A. 信息B. 分组C. 帧D. 比特流6. 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D )。
A. 双绞线B. 无线信道C. 同轴电缆D. 光纤7. 在虚电路方式中( B )。
A. 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但分组的顺序发生了变化B. 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且分组的顺序与原来的一样C. 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分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D. 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封达,而且有的分组会丢失8. 在数据报方式中,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数据报( C )。
A. 不需要建立虚电路,也不必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B. 需要建立虚电路,但不必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C. 不需要建立虚电路,但要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D. 要建立虚电路,也要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9. 下列关于局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是(D)。
A. 地理分布范围大B. 数据传输率低C. 误码率高D. 不包含OSI参考模型的所有层10.下面哪个不是广域网(C)。
A. PSTNB. X.25C. VLAND. A TM11.下面属于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的是(C)。
局域网技术和局域网组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参考答案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利用传输介质、网络通信设备,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在功能上独立的一组计算机按照某种结构联系起来,并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协议对这组互连的计算机进行管理,这就是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1)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与信息资源。
(2)交互通信。
实现计算机之间及计算机用户之间的数据通信。
(3)协同工作。
连网的计算机之间或用户之间可以为完成某一任务而协调一致地工作。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组成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由各种硬件组件和软件组件组成。
硬件组件包括:包含网卡的计算机和服务器,打印机、绘图仪、Modem等各种外部设备;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无线AP或无线路由等中间设备;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卫星天线等传输介质。
软件组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和通信协议、各种应用软件等。
4.从网络的作用范围来看,网络有几种分类?答:按通信方式分:交换网和广播网;从网络的使用者分:公众网和专用网;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网和无线网;按服务方式分: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和对等网络;从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分:接入网、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对分组交换网,又分为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5.试简述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工作过程。
答:网络中的计算机及设备等各结点要实现互连,就需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网络中各结点间相互连接的方式叫做“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介质互连各种网络设备的物理布局。
网络拓扑图给出了网络中各结点相互间的连接图。
网络拓扑的基本结构有星型结构、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此外还有混合型拓扑结构、树型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蜂窝拓扑结构等。
总线型拓扑结构信息发送的过程为: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要进行载波监听,当网络空闲时,开始发送数据,所有的计算机都能侦听到数据,但只有目标地址相同的计算机才会接收,其他计算机放弃。
局域网组网技术 第6章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网络技术在很多方面存在 有不足之处,但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 发展,局域网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以太网技 术是局域网技术的典型代表。本章主要介绍局域网 的组网技术的基本知识。
第6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本章知识点: 本章知识点:
第6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6.2.3 共享式以太网
