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新课改政策的春风已经让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双减政策的加持,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得到了课业压力的缓解,特别是对美术和音乐学科等艺术学科的教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根据新课标政策的要求,改善当下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渗透更多的课堂内涵,并且改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形式,也成为了美术教师集训改革和修正的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美术;教学思考;多媒体手段
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美术学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主体的地位和探索的精神,才能在逐渐的学习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的活力。

但如何将初中美术课堂进行优化和改革,便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到初中美术课堂之中也是重要的教育改革方向,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让美术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更优质的展示形式。

因为艺术学科想要得到生动的展示的确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困难,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所观察到的美术艺术作品更加直观和形象,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需求进行融合性考量,从而推动整个美术课堂教育的质量得到更长足的进展。

以八年级《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开课之前搜索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艺术作品,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启蒙画作,比如《蒙娜丽莎》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特点吸引了众多爱画者的关注,教师可以就这幅作品的相关要素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述,而这种直观的画面展示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特点,也可以由教师的讲解而了解当时的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对相应的艺术作品有更加立体和具象的感知。

多媒体设备的展示形象比较形象而生动,而使用这种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能
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甚至在持续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还会
产生对艺术作品的一种理解,进而拓宽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不过在进行多媒
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过于滥用多媒体手段,不将自己的专业素质和
优势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可能会喧宾夺主,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对课堂教学效
果的提升极为不利。

因此,美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手段展开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科学适量的原则,有策略的实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真正高
质量的美术课堂。

二、人文主义精神的渗透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政策教育背景下的重要观念,对于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其
在课堂上是否能够保持高专注的状态,提升人文素养和发展经验的重要思想。


中美术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提升到人文学科的高度,真正将美术学科的魅力展示
给学生,从而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所在,提升学生的美
感和对美术学科学习的激情。

例如,在鉴赏一些优秀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合文学或心理学等各
种不同的人文学科知识,真正让学生得到知识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比如在学习王
羲之的《兰亭集序》这部书法作品时,教师可以从美术角度对学生进行介绍和分享,还可以通过对学生陈述王羲之的故事来进行切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和艺
术作品的喜爱,有效增强学生的美术情感和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其实美术作品的涵盖面比较宽泛,借助美术课堂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思想的
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顺时通过美术作品和艺术作品对学生进行潜
移默化的三观渗透,加强学生对美术和艺术作品的感知和认同,可以实现美术作
品跨学科教学的重要突破,并帮助学生建立跟完备的知识体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针对当下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评价来看,大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的时候标准比较单一,教师只是对学生以分数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和创作内
容进行评价,或多或少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对课堂教学的质量
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迎合新课改政策的要求和标准,初中美术教师需要做出有效的教学评价
的改变,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和综合的书面评语,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
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严苛标准,尝试使用“优秀、良好、一般”这种等级评价来
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

并用文字的方式来给学生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比如,教
师可以在学生的作品中写出这样的话“你的构思很巧妙,不过要是能够在色彩上
面丰富一点就更棒了!”运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学习的自信,才
能让学生在后期的美术学习中建造更优质的生理需求。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集体进行教学评价的参与,学生可以自己对自己进
行教学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同桌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还可以让家长进
行评价,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学生会收获到更多来自方方面面的肯定和
建议,并且不断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起到互帮互助的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是笔者对新课改政策下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体验和感受,也
希望与各位同行进行更加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交流,从而找出更多能够促进美术课
程教育质量和效果提升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开放式实施策略探索[J].郭津艺.美术教育研
究,2021(24).
[2]核心素养视野下美术课堂教学对策探析[J].王丹阳.美术教育研
究,2022(03).
[3]做好三个关注,让美术课堂教学“活”起来[J].吴运远.美术教育研
究,2022(05).
[4]传统文化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价值[J].屠先忠.大众文艺,2021(10).
[5]浅议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J].陈雯雯.大众文艺,2021(10).
[6]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祁正铭.美术教育研究,202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