共享式以太网的典型代表是使用10Base2/10Base5的总线型网络和以集线 器为核心的星型网络。在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中,集线器将很多以太网设备 集中到一台中心设备上,这些设备都连接到集线器中的同一物理总线结构中。
6.2.4 交换式以太网
1.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结构 2.交换式以太网的特点
ATM介绍 6.1.2 ATM介绍
ATM是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异步传输模式的缩写。 ATM是一项数据传输技术,是实现B-ISDN的业务的核心技术之一。
第6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6.2 以太网技术
6.2.1 以太网的工作机制
CSMA/CD的工作过程: 1 (1)载波侦听 (2)多路访问 (3)碰撞检测 (4)回退算法和回退区间
1.网络级防火墙 2.应用级防火墙
6.3.4 宽带接入网络技术
1.有线宽带接入网技术 2.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第6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6.3.5 代理服务器技术
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是个人网络和Internet服务商之间的中间代理 机构,它负责转发合法的网络信息,对转发进行控制和登记。代理服务器作 为连接Internet与Intra net的桥梁,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 可用于多个目的,最基本的功能是连接,此外还包括安全性,缓存,内容过 滤,访问控制管理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第六、七章复习题

第六章局域网1.关于令牌环网,以下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接收站收到目的地址是自己的帧后,将其从环中删除,并放出一个空令牌。
B)一个数据帧循环一圈后由发送站负责删除,并放出一个空令牌。
C)令牌环网是一种无冲突的局域网,所以它能以其最大速度运行。
D)任何一个站点都不允许长时间独占令牌。
答案:A2.CSMA/CD以太网中,发生冲突后,重发前的退避时间最大为A)65536个时间片B)65535个时间片C)1024个时间片D)1023个时间片答案:D3.快速以太网集线器按结构分为A)总线型和星型B)共享型和交换型C)10Mb/s和100Mb/s D)全双工和半双工答案:B4.以下哪一条要求不是全双工以太网运行的必要条件?A)发送和接收信道应该使用分离的网络介质。
B)传输介质必须使用光纤。
C)网卡和网络交换机必须支持全双工运行。
D)每两个站点之间应该配备专用的链路。
答案:B5.在CSM A/CD以太网中,如果有5个站点都要发送数据,其中某个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它就立即发送数据。
那么A)本次发送不会产生冲突B)本次发送必然产生冲突C)本次发送可能产生冲突D)本次发送产生冲突的概率为0.2答案:C6.关于MAC地址,以下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局域网中的每台设备只能有一个MAC地址B)局域网中的每台设备允许有多个MAC地址C)广播地址就是I/G位等于1的MAC地址D)源MAC地址可分为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和广播地址答案:B7.对千兆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的共同特点的描述中,以下那种说法是错误的?A)相同的数据帧格式B)相同的物理层实现技术C)相同的组网方法D)相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答案:B8.16.IEEE802标准中,规定了CSMA/CD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的是A)802.1A B)802.2 C)802.1B D)802.3答案:D9.局域网中的MAC子层与OSI参考模型哪一层相对应?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答案:B10.快速以太网中的100Base-T标准使用的传输媒体为A)同轴电缆B)光纤C)双绞线D)微波答案:C11.IEEE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有效数据载荷的最大长度是A)1500字节B)1518字节C)1024字节D)2048字节答案:A12.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只适用于下面的____ 网络拓扑结构。
第6章 无线网络

户终端之间的全部或部分的传输设施,是采用无
线接入手段。
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是21世纪全球信息
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无线网络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不 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流和通信的要求。 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发展最迅速、应用最 广泛的IT技术。
3
第一节
24
3G
练习题
1.目前较流行的无线网络标准有哪些? 2.主要的无线传输技术有哪域网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在有限局域网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访问结点、
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实现无线通信。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通信设备 用户终端
支持单元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无中心拓扑(对等式拓扑) 有中心拓扑
13
典型的无线局域网的结构:
14
第三节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
17
蓝牙
蓝牙主要针对三大类的应用:
话音/数据的接入:话音/数据的接入是将一台
计算设备通过安全的无线链路连接到一个通信设 备,完成与广域通信网络的互联。 外围设备互联:外围设备互联是指将各种外设通 过蓝牙链路连接到主机。 个人局域网:主要应用是个人网络和信息的共享 和交换。
第六章 无线网络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无线网络概述 无线传输技术 无线局域网 主要的无线网络应用
1
了解:
1、无线网络的特点 2、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3、无线局域网的应用技术 4、主要的无线网络应用
掌握:
1、主要的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2、主要的无线网络标准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完整版)

目录第1章交换技术第2章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第3章局域网技术第4章广域网技术第5章网络互连技术第6章网络操作系统第7章网络管理第8章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第9章Internet第10章企业网与Intranet第11章TCP/IP联网第12章Internet与Intranet信息服务第13章网络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第6章 数据交换技术

39
• 帧中继和X.25在帧的组建和传输过程 中也有所不同:X.25在第2层中采用 了平衡链路访问规程( LAPB: 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而 帧中继的第2层采用:帧方式链路访 问规程(LAPF:Link Access Procedure on Frame)。它们都是 HDLC的子集。
3
6.1 数据通信概述
• 6.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4
数据通信网
– (DCN: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是用于在包括计算机、传真、电报等 在内的各种数据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 网络,按照一定的规约或协议传输数 据信息。
• 人们通常用速率、频带利用率和差错 率几种指标了衡量数据通信的性能:
51
• 在我国,杭州电信于2019年借助帧 中继技术,使浙江建设银行首次实 现了通存通兑。2019年 CHINAFRN(中国国家帧中继骨干 网,又名中国公用帧中继网)初步建 成,覆盖了大部分省会城市,由原 邮电部颁布了试运行期间的指导性 的收费标准。
52
• 中国电信为了推广帧中继业务,在2019 年12月,专门赞助主办了北京、上海、 东京、名古屋四城市间的网络围棋赛,以 384Kbit/s的帧中继,来传送四地棋手的 活动画面。2019年,各省帧中继网也相 继建成,许多银行都采用了帧中继方案。 但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帧中继不再是业 界的宠儿,如杭州电信就在2019年用10 兆的光纤网代替了帧中继技术。
2
导入案例
• 数据通信:通信技术的未来之星
– 数据通信是以“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数据是预先约 定好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字母或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 应运而生,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局域网交换技术可以在多个端口之间同时传输数据?()A 以太网交换B 令牌环交换C FDDI 交换D ATM 交换答案:A解析:以太网交换技术支持在多个端口之间同时传输数据,实现了全双工通信,大大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2、在局域网交换中,VLAN 的作用是()A 隔离广播域B 增加网络带宽C 提高网络安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VLAN 可以将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从而有效地隔离广播风暴,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3、以下关于交换机端口镜像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以用于网络监控和故障诊断B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必须在同一台交换机上C 目的端口不参与数据转发D 可以对多个源端口进行镜像答案:B解析:交换机端口镜像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不一定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也可以通过跨交换机的镜像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监控和分析。
4、哪种交换技术可以实现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的通信?()A 存储转发交换B 直通交换C 无碎片交换D 自适应交换答案:D解析:自适应交换技术能够自动检测连接端口的速率,并调整交换机端口的工作速率,从而实现不同速率端口之间的通信。
5、以下关于生成树协议的描述,正确的是()A 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B 增加网络的冗余性C 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成树协议通过阻塞某些端口,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冗余链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优化网络拓扑,提高网络性能。
二、填空题1、局域网交换技术的主要类型包括()、()和()。
答案:以太网交换、令牌环交换、FDDI 交换2、交换机的工作模式有()、()和()。
答案:存储转发模式、直通模式、无碎片模式3、 VLAN 的划分方式主要有()、()和()。
答案:基于端口的划分、基于 MAC 地址的划分、基于网络层协议的划分4、端口聚合可以将多个物理端口绑定为一个(),提高网络带宽和()。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复习纲要

14
第五章 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目前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们覆盖的地理范围。 由于局域网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覆盖一个公司、一所大学、 一幢办公大楼的"有限的地理范围",因此它在基本通信机 制上选择了与广域网完全不同的方式,从"存储转发"方式 改变为"共享介质"方式与"交换方式"。 局域网在网络拓扑结构上主要分为总线型、环型与星型结 构三种。在网络传输介质上,局域网主要采用双绞线、同 轴电缆与光纤,但是目前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 速。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Made by wunianzhi@2005
18
第六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使用双绞线组建以太网是目前流行的组网方式。在使用非屏蔽双绞线 组建符合10 BASE—T标准的以太网时,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 带有RJ—45接口的以太网卡、集线器、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RJ— 45连接头。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与普通的以太网组网方法基本相同。如果要组建 快速以太网,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100 BASE—T集线器或交 换机、10/100 BASE—T网卡,以及双绞线或光缆。 千兆以太网的组网方法与普通以太网组网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在千兆 以太网组网方法中,网络带宽分配合理是很重要的,需要根据网络的 规模与布局,来选择合适的两级或三级结构。一般来说,在网络主干 部分需要使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结构化网络布线系统是预先按建筑物的结构,将建筑物中所有可能放 置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位置都预先布好线,然后再根据实际所连接的 设备情况,通过调整内部跳线装置,将所有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连接起 来。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6章 习题答案

1. 与广域网比较,局域网有哪些特点?答:(1)较小的地域范围,仅用于办公室、机关、企业、学校、公司、居民小区等单位内部的连网。
(2)高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
(3)由机构或单位自行建设,自己进行控制管理和使用。
(4)建设的侧重点在于机构内部资源的共享。
3. 以太网与总线网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关系?答:以太网(Ethernet)是局域网的一种标准,在IEEE802.3中定义。
而总线网指的是拓扑结构为总线型的网络。
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网络有很多,以太网也允许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
4. 以太网与IEEE802.3网络的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答:以太网是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开发的一种局域网,其标准为Ethernet II,后来又被接纳成为IEEE802.3标准中的一个选项。
以太网和IEEE 802.3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但是两种标准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以太网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对应于OSI/RM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而IEEE 802.3则是对物理层和逻辑链路层的介质访问部分进行了规定。
此外,IEEE 802.3没有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是指定了多种不同的物理层,而以太网只提供了一种物理层协议。
下表中对6. 试分析CSMA/ 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
答:CSMA/CD是一种用于总线拓扑网络上的多点访问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以太网和802.3网络中。
其工作原理是,若站点有数据发送:①监听介质是否空闲,如果介质空闲,则可以发送;②如果介质忙,则继续监听,一旦发现介质空闲,再等待一个帧间隔时间,然后返回步骤①;③站点在发送帧的同时需要继续监听是否有冲突发生,若有冲突,则停止发送;④等待一段随机时间(目的是为了减少再次冲突的概率),返回步骤①。
7. 在10Mbit/s以太网中,某一工作站在发送时由于冲突前两次都发送失败,那么它最多等待多长时间就可以开始下一次重传过程?答:10Mbit/s以太网的时间槽长度为51.2us,所以基本退避时间T=51.2us重传次数k=Min(3,10)=3最大等待时间=(2k-1)*T=(23-1)*51.2=358.4us8. 如果10BASE2以太网中有一台工作站的网卡出现故障,它始终不停地发送帧。
第6章 交换机的原理与配置

6.3.3 总线交换结构
总线交换结构的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 背部总线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 总线上,总线按时隙分为多条逻辑通道,各个端 口都可以往该总线上发送数据帧,这些数据帧都 按时隙在总线上传输,并从各的目的端口中输出 数据帧。
6.3.4 共享存储交换结构
共享存储交换结构将共享存储RAM代替了总线交换 结构中的总线,数据帧通过共享存储器实现从源端口直接 传送到目的端口,它是总线交换结构的改进。
6.1.5 VLAN技术
1.VLAN的结构
网络上的用户终端被划分为多个逻辑工作组,每一个逻 辑工作组即为一个VLAN。VLAN最大的特点是在组成逻辑网 时无须考虑用户或设备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
2.VLAN的技术特点
(1) VLAN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 (2) 每一个VLAN都是一个独立的逻辑网段和广播域,其 广播的信息只发送给该VLAN中的结点。
图6-10 软件执行结构
6.3.2 矩阵交换结构 在矩阵交换结构中,交换机确定了目的端口 后,根据源端口与目的端口打开交换矩阵中相应的 开关,在两个端口之间建立连接,通过建立的这个 传输通道来完成数据帧的传输。它的优点是交换速 率快、时延小、易于实现;缺点是扩展与可管理性 较差。
图6-11 矩阵交换结构
如果A、B结点处于不同的端口且B地址在表中,则 在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建立起虚连接,形成专用的传 输通道将该数据帧转发到目的端口;若B地址不在表中, 则交换机向A结点所处端口以外的其它结点发送消息, 得到B端口的信息,则将所得到的信息添加到交换表中 再连接虚连接进行数据帧交换操作。
图6-4 局域网交换机
6.1.1 交换机功能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 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它可以“学 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MAC地址表中, 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 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Ethernet帧结构 图6.2(a)描述了MAC地址的具体结构。图6.2(b)描述了802.3 协议的帧结构,它由以下字段组成: (1) 前导码(preamble):一个0和1交替的7字节串,接收者用 它来建立位同步。 (2) 帧起始定界符SFD(start of frame delimiter):为
2
与OSI比较,局域网主要的设计思想是在共享介质上以广播
分组方式实现计算机间的通信,因而它不要求网络提供路由选
择和中间交换等功能,因此IEEE 802参考模型没有定义网络层, 只定义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功能。其中,数据链路层分为 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和逻 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引入独立的MAC子
第6章 局域网交换技术
6.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6.2 第二层交换 6.3 第三层交换 6.4 第四层交换 思考题
1
6.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6.1.1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IEEE 802委员会开
始制定,到目前为止已经产生了多个关于局域网的标准,它们
统称为IEEE 802标准系列,著名的包括CSMA/CD(习惯称为 Ethernet)、令牌环、令牌总线、无线局域网WLAN等。
802模型中包含了对两者详细的规定。图6.1是局域网参考模型与 OSI参考模型的对比。 图中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 (1) 信号的编/解码。 (2) 前缀的生成与删除(用于同步)。 (3) 比特的传输和接收。
(4) 传输介质的的规格说明等。
4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介质 IEEE 802的参考模型 高层协议 逻辑链路控制LLC 介质访问控制MAC 物理层 传输介质 LLC业务 访问点 IEEE 802 标准 的范围
双绞线(STP)或五类无屏蔽双绞线(UTP);100BASE-FX使用一
对光纤;100BASE-T4使用4对三类或5类UTP,它主要是为目前 存在的大量话音级的UTP设计的。
快速Ethernet与传统Ethernet保持了良好的兼容性,用户只
需要更换一块100M网卡和相关的互连设备,就可以将网络升级 到100 Mb/s,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上层应用软件均可以保持不变。 目前,大多数100 M网卡均支持自动协商机制,可以自动识别 10或100 M的网络,确定自己的实际工作速率。
图6.2 MAC地址的结构和802.3的帧结构 (a) MAC地址的具体结构;(b) 802.3的帧结构
15
3.Ethernet物理层介质 对于具体可选用的物理层的实现方案,IEEE 802.3制定了 一个简明的表示法: <以Mb/s为单位的传输速率> <信号调制方式><以百米为单 位的网段的最大长度> 例如10BASE2中的10代表传输速率是10 Mb/s,BASE代表
采用基带信号方式,2代表一个网段的长度是200米。
16
表6.1 IEEE 802.3 10 Mb/s物理层的介质选项
10BASE5 同轴电缆(粗) 基带(曼彻斯特码) 总线 500 100 10 mm 10BASE2 同轴电缆(细) 基带(曼彻斯特码) 总线 185 30 5 mm 10BASE-T 非屏蔽双绞线 基带(曼彻斯特码) 星型 100 — 0.4~0.6 mm 10BASE-F 850nm 光纤对 基带(曼彻斯特码) 星型 500 33 62.5/125μ m
传输介质 编码技术 拓扑结构 最大段长/m 每段最大节点数 线缆直径
17
4.百兆Ethernet 100兆Ethernet指100BASE-T或快速Ethernet,IEEE 802.3委
员会于1995制定了快速Ethernet标准802.3μ,新标准作为对802.3
的补充和扩充,保持了和原有标准的兼容性。
20
(2) 1000BASE-SX:使用62.5 μm多模光纤,最长网段距离 为275 m;采用50 μm多模光纤,最长网段距离为550 m。工作波 长范围为770~860 nm。 (3) 1000BASE-T:使用4对五类UTP, 最长网段距离为100 m。
21
上述选项中除1000BASE-T使用4D-PAM5编码方案外,其它 都使用8B/10B方案。目前来看,千兆Ethernet技术主要应用于两 个方面:
层的原因是,传统的第二层协议中没有定义共享介质的访问控
制逻辑,而且独立的MAC子层也允许同一个LLC可以灵活地选 择接入不同的物理网络。不同的局域网标准之间的差别主要在
物理层和MAC子层,而在LLC子层则是兼容的。
3
按OSI的观点,有关传输介质的规格和网络拓扑结构的说明
应比物理层还低,但对局域网来说这两者却至关重要,因而在
共享介质局域网最大的缺点是:当网络规模增大,用户数
目增多时,数据传输时延会急剧上升。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 了网桥和路由器技术对网络进行分段,此时网桥和路由器的每 一个端口连接一个网段,每个网段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不同 网段内的通信相互不会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冲突增加
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
24
网桥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是一种用于连接相同或相 似类型局域网(也称为同构网络)的双端口设备。网桥工作在
7
6.1.2 Ethernet标准 IEEE 802.3定义了一种基带总线局域网标准,其速率为共享 总线10 Mb/s。该标准包含MAC子层和物理层的内容。 根据物理层介质的不同,Ethernet可分为10BASE-2(基带细 同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BASE-5(基带粗同轴)、10BASE-T(基带双绞线)、
10101011序列,指明帧的实际起始位置。
12
(3) 目的地址:指明该帧的接收者,标准允许2字节和6字节 两种长度的地址形式,但10 M基带以太网只使用6字节地址。目
的地址的最高位标识地址的性质,“0”代表这是一个单播地址,
“1”则代表这是一个群地址,群地址用于实现多播通信 (multicast)。目的地址取值为全“1”则代表这是一个广播帧。 (4) 源地址:指明发出该帧的源站点。 (5) 长度:指明LLC数据字段以字节为单位的长度。
10
实现冲突检测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一种是比较接收到的 信号的电压的大小。在基带传输时,当两个信号叠加在一起时, 电压的波动值比正常值大一倍,因而只要检测到电压的波动值 超过某一门限值时,就可判定发生了冲突,但该方法不适用于 站点较远的情况。 另一种方法是在发送帧的同时也接收帧,将收到的信号进 行逐比特的比较,若发现不符就判定发生了冲突。对于采用曼 彻斯特编码的局域网,由于码字的过零点在正常情况下总在正 中间位置,因此当发生碰撞时,通过检测过零点位置的变化就 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冲突。
22
6.1.3 共享介质局域网的缺点
如前所述,Ethernet是一种共享介质技术,在MAC层中采用 了CSMA/CD技术,其特点是:任何时候,网络只允许一个终端 发送数据,其它终端则处于接收状态;网络实际上工作在串行 方式下;整个网络的带宽为大家共享;适用于终端数目不多的 低速数据业务环境。其它局域网技术如令牌环、令牌总线、 FDDI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多站点共享一条物理介质时,每个站点传输信息时都没有预先
安排的时间,并且何时传输信息不可预测,因此它是随机访问, 并且每一次传输要和其它站点争用总线使用权,因此它又是一 种竞争技术。由于信号传输时延的存在,总会发生两个或多个 站点同时占用介质传输数据帧的冲突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
CSMA/CD采用了每个站点边发送边监听的技术,其规则是:
13
(6) LLC数据:由LLC子层提供的数据。 (7) 填充(PAD):为保证帧的长度满足要进行的适当的冲突 检测,802.3标准规定帧的最小长度必须大于等于64字节,但又 允许LLC数据字段长度为0,因而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增加填充字
节。
(8) FCS:帧校验序列。
14
地址的前24位 I/G U/I 组织惟一标识符UNI 该位为0代表地址全局分配,为1代表局部分配 该位为0代表单一地址,为1代表群地址 MAC地址 地址的前24位 局部分配的地址 24位 (a) 7byte 前导码 1byte SFD 6byte 目的地址 (b) 6byte 源地址 2byte 长度 ≥0 LLC数据 ≥0 填充 4byte FCS
图6.1 IEEE 802的参考模型与OSI模型的比较
5
MAC子层负责共享介质的访问控制,它与具体的物理介 质有关,其主要功能包括:
(1) 发端传输时将上层来的数据封装成帧后进行发送(接收
时执行相反的动作)。 (2) 差错检测。 (3) LAN传输介质访问控制。
6
LLC子层独立于具体的局域网类型(总线、令牌环、令牌总 线等),是各类局域网的公共部分,其主要功能有: (1) 数据链路层逻辑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2) 提供与高层的接口。 (3) 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为更好的解释交换式局域网技术,我们先解释下面三个术 语: (1) 网段:指由连接在同一共享介质上、相互能听到对方发 出的广播帧且处在同一冲突碰撞区域的站点组成的网络区域。
23
(2) 冲突域:指在共享介质型局域网中,会发生冲突碰撞的 区域。在一个冲突域中,同时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 (3) 广播域:当局域网上任意一个站点发送广播帧时,凡能 收到广播帧的区域称为广播域,这一区域中的所有站点称为处 在同一个广播域。
9
(1) 监听介质是否空闲,若空闲就传输,否则转第二步。 (2) 一直监听到信道空闲,然后马上传输。 (3) 在传输的过程中同时继续监听,若发现冲突,则发出一 个短小的干扰信号,进行冲突强化,以使所有站点都知道发生
了冲突并停止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